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35

第35章 全球只有极少数国家是安全岛

金融海啸波及全球,每个国家都不能在其中独善其身,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每个国家所受波及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有极少数国家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成功躲过这次金融海啸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总体来看,这次金融海啸对中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有3大原因:

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状况比较稳健。

②这些国家和地区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中获益不少。

③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启动宏观调控措施来应对金融海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末的预测报告认为,2009年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7.1%,尤其是中国,将会高达8.5%,与它们预测的全球经济增长率2.2%、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负0.7%相比,这些国家简直是春暖花开了。

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10月9日发布的报告则明确指出,全球银行体系最健全的是加拿大,其次是瑞典、卢森堡、澳大利亚,上述国家比较容易度过这次金融海啸。

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之所以称为金融海啸中最安全的国家,得益于它的资本充足率全球首屈一指,而且它的金融结构与美国有很大不同,6大核心银行体系具有垄断性质,自律性强,一般不会出现呆账,并且从来都是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风险。

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加拿大损失最大的帝国银行也只损失了77亿美元。从全国来看,虽然近期经济表现不是很好、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快,可是与这次金融海啸对其他国家造成的经济破坏相比则要好多了,至少没有出现任何恐慌和危机感。

正因如此,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2008年10月9日自豪地说,加拿大的银行体系在全球最健全,不需要政府救援,政府也不会提出救援措施。在2008年11月15日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上,加拿大银行体系甚至成为20国集团的学习典范。

在英国、法国等欧洲联盟国家银行体系岌岌可危的时候,意大利的银行体系相对稳固。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2008年9月30日表示,意大利能够成功抵御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

意大利人喜欢储蓄,不喜欢借钱度日,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像。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也和中国有些相似,都是制造业强国,并且更多地依赖于实体经济,所以受虚拟经济影响相对较小,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损失不大。在意大利,有将近一半的公司只有一两个员工,可是他们照样把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他们所做的可都是实打实的产品。

印度的金融体系由于资本化程度比较高、监管完善,所以受金融海啸影响程度较小。印度储备银行行长表示,虽然印度银行也有一些海外分支机构与这次破产倒闭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但规模很小,从而使得印度的银行体系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

埃塞俄比亚没有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相对孤立,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也不密切,所以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影响很小。至多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对该国的发展援助、直接投资相应减少罢了。不过,埃塞俄比亚总理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辩证地来看。由于受金融海啸影响,全球石油价格下降,埃塞俄比亚能够从中直接受益。

德国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损失不少,可是德国经济部认为,德国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要小于美国等国家,这可谓“五十步笑一百步”了。

中国也是抵御这次金融海啸的避风港。中国的货币体系是独立的,股市和银行体系与美国没有关系。这种相对封闭状态,使得中国受这次金融海啸的影响很小。

有人认为,除非中国自己主动往里面跳,否则能够比较容易地成为一个相对“局外人”。具体原因表现在:

①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老百姓不会也不必去挤兑银行。

②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更何况人民币的真正含金量要超过汇率,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③中国的国债发行量在全球各主要大国中最少,处于绝对安全状态,远远低于1991年出台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所规定的负债率不能超过GDP60%的标准。

④中国政府调控金融体系的能力较强。

⑤中国具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是最大的经济实力。

⑥中国股市已经提前下跌了70%,大量投资风险被提前释放。

附带一提的是,被美国人视为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基地”组织,由于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后,受到美国严格的金融制裁,所以“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在毒品贸易中更多地采用原始办法,全部采用现金交易,从而较好地躲避了官方眼睛。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它们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毫发无损,完全不受影响。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受这次金融海啸破坏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或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其次是实体经济比率高、虚拟经济比率小,最后是抵御金融海啸的各项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