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责任常青
43684600000039

第39章 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对于自身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企业家的个人品牌,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品牌;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个人品牌是职业发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迁,平步青云;对于一个普通工作者来说,个人品牌能使你在职场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你有机会获得加薪或奖赏,甚至作为高薪的特聘员工,成为竞争对手争相猎取的“猎物”。

在某家外资企业就职的小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德才兼备、尽职尽责的小王就职的公司已多次裁员,但他却“岿然不动”,因为他不但学历高,技能好,工作责任感也很强,用老板的话讲是“忠诚度高,‘经久耐用’”。像这样在行业中形咸个人品牌的人才又何止小王一个。

刘先生可以说是咸功塑造个人职业品德的又一个典型例子。刘先生原来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但最近他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自己做老板,生意非常红火,门庭若市,因为一贯仗义执言的刘先生在律师界內外的口碑都相当不错,“打官司,找刘先生”已成为许多人的默认“主页”。

可见,一个人要想保持职业常青,就应当在工作中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样才称得上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别人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什么?最值得人注意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26岁的李胜是惠普公司科技电信部的一名业务员,他既没有管理者的职衔,也不是重要的小组成员,但是他的工作是代表惠普科技了解客戶,组织公司的资源,满足客戶需求。李胜到电信部的第一年,分配的年度业绩是220万美元,实际上他的目标达咸率超过300%,达到了700万美元,是当年的超级业务员。

李胜说:“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就是善于沟通协调,希望自己可以让同事和客戶感受到他可以信任我,并且可以被了解”。李胜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并善于给自己定位。

其次,个人品牌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品牌即人品,这句话在个人品牌上更容易理解,即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人品有优劣,个人品牌形象也有优劣,但是两者不能轻易画等号,因为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真假优劣需要认真辨别才能定论。因此,个人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还应该努力除去自己身上的道德污点,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否则,再富有魅力的个人品牌也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随即“原形毕露”。

再次,个人品牌的形成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形成自己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虽然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仔细观察其行为,却不能不说很遗憾,因为他们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良好的个人品牌自然很难树立起来。

当然,个人学习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根据个人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至于个人在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财力来确定,必要时可以向相关人员做适当的咨询,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最后,建立个人品牌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是不利于建立个人品牌的。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什么是成功的包装?职业咨询师认为,像商品的包装一样,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明确、信任、耀眼、平易近人。但要注意,过分包装会适得其反。

竞争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在工作变换越来越频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公司、一个职位,你也不可能总是只做一名普通的员工,你应当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

在建立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要抱着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受益的原则,不要因为外界的一些影响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当时没有人看见不是关键,短期内没有人知道也没关系,但是长期坚持下去,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就会渐渐被公司认可,直到最终被社会认可。显然,当个人品牌被广泛认可的时候,个人必将是“名利双收”,个人也自然而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个观念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认识这个观念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人只有经过职场的起起落落后,才能慢慢体会到这个观念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