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责任常青
43684600000021

第21章 以企业利益为重

作为公司的员工,维护公司利益是一个员工必须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毫无疑问,一个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一名能够时刻以企业利益为重的员工,哪怕其能力在某些方面稍微欠缺一些。一名员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干,但再有能力的员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仍然不能算一名负责的员工。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员工都能够做到以公司的利益为先,但是当公司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冲突时,当坚持公司的利益可能给个人带来潜在的损失时,你是否还能够坚持以公司利益为先呢?

对于一名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员工来说,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已成为他们的一种高度的自觉,企业利益与他们的责任心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公司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本应当站在公司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是你本应该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来实施某些措施,然而因为你的立场和措施可能会改变公司长期存在的一些习惯,甚至会触犯他人的既得利益,所以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取消措施的实施。甚至可能你就是那个因为不愿意改变现状或不愿意失去现有利益而反对某些好措施得以实施的人。

无论是被动的妥协还是主动的干涉,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员工的所为。

一次,某著名广告公司和市场销售总监王杰召开了一次经理级的业务会议。会上,他就最近听说的部分职员谎称完成客戶拜访计划的现象询问众人:“我听说最近有些销售员声称完成了客戶拜访计划,事实上却没有,这是不是真的?”

大家都怕得罪同事,影响到今后的关系和利益,虽然知道确实有人这样做,但是没人敢说。有的说没有,有的说这是谣传,有的则低头不说话。

事实上,王杰根本没有期望会有人真正面对面指出这样的问题。没料到,小孙站出来说:“的确是有销售员谎称完成了客戶拜访计划,并在销售额戶拜访表上弄虚作假。销售一部的赵为上次声称拜访过的顾客我也拜访过,对方表示近期并没有本公司的销售人员拜访过他。”

大家听后都为小孙捏了把汗。赵为是销售一部王经理一手提拔的,而王经理怕赵为的失职对自己不利,马上辩解道:“我了解赵为的为人,我想此事只不过是工作记录的失误而已。”

小孙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王杰把话题引开了,谈起别的事来。其实,王杰早已了解了事实,只是不愿把事情弄得复杂,才不再追问下去。但小孙的诚实和以公司利益为先的精神却记在了王杰的脑子里。不久,公司业务发展急需管理人才,王杰便提拔了他。

以公司利益为重,就要求我们时刻要把公司的利益和发展放在心上,把维护公司的利益当成自己行动的准则。

在松下公司还是无名小厂的时候,松下幸之助本人不得不亲自带着产品四处奔波推销。每次松下幸之助总要费尽唇舌,跟对方讨价还价,直到对方让步为止。

有一次,买主对松下幸之助的还价劲头钦佩不已,就向他讨教原因。松下幸之助微微一笑,扶了扶自己那副旧式黑框大眼镜,平静地说:“每次当我要脫口说我就便宜卖给你、时,脑际就会突然闪现一幅工厂的景象。什么景象呢?正值盛夏、酷热蒸人的工厂犹如炽火烤着铁板,整座工厂宛如炙热的地狱一般令人汗如雨下,工厂中辛勤挥汗的从业人员的脸部表情。”就是这么一幅场景,时刻激励着松下幸之助不能懈怠,必须兢兢业业地工作。到了1960年时,松下公司已是日本乃至全球著名的大企业了,松下幸之助仍然保持着时刻关心企业安危的意识。

松下幸之助说过,50多年来,他每天都是在连续的不安中度过的,虽然时时都处在不安与动摇中,但他却能抑制那不安与动摇的一面,克服它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产生明天的新希望,从此找到生活的意义。松下幸之助内心的不安折射出他对企业兴衰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造就了松下公司的辉煌。

以企业利益为重,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仅有益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个人来讲,也是很有好处的。

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工资收益完全来自公司的效益,因此,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替老板想着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替公司想着自己的利益。

事实证明,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的员工往往是发展最快的员工。下面是一家公司员工使命宣言中有关公司利益为先的内容摘录:我承诺,即使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我仍然站在公司的立场,以公司利益为先。

如果发现公司存在问题或某项措施的实施有欠妥当,我能够及时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而不是首先顾及这样做是否会触犯他人利益。

如果公司中其他员工的言行客观上触犯了我的利益,只要他的出发点是以公司利益为先,我将表示理解,并诚恳地采纳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我愿意积极推动各种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是否与我个人利益相冲突。我相信首要的问题是公司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其次才是在这种变革中,我能获得什么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