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心态
43673000000018

第18章 肯定自我——增强你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有一个木匠,姓石。有一天,他来到齐国一个叫曲辕的地方,看到一棵被人们奉为祭祀用的栎树。这棵树,巨大无比,足可容纳上千乘马车在其树荫下纳凉,其粗用绳子一围,约百来尺,其高可越过山高后才分枝,其树的枝杈有好几枝可以用来造一口船的。这样的奇树,引来围观赞叹的人潮有如同赶集。木匠的弟子们也跟着众人屏息观赏着这棵罕见的神木。但是,姓石的木匠,却正眼也不瞧,脚步不停,只当没有这棵树。

弟子们饱览奇观之后,急步赶上,诧异地问道:“师傅,自从我们拿着刀斧追随师傅您以来,从不曾见过如此好的木材呢!可是师傅您连看都不愿看上一眼,只顾走自己的路,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好啦,不用再吹嘘了。那只不过是没用的木材而已。别看它高大,什么用也没有!用它造船吧,太重了;拿它做棺材吧,转眼就会腐烂;做器皿吧,又脆弱地装不下东西;做门窗吧,太松、太泡;做柱子吧,又容易生蛀虫。那是完全无用的木材呀!也因为不成材,才有这么高的岁数,这么大的个头。”

这一天,石木匠回到家里,晚上夜梦中,栎树来到木匠前,对木匠说:“你到底拿什么来和我相比呢?拿有纹理的树木来跟我相比吗?那梨、柚、橘、柑一类的树,结瓜结果,果实成熟了,立即被采摘下来,大枝被打断,小枝被打掉,身躯饱受摧残,这就是因为他们有用,才使自己一辈子吃尽苦头啊!而他们在俗世不断的打击中要想不夭折,终其天年,也就变得不可能了。事物没有什么不像这样的。我为了求无所可用,费尽心思,也已经很久了,好不容易才成为今日所谓的无用之木。你所谓的‘无用’,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有用’。假如我有用的话,能有这样的高寿,这样的生机盎然吗?”

木匠醒来,将梦中栎树的话告诉徒弟们。“它既然只追求无用,做社神又为的是什么呢?”徒弟们问。“别多说!做社神不为别的,只为避开那些不理解的世人批评议论而已。这正是无用可自保啊!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看它。”师傅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用、无用并不是别人可以评断的,在生活中设定自我的目标,努力地去达成,才能做到自我承诺、自我实现和自我肯定。

肯定自我是杰出青少年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这种素质不因生活环境的优劣,也不因物资富足与否而发生任何改变。那些懂得肯定自我并向自己的方向努力的人,往往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在现实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如外貌、出生……而有些则是可以由努力去改变的,所以“能改变的要奋斗,不能改变的要接受”,充分的自信心,能让人更亮丽。有句广告词曾说:“做自己好自在。”不去刻意模仿,相信自我,相信我们的价值不在于外面的评价,而是在我们给自己的评价,在时时刻刻地全力以赴和努力下筑梦踏实而卓越,我们将成为数亿颗星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牛顿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出生于贫困家庭,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则改嫁,从小由外婆照顾,但他凭着对科学的热诚,推翻许多名人尽心研究的理论,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光谱……对人类有极大的贡献,他的成就并旧没有被他的出生背景所掩盖,反而更加让人敬畏,因为从小出生在如此穷苦的家庭还能创造这不朽的成就,十分不容易。

“肯定自我”是许多人要去学习的,不论身份的高贵与否,大家都是人,拥有不同的长处和兴趣,评断的好坏,也全都来自于自己,只要全力以赴并充满自信,不管在哪里,总会充满美丽的“自信”光芒。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佛门中的信仰,不是要大家信佛,而是要肯定自己、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释迦牟尼能够自我肯定,故能不畏辛苦,终而夜睹明星,证悟成佛;六祖惠能大师因为自我肯定,因此虽然暂居磨房舂米,终能见到自性,而成为一代祖师。

在人生的旅途上要站得住脚,要经得起考验,对自己的所想、所言、所愿负责,自然就能受到别人的肯定。

自我肯定可以默不作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甚至可以歌唱或吟诵。每天坚持进行有效的肯定练习,就能逐步抵消许多不良思想习惯。当然,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自己过失的否定,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然而运用自我肯定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始终要以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肯定。例如,应该说:我现在很幸福,而不能说:我将来会很幸福。

始终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肯定。肯定所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不能说我再也不偷懒了,而是要说我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能干了。这样做可以保证我们总是创造积极的思想形象。

一般来说,肯定词越简短,就越有效。一番肯定应该是一番传达出强烈情感的清晰陈述,情感传达得越多,给人的印象越深。如“我真棒!”在进行自我肯定时,要尽可能努力创造出一种相信的感觉,一种它们已经真实存在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往往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忘记真正的自己。事实上,别人看到的都仅仅是表面上的自己,而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否定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