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白居易名篇名句赏读
43669300000007

第7章 奏状

今陛下肇建皇极,初受鸿名,夙夜忧勤,以求致理。每施一政,举一事,无不合于道,便于时。故天下之心,颙颙然日有望于太平也。然今后万一事有不便于时者,陛下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于道者,陛下岂不欲革之乎?候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所见,潜献所闻。但在圣心裁断而已。臣又职在中禁,不同外司。欲竭愚衷,合先陈露。伏希天鉴,深察赤诚。无任感恩欲报,恳款屏营之至。

——《初授拾遗献书元和三年进》

右,贞亮元是旧人,曾任重职。陛下以太原事弊,使替辅光。然臣伏闻贞亮先充汴州监军日,自置亲兵数千;又任三川都监日,专杀李康两节度使,事迹深为不可。为性自用,所在专权。若贞亮处事依前,即太原却受其弊。虽将追改,难以成功。其贞亮发赴本道之时,恐须以承前事切加约束,令其戒惧。此事至要,伏惟圣心不忘。

——《贞亮》

右,希朝前在振武,威令大行。至今蕃戎,望风畏伏。况又勤俭信实,所在士卒归心。今若太原要人,无出希朝之右。伏恐圣意虑其有年。臣又访闻:希朝筋力犹堪驱使,但且令镇抚,必惬军情。待其一二年间,威制成立,然后择能者,即必易守成规。则虽老年,事须且用。其灵武比太原虽小,亦是要镇。如纳臣愚见,伏恐便须择人与希朝相代。谨具奏闻。

——《范希朝》

右,伏见大历已来四十余载,宫中人数,稍久渐多。伏虑驱使之余,其数犹广。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縻费之烦;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事宜省费,物贵遂情。顷者已蒙圣恩,量有拣放。闻诸道路,所出不多。臣伏见自太宗、玄宗以来,每遇灾旱,多有拣放。书在国史,天下称之。伏望圣慈,再加处分。则盛明之德,可动天心;感悦之情,必致和气。光垂史册,美继祖宗。贞观、开元之风,复见于今日矣。非小臣愚恳,不能发此言;非陛下英明,不能行此事。如蒙允许,便请于德音中次第处分。

——《请拣放后宫内人》

右,臣三五日来,闻于时议,云前件所进者,并是于由页爱妾,被普宁公主暗欲选进。今于由页所进,事非获已者。臣未知此说虚之与实,再三思之,皆为不可。何则?于由页自入朝来,陛下待之,深得其所。存其大体,故厚加宠位;知其性恶,故不与威权。中外人情,以为至当。在于于由页,亦自甘心。

——《论于由页所进歌舞人事宜状》

今因普宁夺其爱妾,众人既有流议,于由页得以为词。臣恐此事不益圣德。在臣愚见,岂敢不言?伏见陛下数月以来,分别邪正,所有制断,所有处置,无不合于公论,无不惬于人情,惟此一事,实乖时体。关于损益,臣实惜之。今道路云云,皆有此说。是于由页自进,亦恐外人不知,去就之间,恐须却赐于由页。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又令于由页有所感戴。臣所闻所见如此,伏恐陛下要知,辄敢密陈,庶裨万一。

——《论于由页所进歌舞人事宜状》

右,臣窃有所闻,云王锷见欲除平章事,未知何故,有此商量。臣伏以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合轻授。王锷既非清望,又无大功,若加此官,深为不可。昨日裴均除平章事,内外之议,早已纷然。

——《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

私相谓曰:谁不如王锷邪?故臣以为深不可也。其王锷归镇与在朝,伏望并不除宰相。臣尚未知所闻信否,贵欲先事而言。或恐万一已行,即言之无及。伏惟圣鉴,俯察愚衷。

——《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

伏以陛下昨因时旱,念及疲人,特降德音,停罢进奉。天意如感,雨泽应期,巷舞途歌,咸呼万岁。伏自德音降后,天下颙望遵行,未经旬月之间,裴均便先进奉。若诚有此事,深损圣德。臣或虑有人云:裴均所进银器,发在德音之前,遂劝圣恩,不妨受纳。以臣所见,事固不然。臣闻众议,皆云裴均性本贪残,动多邪巧,每假进奉,广有诛求。料其深心,不愿停罢。必恐即日修表,倍程进来,欲试朝廷,尝其可否。何者?

——《论裴均进奉银器状》

前月三日降德音,准诸道进奏院报事例不过四五日,即裴均合知。至二十六日,进物方到。以此详察,足见奸情。今若便容,果落邪计。况一处如此,则远近皆知。臣恐诸道依前,从此不守法度。则是陛下明降制旨,又自弃之,何以制驭四方?何以取信天下?臣反复思虑,深为陛下惜之。

——《论裴均进奉银器状》

伏准德音节文,除四节及旨条外,有违越进奉者,其物送纳左藏库,仍委御史台具名闻奏。若此事果实,则御史台必准制弹奏,谏官必谏,宰相必论。天下知之,何裨圣政?以臣所见,伏望明宣云:裴均所进银器,虽在德音之前,恐四方不知,宜送左藏库收纳。如此,则海内悦服,天下欢心。事出宸衷,美归圣德。又免至御史谏官奏论之,然后有处置。在于事体,深以为宜。伏愿圣心速赐裁断。

——《论裴均进奉银器状》

右,今日守谦奉宣圣旨,以臣初入院,特赐设者。臣生长穷贱,才质孱微,草野鄙夫,风尘走吏;岂期圣造,选在禁闱,煦以天慈,赐以御食。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宁,手足无措。况樽开九酝,馔列八珍。惠过加笾,荣优置醴。金罍引满,将王泽而共深;玉馔属厌,与圣德而俱饱。终食且叹,扪心自惊。战汗渐惶,陨越于下。谨奉状陈谢以闻。

——《谢蒙恩赐设状》

右,今日守谦奉宣圣旨,以臣初入院,特赐衣服者。臣自入禁司,才经旬月,未陈薄效,累受殊私。况前件衣服等,献自远方,降从御府。既鲜华而骇目,亦轻暖而便身。臣实何人,堪此荣赐?臣必拟秘藏箧笥,传示子孙。何则?顾陋质而怀惭,貌非称服;抚微躯而荷宠,力不胜衣。因物感恩,无任愧惧。

——《谢恩赐衣服状》

右,今日伏奉圣恩,赐臣等于曲江宴乐,并赐茶果者。伏以暮春良月,上巳嘉辰,获侍宴于内庭,又赐欢于曲水。蹈舞跼地,欢呼动天。况妓乐选于内坊,茶果出于中库。荣降天上,宠惊人间。臣等谬列近司,猥承殊泽。捧觞知感,终宴怀惭。肉食无谋,未展涓埃之效;素餐有愧,难胜醉饱之恩。以此兢惶,未知所报。

——《三月三日谢恩赐曲江宴会状》

右,(臣)今日伏奉进旨,赐臣等于曲江宴会,特加宣慰,并赐酒脯等者。伏以重阳令节,大有丰年。赐宴于无事之朝,追欢于最胜之地。况天厨酒脯,御府管弦。宠赐忽降于寰中,庆幸实生于望外。仍加慰谕,曲被辉华。臣等各以凡才,同参密职;幸偶休明之日,多承饫赐之恩。乐感形骸,欢容动而成舞;泽均草木,秋色变以为春。徒激丹心,岂报玄泽。

——《九月九日谢恩赐宴曲江会状》

右,今日蒙恩赐臣等前件口蜡及红雪澡豆等,仍以时寒,特加慰问者。伏以时逢腊节,候属祁寒。岂意圣慈,不忘微贱。念严凝而加之煦妪,虑皲瘃而润以脂膏。喜气动中,欢容发外。挟纩之恩所勉,和则体舒;不龟之泽既沾,感而手舞。臣等省躬怀愧,因物谕情。岂止饮德莹心,惟惊宠赐;必拟澡身励节,以答鸿私。感跃之诚,倍万恒品。

——《腊日谢恩赐口蜡状》

右,今日奉宣,赐臣等红牙银寸尺各一者。伏以中和届节,庆赐申恩。当昼夜平分之时,颁度量合同之令。况以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逮下明忖度之心,为上表裁成之德。庆泽所及,欢心毕同。臣等尘忝日深,宠锡岁至。虽恩光下济,咫尺之颜不违;而尸素内惭,分寸之功未效。捧受愧畏,倍万恒情。

——《中和日谢恩赐尺状》

右,今日高品官唐国珍就宅宣旨,赐臣新火者。伏以节过藏烟,时当改火。助和气以发滞,表皇明以烛幽。臣顾以贱微,荷兹荣耀。就赐而照临第宅,聚观而光动里闾。降实自天,非因榆柳之燧;仰之如日,空倾葵藿之心。徒奉恩辉,岂胜欣戴。

——《谢清明日赐新火状》

右,今日奉宣旨,赐臣等冰者。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用表特异之恩。况春羔之荐时,始因风出;当夏虫之疑日,忽自天来。烦暑迎消,凉飚随至。受此殊赐,臣何以堪?欣骇惭惶,若无所措。但饮之栗栗,常倾受命之心;捧之兢兢,永怀履薄之戒。以斯惕厉,用答皇慈。

——《谢恩赐冰状》

右,今日蒙恩赐臣等前件新历日者。臣等拜手蹈舞,鞠躬捧持。开卷授时,见履端之有始;披文阅处,知御历之无穷。庆贺既深,感戴无极。

——《谢赐新历日状》

右,今日高品杜文清宣进旨,以臣等在院,修撰制问,赐茶果梨脯等。曲蒙圣念,特降殊私。慰谕未终,锡赉旋及。臣等惭深旷职,宠倍惊心。述清问以修词,言非尽意;仰皇慈而受赐,力岂胜恩?徒激丹诚,巨酬玄造?

——《谢恩赐茶果等状》

右,今日高品刘全节奉宣进旨,以臣等在院覆策毕,特加慰问,并赐设及匹帛者。臣等职在掌文,诏令考策,虽竭鄙昧,犹惧阙遗。岂意皇鉴下临,圣慈曲至,惠加赐食,荣及承(匡)〔筐〕。宠厚缣缃,仰难胜于玄贶;恩深醉饱,退有愧于素餐。徒积惭惶,何酬庆赐?

——《谢赐设及匹帛状》

右,今日蒙恩赐臣等酒及蒸饼,饼等。伏以时惟秋社,庆属年丰。颁上尊之酒浆,赐太官之饼饵。既非旧例,特表新恩。空荷皇慈,岂伸丹慊?

——《社日谢赐酒饼状》

如此,则进士等知非而愧耻,其父兄等感激而戴恩。至于有司,敢不惩革?臣等皆蒙宠擢,又忝职司。实愿裨补圣明,敢不罄竭肝胆?谨具奏闻,伏待圣裁。

——《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

今天下百计求取,不足充其数月衣粮。若且依前,将何供给?则不如使退守本境,自供给衣粮。省费之间,利害明矣。其泽潞、易定等,虽经接战,胜负略均。且昭义全军,收临城一县不得,则其兵力亦可知矣。沧州新经败挫,叔良又乏将谋,势不支任,必无可望。今请魏博等四道各归本界,严守封疆。如此,则不独减无用之兵,亦可以省有限之费。就中魏博尤要退军,虚费资粮,最可痛惜!

——《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

右,伏以行营最切者,岂不以国用将竭,军费不充,更至春夏已来,实恐计无所出。今若两道共留六万,其余退食本道衣粮,即每月所费,仅减其半,一月之用,可给两月。惟供六万,所费无多,既易支持,自然丰足。责其死战,敢不尽心?臣以为当今至切,无过于此。

——《请省行营粮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