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谈判必读的95个中外案例
43664900000081

第81章 祖国的利益不容侵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饱受帝国主义凌辱的土耳其人民再也不能继续忍受了,他们拿起武器,挺直腰杆,要与控制本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争个你死我活。当时,作为英国傀儡的希腊正统治着土耳其,英勇的土耳其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打败了希腊军队,赢得了民族独立。英国政府对土耳其的独立极其不满,声称要给土耳其点颜色看看。

不久,英国就纠集了法国、意大利、美国、俄国、日本、希腊等国,各国都派出代表与土耳其在瑞士洛桑进行谈判,企图强迫土耳其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此时,英国选派外相柯尊参加洛桑谈判,而土耳其则派伊斯美参加谈判。英国代表柯尊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且气势逼人,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大臣。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呢,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耳朵还有些不灵光,在国际国内都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在谈判过程中,英国外相柯尊充分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他态度傲慢、嚣张,根本不把伊斯美当回事。其他国家的谈判代表在伊斯美面前也是盛气凌人,认为他不值得一提。

在各国列强的围攻和高压之下,伊斯美镇定自若,态度从容,毫无惧色。当有人谈及对土耳其有利的言论时,伊斯美都能听到,并表示谢意。可是,当对方提出对土耳其不利的言论时,伊斯美却好像什么也听不到,不作任何反应。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土耳其利益的条件时,英国外相柯尊气势汹汹,大发雷霆,挥拳吼叫,恨不得打伊斯美一顿。各国代表也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纷纷向伊斯美发起攻击,情形着实令人担忧。虽然伊斯美有时耳朵不太好用,但是,此时柯尊和代表们的怒吼,他是肯定能够听到的。可是,伊斯美却一点反应都没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就好像真的聋了一样。当柯尊发完脾气,喊累了坐下休息的时候,伊斯美才不慌不忙地张开右手,放在耳边,将身子移向柯尊,十分温和地说:"先生,您刚才说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清楚,您能否再说一遍。"这句话气得柯尊直翻白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显而易见,伊斯美并不是听不到柯尊的大嗓门,而是巧妙地运用装聋作哑的对策,对柯尊的强硬态度实行回避的态度,不仅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也控制了对手,使柯尊的心理战术无法应用。在此基础上,伊斯美很好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坚持合理的条件,即使各国代表以战争相威胁,伊斯美仍旧坚持自己的立场,使自己的祖国免受列强欺凌。最后,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柯尊和其他各国代表并没有从土耳其捞到丝毫好处,相反还被伊斯美气得说不出话来。

类似的谈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曾发生过。1945年7月在波茨坦会议上,前苏联同英国、美国的谈判中,当美国总统杜鲁门向斯大林戏称,美国已经研制出一种威慑力极大的炸弹,以示美国已经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实行心理战。英国首相丘吉尔死死地盯着斯大林的脸看。可是斯大林就像什么也没听到,并没有一丝的震惊。此时,斯大林似乎有点耳聋,没有听到杜鲁门的话,实际上斯大林的耳朵没有一丝毛病,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杜鲁门的话,而且也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回国后,斯大林非常重视从杜鲁门口中听到的信息,亲自指挥本国原子弹的研究和试验工作。不久,前苏联就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装聋作哑的谈判技巧在谈判活动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们要明确,"聋"和"哑"都是装出来的,并不是对对方的言论充耳不闻,而是要仔细听清对方的话,从而明确了解对方的意图。当该说的时候就不能再装哑了,应该侃侃而谈,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装聋作哑可以帮助本方在没有明确表达己方态度前留有充足的考虑时间。此案例中,伊斯美在柯尊的盛怒之下,一心坚持合理的条件和要求,对对方的高压政策寸步不让;而斯大林则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装聋作哑之后,回国马上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和试验,为自己的成功准备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