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谈判必读的95个中外案例
43664900000047

第47章 合纵抗强

在变幻莫测的谈判桌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就谈判实力而言,有时自己力量强大,形势主动,而对方弱不禁风,任人宰割;有时己方毫无优势,处境被动,而对方却又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如果所遇到的谈判对手实力雄厚,有强大的后盾做支持,所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都掌握在对方手中,如何应对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诸多的办法中,利用联合的力量来对付强手,团结比较弱小的力量来击败谈判劲敌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技巧和方法无论在外交谈判还是经济谈判中都能够发挥令人吃惊的作用。

战国后期,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齐、楚、燕、赵、魏、韩这六国均无力单独抵抗秦国的攻击。为了与秦国对抗,保护弱小国家不被吞并,六国联合势在必行。洛阳人苏秦极力推行谋士孙衍的合纵抗秦策略,终于使得六国联合起来抗秦,令秦国不敢轻易向六国中的任何一国下手。

公元前314年,苏秦先到燕国,劝说燕文公与近在百里的赵国联合,以防千里之外的强秦。在苏秦的劝导下,双方达成了共识,燕文公接受了苏秦的建议,于是封他为武安君,授以相印,送兵车百乘,让苏秦到各国去实施合纵抗强的策略,抑制秦国的侵略。

苏秦来到赵国,同赵肃侯进行谈判。他向赵肃侯指出,秦国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害怕韩魏两国袭击其后方。如果秦国先打败韩魏,再举兵攻赵,那么赵国就难以抵抗了。苏秦接着又向赵肃侯指出,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国,六国之兵十倍于秦国,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必定能够打败秦国。因此他希望赵王邀请韩、魏、齐、燕、楚等五国国君进行谈判,共商六国联合抗秦大业,这样秦国就不敢对六国中的任何一国进攻了。听了苏秦的话,赵王大喜,对他大力嘉奖。然后,苏秦又奉赵王之命,前往其他各国进行谈判。

针对国家实力中等的齐国,苏秦在谈判中指出,齐国与秦国不可能共同存在,就像两虎相争不能并存一样的道理。齐国强则秦国弱,秦国强则齐国弱,秦齐两国注定要交锋。既然如此,齐国应该召集其他小国,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这样一来,无论秦国多么强大,也远远抵不过六国联合的力量。如果齐国与秦国交好,就要向秦国奉送土地和财富,如果同五国联合,反而会得到五国的赞赏并且可以从中受益。权衡利弊之后,齐国当然应该同五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国。

针对各个小国,苏秦在谈判中向他们指出,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各小国好比是风中残烛,很容易就会被秦国灭掉。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把秦国当成共同的敌人,才能够强大起来,保护自己不被秦国吞并。

在苏秦的游说和努力之下,合纵抗秦的策略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各国都纷纷答应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并且派出使节在洹水举行合纵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由苏秦担任总联络使。至此,苏秦的合纵抗强策略得到了成功,使强大自豪的秦国不敢出函谷关一步进攻六国。

苏秦的合纵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其成功运用了合纵抗强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他准确把握住了六国的共同利益和处境。只有这些共同的目的和利益才能把这些弱小的力量联合起来。如果不采取联合的方法,任何一个国家都抵抗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而被秦国吞并的国家越多,剩余的国家就越少,相对而言力量就越单薄,就更加难以抵抗秦国的进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兵力,才能够使得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各国才能够保住自己的一片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