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陈玉成轻进寿州-李容发奇袭虞山
再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在救援安庆的血战中,耗尽了实力,无奈回到了庐州大本营。此处淮北十分贫穷,粮食给养困难。这时湘军人马又向庐州杀来,把庐州重重包围。庐州城中缺粮,陈玉成便去向寿州捻首苗沛霖借粮。
苗沛霖此人四十出头,据说会观天看地,是个墙头草,有捻盛时随捻,太平军盛时随太平军,清军大则随清军的非凡本事,是个投机分子。淮北捻军五十八铺捻首,除了毫州张老乐之外,就以他势大。他既受了天朝封爵为奏王,又使钱在清廷买了布政使官,两头不得罪。
他此次看陈玉成快完完了,便生了一条毒计,想把陈玉成骗入寿州,然后献给清廷弄个顶戴花翎什么的。于是他给陈玉成写了封信,信中言:“寿州地形险要,兵精粮足,乃兵家所谓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胜之通形地势,恭请殿下驾临斯土,收集流亡,整顿队伍。寿州原有计十二军人马,生聚教训,可得精兵二十万。半年后会合西来扶王,北上可以席卷中原,直指燕幽妖穴,南下可以横扫大江南北,收复安庆,进取湖广,天朝中兴指日可待。”
陈玉成看了此信,信以为真,便率部下往寿州而来,刚入城门,吊桥便“吱扭扭”的收起来,城门也“哗啦”一声光起上销。陈玉成一看中计,拼命撕杀,但不占地利,部下大多牺牲。陈玉成和导王陈仕荣、从王陈得隆被俘缚至州府衙门。
苗沛霖见了陈玉成,被陈玉成骂了个狗血喷头,苗沛霖也不敢把陈玉成怎么样,便将他解往颖州胜保大营领赏。
胜保听说此事大喜,有心招降陈玉成,给陈玉成安排了佳肴珍馐和美女歌姬。但陈玉成不为所动,拒不投降。胜保又让自己的干女儿刘三姑娘来劝降,这个刘三姑娘从前就仰慕陈玉成,她打扮的花枝招展,来见陈玉成道:“胜大人叫奴家效仿国初孝庄皇后色诱洪承畴投顺清朝之典故,来劝将军降清,如今太平天国气数已尽,那幼西王肖有和为非作歹,把持朝纲,又封了二千七百多个王,天京城中有‘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的民谣。至于那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在江浙拥兵近百万却坐视安庆失守而不救。你还有必要为太平天国卖命吗?”
陈玉成听了冷笑三声道:“就你还效仿孝庄,有没有搞错,那你们清妖狗皇帝天天躲在京城圆明园中吃喝玩乐,不顾老百姓死活,那湘军尽是些杀人的魔王,本王怎么能和你们这些清妖鹰犬同流合污呢!”
那刘三姑娘生性十分****,见陈玉成难以用言语说动,便开始用肢体语言。她搂住陈玉成的脖颈,用肉体向陈玉成身上贴,嘴上荡笑道:“奴家陪王爷快活快活!”
陈玉成大怒,运足了气,他、一头撞在刘三姑娘的腰上,刘三姑娘猝不及防,肋骨被撞断了三根,跌倒在地上翻滚惨叫,爬不起来。
陈玉成哈哈大笑道:“你这个贱货****,真是无耻。这么骚干吗不去秦淮河当妓女,真是屈才。”
胜保听了,知道陈玉成难以说动,便把陈玉成打入囚车,送往京城邀功。原来从前僧格林沁把林凤祥送到京城请功,被封了王。胜保也想效仿之弄个王当当。不料胜保早已失宠,京城中的权贵肃顺等人生怕满人胜保得势,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和咸丰一商议,以中途有捻军活动为由,让人飞马传旨:“就地将英逆处决!”
胜保失望之极,错失在京城午门献俘的这种出风头的好事,自叹命苦,只得在河南延津接旨后,在延津西校场凌迟处死了陈玉成。在尖刀凌迟之下,陈玉成自始自终未曾呻吟一声。围观军民,多有堕泪而泣者,皆云:“好一条铮铮铁汉。”有诗云:“英雄铁肩担半壁,成是王侯败是贼;男儿功过有人论,青名留得千古垂。”
英王遇难的消息,震动了大江南北,捻军盟主张乐行一次又一次领兵栏劫囚车,都因为消息不灵通,岔过了路途,失败了。进军西北的英王部下扶王陈得才,从关中领兵东出潼关,日夜兼程沿黄河疾进,可惜来晚了一步。
英王落难之后,湘军主力立即从皖北渡口东下,长驱直入进抵天京城下,开始了对天京长达二年零二个月的长期围困。那胜保却被湘军所排挤,安徽巡抚变成了湘军大将李续宜,胜保不久之后竟被随便安了个罪名押到刑部大牢中拜领“赐予自尽”的“恩旨”。
至于那苗沛霖更是遗臭万年没有好下场,他抓住了陈玉成不但慕得到任何赏赐,反而成了湘军的眼中钉,湘军把他当成了太平天国的“奏王”。苗沛霖自悔走错庙门烧错了香,落得两头得罪两头不讨好。为了抵抗湘军,他又来拉拢陈玉成的旧部,这还真成了笑话,结果被陈玉成的旧部梁星显、向仕才二人所杀,割下首级祭奠了英王。后人还在附近修了一座太平庙,供奉英王石像,四季烟火缭绕,祭祀不绝。
再说此刻苏州附近的淮军李鸿章人马和太平军李秀成人马也正打得难分难解。李鸿章大军往常熟杀来,常熟守将是李秀成的干儿子李容发。此人年纪才十九岁,容貌俊美优雅,却英勇善战,被封为“天朝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他随李秀成转战苏浙皖三省,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
这常熟位于苏南,北临长江,晋代置县,附近河汊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又因为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常熟县城外有一山不高名曰:虞山,由西向东,形如卧牛,其南山以岩石为胜,北山以山涧著名。此山地势十分险要,为常熟之门户。前有严天池开创虞山琴派,钱牧斋开创虞山诗派,王石谷领虞山画派,林泉扬虞山印派,还是一风雅之地。
淮军手下的洋枪队在戈登的率领下来到虞山之下,仗者自己装备着新式燧发枪,不把使用大刀长矛的太平军放在眼里,大摇大摆的排出战斗队形,分成左右两路向常熟推进。左路是第四步兵队,右路是新编第六步兵队,都是精锐。虽然炮兵队在福山后方一时过不来,但戈登认为有洋枪就完全可以消灭太平军,他认为太平军装备落后,只要两军接近到一、二百码,这边一阵洋枪齐射,那边一片片倒下,仗就算大完了。
这是正是春天江南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道路泥泞不堪,所以洋炮落在了后面,没有跟上洋枪队前进的步伐。
再说太平军小将李容发早已侦知洋枪队杀来了,便在虞山上设下了埋伏,他认为此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居高临下用弓箭便可以消灭暴露在旷野中的洋枪队。
他此刻站在虞山山顶,山上苍松崔竹,清涧奇石,风光秀美。他无暇临略这江南秀色,正仔细观察着山下敌军的动向,他见常胜军分两路推进,便命令手下人马不惜一切代价向洋枪队左右两路的中间地带穿插。手下的太平军勇士们出动了,旗手打着旗号冲在最前面,步卒在后面紧随,弓箭手在后面放箭掩护。两军接近时,太平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戈登本来潇洒把手杖扛在右肩,嘴里叼着一支古巴雪茄烟,有种指挥若定的腔调。不料太平军猛冲猛打,在洋枪队左右两路的间隙坚决果敢的奋勇穿插,搞得洋枪队不好乱放枪,怕伤到自己人。
戈登正在吃惊思考对策,这时太平军的马队风驰电掣般的卷杀过来,逼近时又分为两路;一路冲击常胜军的左翼侧翼,一路杀向常胜军的右路侧翼,如同彩排好了一般。
洋枪队都是步兵经不起太平军马队的冲杀和撞击,很快就阵型大乱,部队开始动摇,接着开始溃逃。山顶上,李容发亲自手持一杆天国战旗,呼啦一卷。太平军的马队和步军乘胜追杀溃逃的洋枪队,如砍菜切瓜一般。
戈登一看不好,把嘴中的雪茄烟一吐,破口大骂,要部下:“不要乱,列队齐射!”
这些洋枪队都是一些雇佣军,打了胜仗扬威耀武;打了败仗却是逃跑的健将。他们各自保命要紧,谁会搭理你戈登。
戈登无奈,只得随着洋枪队的溃兵落荒而逃。眼看戈登就要成为太平军马队的刀下之鬼,幸好李鸿章淮军赶来增援。太平军李容发觉得淮军人多,不便正面硬攻,便见好就收率得胜之师回到了常熟城中。
此役洋枪队几乎全军覆没,没是的也挂了彩,吓破了胆;此役之后洋枪队的士气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淮军上下纷纷嘲笑戈登,背后说他输给了长毛一个小屁孩,对手李容发还不足二十岁,不如让戈登回国带小孩去好。
戈登听了,心中十分郁闷,想要雪耻便调来重炮对准常熟县城一阵猛轰,还向淮军将领学习什么《孙子兵法》。
这时李容发接到洪秀全的命令,说天京城中缺少粮草,要李容发放弃常熟,去江西等地为天京购买粮草,秋后押运粮草救援天京。李容发得令之后,不敢耽误,便从常熟城中撤出,进入江西采粮去了。
太平军来无影去无踪,戈登还以为太平军玩什么空城计要搞诱敌深入,楞是瞻前顾后不敢入城。淮军见了好笑,便先行进城了,城中的老百姓跑的所剩无几,街面上十分冷清,如同鬼城一般。
戈登听说太平军跑路了,又大言不惭的说要去追击。淮军将领劝他道:“你还是省省吧!眼下还是攻打苏州重要。”
戈登本来就是虚张声势,便借坡下驴道:“这样也好,去苏州找李容发老爸李秀成算账也一样,这叫父债子还。”
淮军将领又开玩笑道:“李秀成可厉害了,手下有十三王六十万大军,一人吐口唾沫就能把你的洋枪队都淹死。”
戈登听了,心里一凉立马呆坐的椅子上,沮丧的道:“是真的吗?那别去苏州了,直接去攻打南京好了,洪秀全据说只是一个书生而已。”
淮军将领刘铭传又道:“南京是湘军曾国藩碗中的肉,咱们没机会了,要等下辈子。”
戈登无语,猛抽雪茄烟,再也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