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乱世犹闻读书声
43647200000011

第11章 后记

没有人会否认民国也有如同“看不见海岸和灯塔的漆黑的海洋”一样的黑暗面,但是,数年前开始、蔓延至今天尚未完全“退烧”的民国读本热,还是引发了许多教育人士的困惑、焦虑和不安。不论家长们对民国读本的消费有多少跟风从众的心理,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命题:在与世界接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必然趋势的现实背景下,推行了数十年素质教育改革的国内教育,为何会被故纸堆中翻出的几部民国读本惊扰得如此惶恐不安?民国读本韵味无限的背后,折射出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样的情势下,学界有人提出“回到民国”的呼声。当然,“回到民国”并不是重新照搬那个时代的教育,而是如何汲取民国时代教育的自由、个性与优雅,消除当下教育的功利、世俗与急躁,为当下教育无法回答的“钱学森之问”寻找另一种可能。事实上,当下消费者对民国教育的追忆、怀念、憧憬甚至膜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真实的民国,许多人读到的“民国范”几乎就是自己心中民国的想象或虚构,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无益于当下教育的发展。

回顾民国教育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我始终认为,一切对民国教育的叙事,都应该注意“活着的民国教育”,即在教育史上的意义,特别是对当下教育的影响,而不是沉溺于“死的民国教育”,即关于民国教育的大量历史文献。基于此,我们对民国教育的追溯和探索,才能对时下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所补益。这既是本书写作的一种姿态和立场,更是本人对拙著的一个目标和理想。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学生潘竞贤,多年前我在江苏淮海工学院任教之时,他就以优美的文笔引起我的关注,由此结下深厚的师生友谊。在他大学毕业后,我先后辗转于上海、南京两地,并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学习,念及岁月匆匆,风流云散,不胜感慨万千。

张兴龙

01年10月于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