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物与工艺(和谐教育丛书)
43646200000058

第58章 薄胎瓷

北京十三陵的“地下宫殿”里,有一只配有金制碗托、碗盖的薄胎青花碗,是明代景德镇所烧造。与一大、二厚、三重的瓷缸相比,它既小又薄且轻,是我国制瓷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这一珍品,小巧玲珑,胎薄如纸、晶莹光润,与青花相映,异常秀丽。古人曾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诗句来赞美它真是维妙维肖。早在北宋时代,景德镇烧造的青瓷,已经达到滋润透影,薄而轻巧的地步。其中的薄胎瓷,曾被当时人们誉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佳作。到了明代,薄胎瓷器在生产工艺上有得到了完善,出现了乳白脱胎器,薄胎产品更是“薄如蝉翼”,“映着光可以照见指螺”。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出现的薄胎白釉瓷,“纯乎见釉瓷,几乎不见胎骨”。人们在故宫博物院所见到的雍正珐琅彩梅花盏、雍正粉彩花卉盘和花蝶折腰盘等,就是这类产品的结晶,它们薄到半毫米,通体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