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以上事实看来,洋底的年龄比大陆,甚至比海水本身都要年轻得多。
如果认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海底的年龄就应当与大陆一样古老,在洋底还应当累积起非常厚的沉积岩层,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洋底和大陆是在移动的了。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的海洋地质学家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新颖的见解。
赫斯是20世纪30年代的博士研究生,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曾经担任过海上运输队中校,在他服役期间,曾乘着潜艇在太平洋底发现过洋底山脉。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他潜心研究海洋地质学,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海底扩张说。
赫斯认为,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来的地幔物质,沿着大洋中脊不断上升、溢出,然后冷凝为新的海底地壳,并且推动先形成的海底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
在不同的海区,海底扩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两侧大陆推开,大陆有如冻结在相邻的海底上,与海底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
这样,随着新海底不断地生长和向两侧扩张,新生的大洋不断张开,两侧的大陆逐渐远离漂开。
像大西洋这样的大洋,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不到两亿年就可以形成。
所以,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裂谷系,不但是制造海底的场所,实际上也是大陆漂移的发源地。
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便向下俯冲,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这时,洋底并不向相邻大陆两侧漂移。
像太平洋这样古老的大洋,其洋底处在不断新生、扩张和潜冲的过程中,只需两亿年左右,洋底就可以更新一次。
所以,无论是新生的大西洋和印度洋,还是古老的太平洋,它们的洋底地壳都十分年轻,不老于中生代。
从1968年,美国第一艘全球航行海洋船“格洛玛·挑战者”号起航,经过历时四年的考察,获得了极其丰富翔实的海底资料,为“海底扩张说”提供了直接观察的科学根据。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动力源”的解释,魏格纳所期待的“漂移理论中的力源”终于被发现了。
1965年,英国学者威尔逊勾勒出了板块构造的最初轮廓,最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威尔逊指出,在中脊与中脊、中脊与岛弧(海底),以及岛弧与岛弧之间都可以由转换断层连接起来,中脊、转换断层、岛弧——海沟系这三种构造活动带就好像没有端点,它们连绵不断地从一种活动带转换成另一种活动带,直到最后封住自己的端部。
这样,整个地球表层就被这种首尾相连的活动带分割成若干巨大的板块。
1968年6月,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皮雄把板块旋转运动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勒皮雄把全球板块概括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在这些板块下面有一层很厚的炽热流体,海洋中脊的裂谷就是这个被称为“软流层”的炽热流体不断对流上升的部位,也是板块的分界之一。
浮在软流层上面的板块,无论是大陆还是洋底,就像大海中随流漂移的船只一样,向各个方向移动,形成了多板块之间的互相碰撞或俯冲,引起了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
当两个板块相对撞击时,如果是海洋板块碰到大陆板块,就会插入大陆板块下面;如果相撞的两个都是大陆板块,那就会互相顶撞,发生强烈的挤压,使地层发生褶皱,崛起成为山脉,而这两个板块则通过火山岩浆活动和挤压作用,逐渐合并成一块。
随着地球的演化,有的板块合并在一起,有的板块则分裂开来,分裂以后又向相反方向漂移开去。
这就是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
由于板块构造说已发展到全球规模,把大陆和海洋统一在同一系统之下一起探索,所以,它又被称为“新全球构造”理论。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这三个学说的诞生,标志着从魏格纳开始的地球科学的革命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进军南极
当魏格纳为了验明其大陆漂移说,而魂断北极;当李四光为了论证中国曾有第四纪冰川流动过,而踏遍千山万水,魂牵东土的时候,又一位勇敢的探险英雄,为了考察南极这又一块生命禁区,而长眠在冰雪世界。
这位英雄就是英国的罗伯特·斯科特。
20世纪初期,南极这片神秘的大陆,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和探险者,人们争先恐后,为开垦地球这块最后的处女地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热血乃至生命。斯科特就是其中之一。
斯科特原本是一位海军中校,长年在汪洋大海中漂泊,既拓宽了他的视野,又磨砺了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得到了一本介绍南极风光的小册子,南极那美丽的景色和迷人的风韵,勾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好奇心,他决心做一个探险家,亲自到南极去看一看。
1902年初,斯科特带领一支考察队,到达了南极地区的罗斯海,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越冬宿营地。
当年年底,斯科特又率领这支考察队,继续向南极大陆纵深地带进发,一直抵达南纬82度的地方。
1911年11月1日,在做好充分的体能准备、技术准备、营养准备的基础上,斯科特再度率领这支不畏难险的考察队,正式向南极极点发起总攻。
这支探险队伍共有65名队员,斯科特把他们兵分两路,一路33人,沿陆地前进;一路32人,沿海路前进。
斯科特所率领的是陆上前进这支队伍,共配备有33条爱斯基摩狗、15匹西伯利亚矮种马和两部摩托雪橇。
当他们行进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遭遇了一场前所未见的特大暴风雨,风雪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使得人寸步难行。
为了使这支队伍更精干一些,斯科特决定丢弃掉爱斯基摩狗,而使用西伯利亚矮种马,队伍顶风冒雪,继续艰难地前行。
当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到达罗斯冰架以后,他们再次遇到强暴风雪的袭击,西伯利亚矮种马一个个病倒了,摩托雪橇也停摆抛锚,无法使用。
雪原茫茫,他们如坐愁城,怎么办?只有继续前进。他们又用人拉雪橇,这支探险队伍在凶险的暴风雪中,继续缓慢地然而执著地向南极极点前进着。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终于越过南极横断山脉,爬上南极高原,现在离他们的最后的目标南极极点只有250公里了。斯科特和队友们一起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庆功会。
庆功会后,斯科特决定只带四个人,组成向南极极点冲刺的突击组,其他人暂时返回基地待命。
1912年初,当新年的钟声在天空久久回响的时候,当无数的人在滚滚红尘中,投身于金钱或物欲的怀抱中的时候,斯科特和他的突击组,在茫茫的南极的暴风雪中,继续朝着他们理想中的圣地艰难地前进。
他们再次遇到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风雪,斯科特一行简直是寸步难行,有时走了半天,还没有走出100米。
为了加快速度,争取时间,他们只好延长每天行进的时间,使出最大的力气拖着沉重的雪橇向南极极点进军。
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以惊人的耐力和毅力,战胜了凶险的暴风雪,克服了南极天气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便,终于走完全部路途,到达了令他们魂牵梦绕的南极极点,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的夙愿。
他们在南极极点插上了英国的国旗,然后热烈地握手、拥抱,他们心花怒放,为自己的胜利而激动得流出了喜悦的泪水。
正当他们高唱起英国国歌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已经有一支探险队比他们早一个月零五天到达了这里。
这支人类历史上最先征服南极极点的队伍,就是由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
1911年10月19日,阿蒙森探险队一行五人比斯科特早12天出发,他们在罗斯冰架东侧的弗雷姆海姆设立了基地,并与斯科特的队伍暗中较上了劲。
阿蒙森一行一个个身强力壮,对极地的风雪和严寒气候适应能力很强,他们曾经三次到北极地区去探险。
他们向南极极点进发的时候,正遇上了南极地区难得的好天气,52条爱斯基摩狗拉着四架雪橇,一路小跑,只用了57天的时间,于1911年12月14日率先到达南极极点,成为世界上最早征服南极极点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斯科特一行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他们不愿相信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只使得他们得了个亚军。
他们无力从失败的心态中自拔出来,一个个斗志松懈,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地开始返回基地。他们的心情实在是坏透了。
这时,南极的天气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连日的暴风雪使他们不得不躲进帐篷里,食物也快没有了,另外四个伙伴已因疾病和严寒而倒下了。
忽然,又一阵狂风吹过来,把他们居住的帐篷连根拔了起来。斯科特赶紧用自己早已冻得僵硬的手,歪歪扭扭地写完最后一篇探险日记,然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斯科特和他的战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倒在了南极这块圣洁的冰雪世界,然后又迅速地和南极冻结在一起。
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不愧为人类征服南极的第一批拓荒者,他们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充分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1957年,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这个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目的就是为了永远纪念这两位探险家最先登临南极极点的伟大功绩。
1958年,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宣告成立,并于1959年签订了《南极条约》,这一切都对现代南极科学考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7个国家在南极大陆和附近的岛屿上,建立了39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几十个临时考察站。
南极不仅是地球上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而且是人类食物和矿产资源宝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人类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身,而超越的前提,必须是不断地认识自身,包括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古老的地方。
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数先驱者的在天之灵依旧在默默地守望着我们,在无言地期待着我们更快更好地去认识地球,让地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与此同时,人类对自己身体,包括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并且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制服疾病,战胜痛苦,使我们身体更健康,心灵更愉悦,去迎接来自世界的各个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