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当一个女同学恶作剧似地给他写了一封情书的时候,他居然被弄得手足无措,并且被吓哭了,这件事一直被传为笑话。
查德威克不喜爱出风头,不爱抛头露面,正是由于这种不慕虚名,不为浮名所累,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使他一生在物理学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1911年,查德威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此后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在曼彻斯特物理实验室工作了两年,从事各种放射性的研究。
没过多长时间,他用α射线穿过金属箔时发生偏离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
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当时科学界的认可,1913年,他荣获科学硕士学位,并取得了“1851年奖学金”,赴柏林夏洛腾堡技术物理研究所,在H·盖革教授指导下工作。
盖革教授是计数管的发明者,查德威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成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放射性粒子探测技术,并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
正当查德威克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不幸扇动着丑陋的翅膀,降临在他的身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实验室里认真观察实验结果的查德威克,被一伙法西斯分子,用枪托打昏以后,带进了德国鲁赫本平民拘留所。他是被当作战俘扣留在这里的,尽管他从来也没有参加过战争。
在拘留所里,法西斯分子硬逼他承认杀死了多少多少德国士兵,还逼他承认他是英国政府派来的间谍。倔强的查德威克用沉默来表示他的抗争,法西斯分子就用种种酷刑来折磨他,他常常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一滴泪也没有流过。
更令他痛苦不堪的是,他无法继续从事他心爱的实验工作,去探索人类那么多的未知领域了。这对于一个无限热爱科学事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遗憾。
然而,他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用死亡来了却自己的痛苦。后来,他利用法西斯分子对他稍微放松了看管的机会,联合其他几位战俘科学家,在拘留所里,搞起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是一个只能拴两匹马的废旧的马棚,查德威克等人就是在这里从事β射线的实验的,当马粪和马尿的臊臭味不绝如缕地飘进他们的鼻子里的时候,他们却浑然不知。他们沉湎于β射线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快乐之中,他们感觉这样的实验,真是别有情趣。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多行不义必自毙。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查德威克也被释放。长夜漫漫,终于到了尽头,他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英国。
1919年,他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恩斯学院的沃拉斯顿奖学金,继续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工作,这时,卢瑟福已经就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查德威克也来到了这里。
就在这一年,卢瑟福和助手们合作,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时候发现,氮原子核破裂以后,发射出原子量是一个带正电粒子,这种粒子被命名为质子(实际是氢原子核),破裂以后的氮原子核和α粒子结合成氧原子核。
卢瑟福这个实验表明,不但放射性现象会导致原子自然蜕变,从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而且可以用人工方法变革原子核,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在剑桥大学,查德威克自始至终都参加了卢瑟福进行的用α粒子轰击的方法使其他轻元素嬗变的工作,并对原子核的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1920年,查德威克通过对α粒子散射所进行的测量,最先测定了原子核所带的绝对电量,即核电荷数,结果和莫塞莱的原子序数理论吻合得无与伦比。
早在1919年,卢瑟福用氮第一次探测到核蜕变效应,查德威克站在导师肩膀上,继续向前苦苦地求索着,终于发现了γ射线所引起的核蜕变。
因为查德威克成就卓著,他被升任为卡文迪许实验室副主任,并于1927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使他深深地受到利物浦的艾林·斯图尔特·布朗小姐的青睐,然而查德威克天生不会谈情说爱,布朗小姐只好主动发起进攻,他才渐渐地开了窍。
1925年,34岁的查德威克和布朗小姐终成眷属。结婚以后,查德威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并在一年以后,有了一对孪生儿女。他全身心地体会着人世间的这种天伦之乐。
查德威克喜爱养花,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和居室都变成了花房,闲暇时分,浇浇水,松松土;累了的时候,看看花,赏赏景,他满足地陶醉于花的芬芳和花的鲜艳中。
业余时间,查德威克还喜爱和妻子一起骑上自行车,带着一对儿女,到芳草碧连天的河边去钓鱼。可是,有好几次,当鱼把钓竿都拖到水里去了的时候,他竟然一点也没有觉察到。查德威克又把思绪投入到扑朔迷离的物理世界中去了。
终于发现中子
早在1896年,法国科学家柏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当时,物理学家们把它解释为原子核的自发衰变,这说明原子核是由许多更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了两种亚原子粒子:汤姆生发现的电子和卢瑟福预言的质子。
1903年的时候,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原子是由正电荷物质(带正电流体)均匀分布在原子的整个体内,负电子则嵌入连续正电荷中,像瓜子在西瓜中一样。
因为电子互相排斥,另一方面则向中心的正电荷处吸引,并且假定它们会在原子内部达到一定的稳定位置。
假如这种分布是由于一些外在力量,例如两个原子在高温气体中激烈地碰撞,电子被假设为开始环绕它们的平衡位置振动,发射出相应频率的光波。
但这个模型不能解释不同元素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光谱。
卢瑟福则通过大量的实验,开始预言质子的存在。
1919年,卢瑟福决定开始轰击原子。他想知道,能否用人工促成的方法使一种元素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他认为要改变元素首先要改变核上的电荷,唯一的途径是使别的原子核同它发生非常强烈的冲撞,这就要求另一原子核具有非常高的速度。
卢瑟福选中了镭所放射的α粒子,它具有每秒几千英里的速度,这个速度所产生的力使它成为最理想的“子弹”。
卢瑟福精心设置了实验装置,从而更好地捕捉从原子核中打出的碎块。
他在一个金属桶的中间放置一小块镭盐,镭盐不断发射α粒子。尽管α粒子的速度很高,但在正常压力的气体中,它不断与周围气体分子发生作用,它们约在1厘米之内静止下来,并吸引电子,从而变成普通的氦原子。
卢瑟福在大于α粒子射程的距离外,安放一块硫化锌屏,这样他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一点“闪光”。
他首先把桶里充满氧气,等了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闪光。
他又换用氮气充入桶内,心情异常紧张地通过显微镜观察,突然间,他高兴得大叫一声:“闪光!”在屏幕上看到一点微弱的闪光,间隔片刻,又见到一闪。
卢瑟福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断定这是α粒子打击氮气后产生碎片的闪光。
为了确定这碎片,他又借助于磁场测定碎片的质量和电荷,结果确定碎片是氢核,后来人们称氢核为质子。
卢瑟福借此断言,质子都在原子核内,但假使原子核的质量都是由质子构成的,那么就会有太多的正电荷。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原子核中必定含有一些电子,这便中和一些质子的电荷。因电子是极轻的粒子,所以不大会改变质量。
甚至还有人认为,电子在核内起到了类似于水泥的某种作用,它把质子聚拢在一起,因为如果没有电子,带有同性电荷的质子就会互相排斥而飞离。
但是,从理论上看,上面的这种观点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倒是另外一种观点比较有理论根据,即认为原子核内可能存在一种不带电的粒子。
卢瑟福和查德威克不知探索了多少次,他们极力想找出这种粒子,但是都失败了。
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玻西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报告说,他在用α粒子轰击铍钯时观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很强的辐射,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据当时所知,被轰击物质产生的所有射线中,只有γ射线能够穿透厚铅板,于是,他没有再做深入研究,就把它当作γ射线做了报道。
1931年,法国的居里夫妇在研究铍辐射时,让辐射从一个很薄的窗口射入装有空气的电离容器,当窗口放有石蜡或其他含氢物质时,容器中的电离就增强。他们认为电离增强是由于石蜡发射出了高速质子。
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威尔逊先生制造了云室,在云室中可以观察带电粒子(质子或电子)的径迹。
借助于云室就能计算出石蜡释放出的质子的能量,从而计算出产生质子束的铍辐射的能量。
问题很清楚,如果假定铍辐射是γ辐射,那么得出的能量值就会大得出奇,决不可能使能量值与引起铍辐射的能量一致起来。
查德威克对铍辐射作了研究,他发现很多别的元素,例如氦、锂、碳等,也有类似的辐射。
通过对碰撞的能量条件所作的广泛研究和计算,他很快就确定铍辐射不可能是γ辐射,而是由比电子大得多甚至与质子一样大的粒子组成的。
1932年,查德威克在一张α粒子轨迹的云室照片上看到一条非常细的线条,正好在照片的中间,却不出现明显的来路。
经过认真地分析,这细线条只能是氢核的踪迹,一个由于某种碰撞或别的原因释放出来的氢核,而造成碰撞的粒子却没有影踪。
但是,查德威克深信,应当有这样一个粒子,否则就不可能出现以极大速度射出的氢核。
然而,这个粒子在云室中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对它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无影无踪,不可捉摸,却能给受轰击的原子核狠狠一击,使氢核从中释放出来。
查德威克首先确定这种新射线不会被磁场偏转,因此它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然后确定这种粒子的速度不到光速的1/10,从而也就排除了它是某种γ射线的可能性。
接着,查德威克又通过巧妙的碰撞实验,确定这种新粒子的质量差不多。
这样一来,查德威克圆满地解释了过去的一系列不解之谜。他认为:由于这种新粒子质量较大,所以很容易将石蜡中的氢原子核——质子打出来。
又因为这种粒子不带电,是中性的,在威尔逊云室中,这种中性粒子经过的路径中不产生大量电子和正离子,不能引起水蒸气的凝结,因此照片中不能摄得这种粒子经过的径迹,它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不露面的“隐身人”的角色,只有当打出质子后,才暴露出它曾经出现过。这样也就回答了居里夫妇所疑惑不解的问题。
20世纪20年代,卢瑟福所预言的“中子”,终于被查德威克找到了。后来,查德威克用γ射线照射氚核引起裂变,又用人工方法也获得了中子。
查德威克在写给英国《自然》杂志编辑部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我们假设这种放射性物质是由质量为1、电荷为0的粒子,即中子构成的,那么,一切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查德威克对中子的发现,为原子核科学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子是不带任何电荷的,它与氦核(α核线)不同,后者是带电的,因此在重原子核中受到很大的电排斥力。
中子作为使原子嬗变的新工具,它不需要克服任何电的势垒,甚至能够穿过和分裂重元素的原子核。
这样,查德威克为铀235的分裂和制造原子弹开辟了一条途径。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子打开了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大门。
同时,中子的发现,还在理论上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中子发现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模型。
科学革命的深远影响
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涉及到物质生产、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艺术、宗教、意识形态等各方面,既包括物质领域,又包括精神领域。科学在物质领域对社会的影响是通过科学转换为技术,形成很强的物质基础,改变着人类衣、食、住、行来完成的;科学在精神领域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则是通过科学自身所具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思维方式来改变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通过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和宣传来完成的。科学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来改变社会的物质生活,进而引起社会的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变革。
技术的起源始于原始人打造石器的过程中。这种枝术的采用最终使人类脱离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后来人类发明了火,发明了制陶技术、冶炼合金属技术,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它使人类告别了愚昧和野蛮时代,由迁徒不定的游牧生活进入安居稳定的农业时代。十九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被称为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它不仅标志着人类在制造和使用工具上的一次根本上变革,一次质的飞跃,而且直接导致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在人类社会中成为主体经济形式。以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炼钢技术和有机合成化学为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创造了蒸汽机时代所望尘莫及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迎来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发生了以原子能枝术、电子计算机枝术和空间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技术革命,它不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而且使社会经济生活、政冶生活和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但使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从停滞状态下复苏,而具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大发展,都要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基石,科学技术在对社会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同时,它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离开了社会这个大环境,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要受到制约,没有宽容、民主的社会环境,科学也很难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