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43617800000041

第41章 别让客户对医险持观望态度

Mr.保险精英

买医疗险是“救火”而不是“纵火”,不需要隔岸观火,只需立即行动。

无论是多么具有潜力的市场,都存在总是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的客户。作为医疗险推销员,更是每天都会碰到类似这样的客户,看上去似乎购买意向十足,和你聊很久,但往往就在即将在保单上签字时却开始拿不定主意了,犹豫再三。这就像下面案例中发生的事情一样。

现场直击

推销员曹阳开心极了,因为他觉得对面这位大客户就要接受自己的产品了。

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客户想了半天,突然犹豫起来:“你推荐给我的医疗险,说实话我很满意,但我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这时,曹阳的开心之情一下子降至冰点,慌乱地说:“为什么呢?您刚才不还非常着急购买吗?难道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客户再次重复:“我说过,对于产品,我很满意? ?”

就这样,两人僵持了半天,最终也没有确定个结果。

曹阳错就错在,当客户犹豫不定时,并没有继续采取引导的“进攻”方式,而是质问起客户“为什么”,即使客户有难言之隐也不会再说了,而僵持的结果只能是无疾而终。

张菲也经常遇见明明已经给你感觉马上就要购买的客户,突然就说要再考虑。但张菲总是能巧妙地打消客户的这种徘徊态度。

客户:“你的医疗险产品还不错,基本符合我的要求。”

张菲:“那接下来我们谈谈合同如何?”

客户:“这个嘛,我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听了这话,张菲的心“咯噔”了一下,很显然,客户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怎么办呢?

张菲先是假装并不在意,然后转移话题,迅速把产品的亮点展示给客户:“对了,您还记得前几天的新闻报道吗?有一位客户起诉了向自己推销医疗险的推销员,只因那位推销员没有做到承诺中的售后服务。不瞒您说,您可以打听下,我们公司医疗险产品的售后服务在业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张菲见客户开始若有所思,于是继续用一些神秘的小优惠,吊足客户的胃口:“还有一点忘了告诉您,最近我们公司正在搞活动,您现在购买的话,免费赠您同等价位的组合产品!”

这时,客户好奇心大增,立刻转变了之前的态度,表示愿意继续合作下去。

比起曹阳,张菲的做法更明智,至少她不是在客户犹豫之时继续向其制造问题,而是激发吊动客户的胃口,从而再次引发客户的购买兴趣。

方法践行

可见,对于持观望态度的客户,我们不仅要向第二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引导他,跟对方分析医疗险的市场,更要想办法搞定这类客户,推其立即行动,从而提高医疗险的成交率。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吊足客户胃口,让其轻松作出最终决定。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也是大部分客户的普遍心理。只有他们越想拥有的产品,才会越想早些购买。所以,我们不妨利用客户的这种心理吊足他们的胃口,给他们制造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氛围。

例如,客户本来已决定购买已有的医疗险品种,但突然又想再对其他产品考察一番再作决定,这时你就可以故弄玄虚地说:“您现在选择的产品其实刚好在最优惠的期间,而且今天是最后一天,过了这个期限就又恢复到原价了。所以,为了您的利益着想,如果您需要,最好还是早点定下来。”像这样嘴上劝客户拿定主意,其实是在促使他不要持观望态度,迅速作决定。

劝客户先买回去试试看或少买一些,辅助对方作决定。

客户有时候之所以会犹豫不决,除了某种客观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主观意识上对产品缺乏信心。这时,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劝说,除了浪费彼此时间还会让对方误以为我们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对方快点签单。

这时,我们不妨对其停止劝说:“这样吧,您不妨先买医疗险中的一个小品种试试看,过几个月如果觉得受益颇多再来继续投保也不迟。”通常,推销员的这种建议会被客户看做是“为顾客着想”,经过一番思考后,反而会让对方加深信任度。

制造假象,根据对方反应上演“欲擒故纵计”。

有的时候,客户持观望态度并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他们本性就属于做事拖拉、优柔寡断型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对其欲擒故纵。

例如,你可以装作顾客盈门,必须立刻离开的样子,匆忙地说:“不好意思,我看您大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考虑,我已经和另一位顾客约好一会儿就要见面,昨晚他就已经通过电话和我预约了医疗险的产品,我必须现在过去和他签单子。等您决定好了我再过来吧!”这样的言辞往往能使客户本不着急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