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和孩子一起成长:斯托夫人教子全集
4350000000007

第7章 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出生环境(6)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其中,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大概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

回到人类世界后,两个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抚养,分别给她们取了名,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刚开始,两个女孩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她们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她们不吃素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点钟,她们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在孤儿院,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女孩能真正转变为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到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卡玛拉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她16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9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是,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幼儿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上的重要性。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克,9个月的婴儿脑重560克,2.5岁到3岁的儿童脑重增至900~1011克,7岁儿童约为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如果在幼儿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三岁多的孩子不会自己进食;四岁多的孩子不会卷起袖口去洗脸洗手;五岁的孩子不懂得打喷嚏时用手掩住嘴鼻;六岁的孩子不会拧干毛巾擦面;孩子缺乏自觉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和习惯;孩子不懂主动和别人交往,不原和别人分享快乐;等等。这无不道出了对孩子的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看父母对孩子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越早开始抓,效果将越显著,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视。

教育建议

“树大自然直”。殊不知扭歪了的树苗是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不仅能让天生拥有某些特质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使原本普通的婴儿成为未来的天才,然而一旦放弃,即使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异于常人的潜质,也将随着家长的忽略和年龄的增长渐渐退化,甚至泯灭。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人,那么就一定要在孩子一出生就对他进行积极、科学的教育。

1.重视早教,树立坚定的信念

所谓的天才儿童,大多不是天生,而是早期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很多天才孩子的成长经历一再证明,无论孩子是否拥有聪明头脑,家长只要能够重视早期教育,树立坚定信念,就有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音乐家、画家、科学家、诗人等,因为遗传不能决定一切,而教育方法却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2.遵循孩子的天性

许多父母都喜欢按照自己所持有的美好期望去塑造孩子,将他打造为最优秀的。但实际上,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经拥有了与生俱来的一些内在性格和潜质,如有的孩子拥有艺术细胞,有的孩子善于和人沟通等。因此,父母培养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孩子内在的性格和潜质,顺应他天生的本质要求,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沿着正确的道路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3.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的教育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对他进行视觉、听觉的训练,培养他视觉、听觉的敏感性及注视能力。满月后,父母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被动体操,以促使其动作发育。4个月左右的孩子喜欢用手玩弄胸前的玩具,可以在3个月时,在孩子的小床上悬挂一些玩具,让孩子能用双手抓到,这样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孩子6~8个月后,可进行翻身、爬行、抓球等训练,促使其发展精细动作。

当孩子满1岁后,他的语言理解能力有较大发展,开始用简单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要求。这时,父母应采用实物和词汇相结合的方法,使他认识事物,鼓励他多讲话,并要求他吐字清楚,用词准确。父母还可以与孩子做简单发音的游戏。在玩耍时注意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帮助他提高发音、理解和表达能力。另外,父母要鼓励孩子用筷子吃饭,多做手工,以培养孩子动作协调和手指做精细动作的能力。

2~3岁是孩子心理发展和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父母应逐渐培养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进食、洗手洗脸、大小便等。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对他进行品德教育。

3岁以后,孩子就可以接受一些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了。父母应在孩子能够理解的前提下,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并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4.不要急功近利

一些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报以较强的功利性,如一味地将孩子认识多少字词、会背多少诗歌、唱多少歌谣、掌握多少种语言等为培养目的。

实际上,早教并不仅仅以帮助孩子发展智力为目的,更主要的应该是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全方位地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从而使孩子拥有更高的情商和技能。

5.耐心研究孩子的成长需要

由于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缺乏了解,一些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孩子一些看似固执的表现十分生气,如孩子莫名其妙的小脾气、不知何故的突然哭泣、没有原因的情绪低落等。这些都是由于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引起的。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会出现不同的敏感期。例如:处于爬行敏感期和学习走路敏感期,此时的孩子通常不喜欢被抱着,总是试图自己去爬,或蹒跚学步,假如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想要体验的东西没有体验到,孩子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这时,父母如果不去耐心研究孩子的成长需要,遏制了这种需求,那么在将来的人生中,孩子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要点回顾

1.一个人的快乐可以传染,悲伤也会传染。作为一个准妈妈,她的情绪不但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对腹中的胎儿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假如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情绪惶恐、极度劳累或者歇斯底里,那么她的孩子也会受到这些情绪的干扰,从而携带上这些情绪因子;而如果准妈妈懂得克制烦恼、忧伤,能够用平静、快乐的心态迎接孩子,则会拥有一个同样积极向上的孩子。

2.孩子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给他提供什么样的营养。许多母亲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出生以前自己健康的重要性。因为怀孕期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大多数母亲便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健康与否对孩子影响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建议,母亲所吃的食物对胎儿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母亲的健康就是胎儿的健康。

3.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母亲爱打扮,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母亲多嘴多舌,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嘴不好,儿子也是如此。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4.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性格、个性、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都与婴幼儿时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婴幼儿时期的发展,除遗传、学习等因素外,生活空间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当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后,就会对家更有一种归属感,建立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健全心理和人格。

5.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缺少了健康无疑都是很不幸的。对于还是婴儿的孩子来说,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就要从喂养开始。母亲的乳汁胜过任何食品,我们要大力呼吁母乳喂养。

6.孩子在什么条件下能体验到幸福呢?毫无疑问是,当他感到家庭非常温暖、父母相亲相爱的时候。固然,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自己的问题,正如每一艘船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浪一样。但不管怎样,为了孩子,父母有责任为家庭带来幸福感。

7.父母自己教育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母亲与孩子近10个月的共生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无比亲密,“母子连心”,这是父亲和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觉察孩子的需要和面临的危险;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母亲不间断的关怀。而一岁半之后,父亲的作用又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独立安全感。工作诚可贵,育儿价更高,父母适当参与育养孩子,是十分必要的。父母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成长。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顾外,尤其还要在心理上关怀,这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

8.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不懂得拒绝,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如果你什么都没给他,那他就会一无所有。积极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孩子就会成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