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既有“领导”关系,又有“同志”关系。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年幼无知,认识可能片面,可能错误。家长了解了,才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否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两三岁起,儿童的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起来。孩子有了自我意识,遇事才能有主见,才不会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所以,父母应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从培养内容来说,父母应让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好听的名字、黑色的头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从培养形式来说,父母可采用各种孩子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或者画自画像等;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孩子的各种“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等等。
3.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不是天生的,父母不能奢望对孩子放开手之后,孩子就一切都能做得很好了。父母应给孩子探索和实验的机会,由简到繁、由小到大,不怕孩子独自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能力。
4.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和做出决定
在遇到与孩子相关的具体问题时,如“休息日是跟妈妈看电影,还是和爸爸去钓鱼”,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自己选择吧!”这样的事看似简单,一旦孩子作出决定,父母就必须使他意识到要对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不要再为去看了电影而失去了钓鱼的机会而埋怨别人。
5.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但是绝不可信马由僵,走向极端。任何事情,物极必反。面对孩子,父母应有一种自控意识,要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在孩子令自己特别生气的情况下,也要暗示自己:“我如果失控,教育就会失败。”
与孩子平等交流
打着尊老的旗号去强迫孩子顺服,这是一种自取其辱的做法。就算大人能够使孩子沉默,但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不满会转化成憎恨和蔑视。父母只有从内心去改变自己,以平等、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孩子,才能顺利地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斯托夫人
在教育维尼芙蕾特时,斯托夫人从不以权威的身份去命令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也不以高她一等的姿态向她提出什么要求,而以朋友般的平等态度对待她。
维尼芙蕾特6岁生日时,斯托夫人打算为她办一个生日晚会。在发请柬的时候,斯托夫人和女儿发生了一次小小的争执。
“你知道伊莎贝尔的地址吗?”斯托夫人问女儿。
“我不想请她参加。”孩子满不在乎地说。
“为什么?她是你最好的朋友啊?”
“不,她不是。”
“你怎么这样说呢?这个不大好。”斯托夫人有点责备地说。
“我不管,我就是不请她”维尼芙蕾特有点不耐烦了。
见女儿这种态度,斯托夫人有点生气地说:“如果你不乐意,那就别搞生日晚会了。”
“不搞就不搞。”说完,维尼芙蕾特也生气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斯托夫人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也许错了,心想:“伊莎贝尔是女儿最好的朋友,她这个态度后面一定有原因。我没弄清青红皂白,就埋怨孩子,语气和态度多么不当。”
过了一会儿,斯托夫人等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就走进了女儿的房间。
“怎么,你们吵架了?”斯托夫人关切地问女儿。
“嗯,她总乱动我的东西,上次来的时候把我的小提琴琴弦弄断了。”
“她那样做让你不高兴,是吗?”
“是的,我和她讲了很多次了,可她还是老样子,我很不喜欢她这样。她每次来都要去弄小提琴,真讨厌。”
“那么,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让她动你的小提琴?”
“我可以把琴盒锁起来放到你的卧室去,那样就谁也动不了了。”
“这个主意不错,要是这样,还请不请伊莎贝尔?”斯托夫人看着女儿,试探性地问她。
“我想可以请。”维尼芙蕾特的脸色终于舒展了许多。
教育启示
由于斯托夫人改变了对女儿说话的口气,把她当朋友来与她平等交谈,才使女儿敞开了心扉,把自己心中的不快说了出来,并让她自己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挽回了生日晚会被取消的不良后果。所以,要想孩子能够完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做父母的一定要首先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她。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了解孩子,并不失时机地帮助他。
延伸阅读
4岁的小良在一所学校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全部采用美国模式,里面有一些强调家庭成员平等的内容。
一天,小良突然找到妈妈说:“刘女士,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你可以叫我的名字,我也可以叫你的名字。”没等妈妈回过神来,小良就已经跑到爸爸那里宣布他的平等概念了。
就这样,小良以后在家里就直呼父母的名字,渐渐地夫妻俩也就习惯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良居然还要求分担家务,说自己是家里的一员,大家都要义务分担家务,每天他都会把地板打扫一遍,有时候还会和妈妈一起刷刷碗。
抛开了“传统的家长标准”,爸爸妈妈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儿子说的话也挺有道理,再加上他近段时间的表现着实是进步了,于是夫妻俩也就很乐意儿子直呼自己的名字。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父母是孩子眼中的“权威”,父母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命令,只有听父母的话才是好孩子。但是,在融洽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和父母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平等,更是实质上的平等。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和谐家庭,和谐家庭最核心的就是家庭成员的平等。父母必须给孩子充分享受家庭平等的权利。这可能会挑战父母的一些传统,如孩子可以直呼自己的名字,这对大多数中国的父母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在西方的教育中,这恰恰是平等的一种体现。我们不主张克隆这种模式,但是父母不妨尝试着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教育建议
俗话说:“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最重要是要与孩子平等交流。那么,父母如何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呢?
1.在人格上与孩子真正平等
在人格上与孩子真正平等,这是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这里的“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家长放下长辈的架子,不要对孩子动辄发号施令;二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言听计从、千依百顺。前者没有尊重孩子的性格,忽视了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后者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和任性的性格。
2.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按照自己的意图为孩子设计人生,也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早早地便让孩子参加很多课外学习班,学钢琴、学电脑、练游泳、学奥数……给孩子增加了很多的负担,把孩子变成了笼中的小鸟,变成了自己意志的执行者,无形中剥夺了作为发展主体的孩子的自主权。父母为孩子规划人生本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父母的动机多是为了望子成龙,父母的功利目的加上虚荣心,往往扭曲了为孩子着想的真意,也由此引发了家庭教育的矛盾。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长,“爱孩子不是过多地干涉孩子,适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锻炼他们的能力,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3.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添加剂。父母要专心听孩子的意见和看法,理解他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听音乐会,一起参观绘画艺术展,一起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一起看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一起评论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4.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交谈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父母诉说高兴的事,父母应该表示共鸣。例如: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父母可以称赞说“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当孩子诉说父母不感兴趣的话题,父母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自己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等等。
5.让孩子发表意见
不能永远只是父母说孩子听,不管孩子对父母讲什么,父母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给他说话的机会,一定不要在孩子没有说完他的话时,就对孩子发脾气。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父母不妨也让孩子参与,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都应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此,他也会尊重长辈。
6.避免对孩子使用命令的口气
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尽量避免用“我警告你……”“你马上给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等具有威胁、命令、责备、拒绝等用语。如果父母控制不住自己说出一句话,就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父母很生气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去和孩子进行交谈,因为人生气的时候是会失去理智的,父母不要让不理智的情绪控制住自己的语言。
7.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玩的时候,父母可以蹲下身子,甚至趴着和他一起玩耍;孩子进步的时候,应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不开心的时候,要真心聆听他们的烦恼,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父母不妨遵循“父母=朋友+老师”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孩子能把父母当成知己和一面镜子,亲子间的关系就会融洽一些,相互间的交流也更有效。
8.平等不等于纵容
平等不等于纵容,提倡家庭民主也不能忽视长幼有序。我们提倡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平等的相处,尊重和赏识孩子,这种态度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平等常常被扭曲,有些家长过分地呵护孩子,即使经济条件有限也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欲望,使孩子在溺爱中长大却不懂感恩和奉献,父母的良苦用心大多成了助长孩子惰性的毒药。因此,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学会设立“家长底线”,不能总是跟着孩子的要求走,也要适当学会拒绝,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任何要求我都能依你的,我也是有原则的。”孩子的任性、讨价还价或是无理取闹,都不能成为溺爱孩子的借口,家庭教育的平等也应该是相互的。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孩子只有认为父母信任他,才会完全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顺利地和孩子进行交流,也更容易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斯托夫人
有一次,斯托夫人的好友伊丽贝莎告诉斯托夫人,她在儿子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烟斗,她很担心自己11岁的儿子染上了不良习惯。她向斯托夫夫叙述了那天发生的事。
“这是什么?”伊丽贝莎拿着那只烟斗走到儿子面前问道,口气非常严厉,似乎不需要听儿子解释就进一步盘问和训斥。
“这是一个烟斗。”儿子满不在乎地说。
“从哪儿来的?”
“捡来的。”
“在哪儿捡的?”伊丽贝莎不相信进一步追问。
“就在门外的路上,今天早上我一出门就发现了它。”
“你别跟我耍花招,老实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跟那些坏孩子学会抽烟了?”伊丽贝莎用极不信任自己的儿子。
“不是,我才不抽烟呢。”
“是吗?你怎么证明让我相信你说的话?”
儿子终于生气了,大声嚷嚷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经说了没有!”儿子说完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砰的一关。
儿子这样的反应让伊丽贝莎非常恼火,自己完全是为了儿子好,可儿子却不领情。
出现这样的结果,斯托夫人告诉伊丽贝莎是她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没有表达出她对儿子的关心,而只是表现出了愤怒和对儿子的不信任,儿子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恼怒。
听了斯托夫人的看法,伊丽贝莎决定认真考虑这件事,反思自己的态度。后来,她意识到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怀疑的态度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她决定找儿子好好谈一谈。
第二天,儿子放学一回来,伊丽贝莎就热情地对儿子说:“我们谈一谈好吗?”
“谈什么?”儿子很冷淡地说。
由于事先有心理准备,因此伊丽贝莎仍然保持镇定。
“我想,昨天妈妈因为怀疑你学会了抽烟而向你发火,你一定认为我根本不关心你,而只会挑你的毛病,是吗?”
这话正好说到了孩子的伤心处。儿子顿时委屈地哭了起来,抽泣地说:“是的,你那样的态度,让我觉得我只是你的一个负担,你并不是真正地关心我。”
“你这么说有你的道理,昨天我的态度是不好,那个时候妈妈仿佛看到你和一些坏朋友混在一起,还看到了你在抽烟,因为太担心你变坏,所以一时失去了理智,是妈妈不对。不过,你一定要知道妈妈是爱你的。”
这时,儿子的情绪缓和下来了。
伊丽贝莎继续说:“昨天,妈妈不该没弄清楚情况就胡乱向你发那么大的火,我真的很抱歉。”
“没什么,妈妈,那只烟斗确实是我在外面捡的,你应该相信我。”
“儿子,我相信你。你能不能给妈妈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开始,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谈话的结果令伊丽贝莎很满意,因为建立在信任与爱的基础上的气氛使母子间的关系有了根本的好转。这次谈话的最大收获是使儿子明白了母亲的询问是出于对他的关心,而不是故意侵犯他的权利。伊丽贝莎认识到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母子之间有了相互的信任,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育启示
出于望子成龙的深切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很偏激,这种态度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冷漠的感觉。在父母发怒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对他充满了敌意,感觉不到一点温情,进而觉得父母不喜欢他了,或者在父母心中只是一个包袱,于是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化了。
我们都知道,大人之间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建立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关系,何况是孩子呢?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信任。一旦父母与孩子之间能相互信任,即使孩子真的有了什么不良习惯,经过父母的提醒和指导,孩子也可以很容易地改正。
只有给孩子信任,才能使他们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好第一步。作为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必须首先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这是教育的前提条件。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的才华,相信孩子的品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