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43441900000004

第4章 迟脉

一、体象歌

【原文】

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①。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迟脉的性质及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一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古代用以度量脉搏的次数。

【白话解】

迟脉一般属于阴证,脉象的频率比正常脉搏的一息四至要低,脉搏的起落极为缓慢,在一呼一吸之间仅有三次。

【解析】

迟,有缓慢之意。迟脉是指脉率较慢,脉频率低于正常,至数在41~59次/分之间的、脉率基本规整的脉象。

在正常人群中某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体质健壮的青壮年人可见到迟脉,是健康的表示。在病理条件下,迟脉多见于寒证。人身气血之所以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和推动。而寒性凝滞,一旦阴寒之邪侵入经脉,阻遏阳气,可致气血凝滞而行缓;或阳气虚衰,推动无力,致血运不畅而迟缓。故《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难经·九难》说:“迟则为寒。”

李中梓的解释是:“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脉以一息四至为平,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也。阴性多滞,故阴寒之症,脉必见迟也。”

二、主病歌

【原文】

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①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②痛牵阴。

【提要】

本段主要通过寸、关、尺三部之迟论述迟脉的主病。

【注释】

①症:症积,腹内肿块,固定不移,属血分病变。

②疝:病名,包括多种病证。此应指生殖器、睾丸、阴囊的部分病证。

【白话解】

迟脉的出现,一般见于五脏的病变,其病的性质多属寒证。寸脉迟多是寒邪结聚在上焦部位,血行凝滞故心胸疼痛;关脉迟是寒邪凝滞于中焦,出现症积、筋挛等症;尺脉迟属肾阳虚命门火衰,故小便与大便失禁,或腰足重痛,或疝痛牵引阴部。

【解析】

迟脉的临床意义随其性质不同而不同。生理性迟脉是健康的表示,而病理性迟脉多见于寒证与虚证。寒主凝滞,可致血行迟缓。迟脉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或阴寒内盛之证。寸主上焦,五脏中心肺位于上焦,寒邪中肺或心阳虚寒凝胸中,可见胸闷心痛,甚则绞痛,面色发灰,冷汗淋漓等,所以迟脉如果发生于各种心脏病变时,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迟脉,多表示预后严重。如果寒邪直中于中焦或脾阳虚阴寒内生,可致气机不畅,血行阻痹不通,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腹部肿块症积结聚,寒性收引故筋脉挛急;肾阳虚命门火衰,温煦气化失常,故小便遗溺,大便水泻,甚则失禁,阳虚阴盛或腰足重痛,或睾丸疝痛牵引阴部。

三、兼脉歌

【原文】

有力积冷①,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②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提要】

本段主要论述迟脉有力无力及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所主病证的意义。

【注释】

①积冷:寒冷邪气积于体内病理状态的简称。

②涩:指涩脉,脉搏往来应指不流利的一种脉象。

【白话解】

脉迟而有力主实寒积滞,迟而无力为虚寒之象。如果是脉迟而浮多主表寒证,脉迟而沉多主里寒证。脉迟而不流畅,为寒凝血少;脉迟而缓慢,主湿滞寒凝;脉迟而应指圆滑,主胃脘胀满;脉迟而微弱无力,若有若无,则为危重难安之象。

【解析】

迟脉主寒证,但迟脉又有虚、实、表、里之分。如因寒冷邪气积聚于体内,脉必迟而有力;如因脏腑阳气不足,推动血行无力,脉必迟而无力。寒邪在表,与卫阳交争,故迟而兼浮;寒邪在里,阳气被遏,故迟而兼沉。迟脉又常与涩、缓、滑、微同见,如迟而兼涩,主寒邪凝滞血瘀行少;迟而兼缓,主寒湿内停;迟而兼滑,主痰食积滞,胃脘胀满;脉迟而见微象,往往是气血虚衰或阳衰已极之征。

值得注意的是,迟脉不仅见于寒证,也可见于热证。

如邪热结聚,阻滞经隧,此时脉搏应指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实热证,《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迟脉不可一概以寒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