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4328400000015

第15章 红衣女郎

秀场

灯光聚焦到魔术师的助手身上——那是一个身穿白色紧身衣的女子,聚光灯下,她艳光四射。魔术师“伟大的汤姆森”(TheGreatTomson)宣布,他要把这位美人身上的白衣变为红色!在座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往前探,紧紧盯着这个女人,似乎要把她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视网膜上。

汤姆森拍了拍手,灯光暗了下去,下一个瞬间,红光亮了起来,先前的白衣女郎现在是一身红色,流光溢彩。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观众们没想到,魔术师只是变换了一下聚光灯的颜色而已。魔术师开心地瞧着这一切,对自己的这个小玩笑非常满意。是的,他承认这只是个拙劣的小把戏——他调皮地解释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类小把戏。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把女助手的衣服变成了红色的——当然同时也把她整个人变成了红色。

汤姆森请大家原谅他开的小玩笑,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美丽的女助手身上,因为他将为大家表演下一个小把戏。汤姆森拍了拍手,灯光再次短暂地一暗,紧接着整个舞台上亮起了耀眼的白光……等一下,女助手的衣服确实是红色的!“伟大的汤姆森”的确把女助手的衣服变成了红色。

揭秘

当汤普森介绍女助手时,她身上那件白色紧身衣自然而然地诱导观众做出这样的假设:在它下面不可能藏有任何东西——当然也不会藏有另外一件衣服。这个假设看似有道理,却是错误的。这位魅力十足的紧身衣女郎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正是汤普森所希望的。观众越是盯着她看,就越不会注意到藏在地板下的机关,而且他们的视网膜神经元也就越来越适应当时的光线强度和所感受到的色彩。

在汤普森打开红色聚光灯给大家开了那个“小玩笑”之后,每个观众的视觉系统其实都经历了一个“神经耐受”(neuraladaptation)过程。这个过程是指,神经系统对一个恒定持续刺激的应答能力(由被激活的相关神经元的比例来衡量),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就好像神经元会主动忽略那些持续恒定的刺激,以保持它们对变化信号的反应能力。持续恒定的刺激被撤除后,耐受的神经元会产生一个应答反弹,这就是所谓的后放电(afterdischarge)。

在这个魔术表演中,使视觉系统耐受的恒定刺激就是将衣服映红的红光。汤普森知道灯光暗下去后,观众视网膜神经元会有瞬时的反弹放电,他们看到的依然会是一个女人轮廓的红色余像。也就是在这一刹那,一个隐藏在舞台地板上的活门打开,女助手身上的白色紧身衣被迅速剥离并收到小门内——她身上的白色紧身衣只是靠尼龙搭扣轻轻粘在身上,并且和一根从小门里伸出的透明缆绳相连。接着灯光再次亮起,人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了。

在这个魔术表演中还有另外两个要素。首先,紧身衣被剥脱前舞台上的光线很强。当强光突然暗下去的时候,观众就看不见缆绳的迅速移动以及白色衣服被剥脱并隐藏的过程。这跟我们从阳光直射下的大街突然转进一家昏暗的商店时,会暂时什么也看不清是一个道理。其次,汤普森是在观众都以为表演已经结束时才开始真正的表演。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这使他获得了很大的优势。观众们没有在最关键的时刻去寻找他表演中的破绽,此刻他们稍稍忽略了对细节的审视。

原理拓展这个魔术中涉及一个神经耐受的概念。神经系统的耐受性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自己在这个特征上和其他人之间有什么差别。比如有些人可以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二十四小时,不歇气地玩网络游戏;而另外一些人看了三十分钟的屏幕,就感到头昏眼花了。

人与人之间的精力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遗传的,或者客观一点讲,这是先天塑造好了的。就像买到了一只手机,其中的处理器是被没定好的,无法更改。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这个问题更为关键。不妨继续用手机来作比喻:也许每个人都有经验,那就是性能最强大的手机,往往速度也是最慢的,因为制造商为了配合那个处理器的速度,而加载了各种强悍的功能(虽然这些功能对于打电话没有任何用处);而那些只能用来打电话的低端手机,却让许多人见识了什么才是手机应该有的速度。因此,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分心力用在做好一件事情上,其成就要比一个有十分心力的人去做一百件事情不知道要大多少。

有较强的神经系统耐受性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需要知道,神经耐受性的强弱都是相对的,再强的耐受性也仍旧是有其限度的,如果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而盲目自信,不客观冷静地对待自己的疲劳感和承受能力,而不断增加工作强度,虽然暂时不一定有何异常,但长久以往,会让自己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到最后就会被压垮掉。实际上,以你的素质,如果能够妥善安排和计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那么不但做事的效率会更高,而且还能让你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而那种用尽自己的心理能量,然后再通过休息来补充的做法,并非真正适合心理和生理健康。

此外,过分追求刺激感,去从事一些旁人不敢做甚至不能做到的事情,做无谓的冒险,也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无端增加自己失败的几率。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被水淹死的通常都是会游泳的人,那些害怕水的人,看到水就会远远避开。因此要善用自己的神经耐受性,以免被自己的长处所伤害。

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但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休息,看来,休息也正成为一门“科学”。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惫,变得不会休息,工作中却又发挥不出充沛的活力,这是为什么呢?一个70岁的人总共也只有2.5万个日夜,其中睡眠用掉8000天,吃饭用掉1500天,1000天花在路上(一个人一年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500多个小时,相当于一个假期的时间),9000天都在工作和学习,而在40年的工作中能够得到的休假只有区区960天。由于工作、生活单调和缺少变化,人们的精神压力较大,人们需要安宁和平静。心理学家建议在强大的压力之后有一个彻底的平静,这就是神经、肌肉的放松,进而增添新的活力。生活重要的是丰富多彩。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日本人就建议人们,要想幸福,每7年就要对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做些改变。生活必须有新鲜感。有些人从艺术中获取灵感,有些人则从与人的交往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