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4328000000006

第6章 择业:定下你的人生Key(6)

那次谈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契机,使得我一直努力为自己寻找“35岁真成了特老的骨灰级教师以后”的出路,也引导着我逐步从教英语转向商务英语,进而转向求职辅导这个越老越值钱的行当。所以现在,我把这个问题提给削尖脑袋要进入大外企的年轻人们:你如何未雨绸缪地为自己规划40岁以后的职场路?你是否会对自己的“外企、国企”之选多一层考量?

国企,这个中国社会特有的名词被更多地被赋予了负面含义:人浮于事、工作拖沓、裙带关系,等等。正因如此,很多年轻人在被父母安排进国企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丝隐忧,担心自己一辈子只有一次的青春在人浮于事中灰飞烟灭,等到肚腩凸起华发早生的时候才翻然有悔……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个职场上被问馊了的问题:“你到底要什么?!你要年少气盛地去外企拼,40岁离开也无怨无悔;还是年少老成地进国企磨,25岁荷尔蒙消耗不掉回家自行解决也绝不抱怨?

最后要说的是,新型国企的魅力其实也势不可当:一汽集团、中国联通等这些大型国企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能够在获得丰厚个人回报的同时为民族工业的崛起贡献力量,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所以,在回答”外企OR国企“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扪心自问:我到底要什么?

四、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大企业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切都有秩序,有章可循,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人(或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你很适合先到大企业去。另外,大企业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能帮助新进职场的人开拓视野,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大企业的工作背景往往是一块金字招牌,它可以使你以后找工作的道路平坦许多。

但是,对于一些上进心特别强、特别需要”话语权“的人,在这样的地方就会觉得非常压抑,手脚被束缚。而且,大企业里人才济济,即使你非常聪明刻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出人头地。进了大公司,往往要”熬“上几年才可能有被提升的机会,而且要”熬“得有质量。

相比之下,小企业当中可能会一个萝卜三个坑,前台秘书有可能兼职担任公司的人事助理,如果你有能力,一夜之间就会被老板发现。我记得我刚开始在一个机构做移民咨询的时候,虽然职位是律师助理工作,但其实什么事都干:跑使馆、解答客户提问、给客户做英语培训等。如果你同时做很多工作,你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擅长英语教学这个特点,就是我在这里”客串“英语培训师时被发现的。所以说,在小企业弹性更大,你的发展可能会有跳跃性。当然,在小企业工作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小企业不够稳定,周围可供你学习的优秀人才不够多,小企业的工作背景在跳槽时分量不够……

所以很多人选择先到大企业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到小企业一展抱负。

五、白衣飘飘的年代:你该创业吗

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地想创业,他们希望跟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步伐,走上英雄之路。但是,正如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所说,大学生最好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

创业通常适合这些人:一开始就在创业公司工作,熟悉了创业过程和关键点的人;长期在核心技术性岗位上工作,技术非常好,也有人脉资源和创意的人;家族中有创业背景,所从事行业有便利条件的人;无论如何要试一把,不怕失败的人。刚一毕业就创业的失败者很多,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点子不好,而是因为欠缺经验,没有团队,缺乏执行力——归根到底,积淀比点子更重要。

当然,会有人问:为什么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都是大学毕业甚至肄业就创业成功呢?其实,他们在创业的时候就已经有团队、有经验、有执行力了。比尔·盖茨在高中时就创立了赢利的Traf-O-Data公司。而且,他是和保罗·艾伦一块儿创业的。而马克·扎克伯格在中学时已经开发出让微软和美国在线愿意以几百万美元收购的音乐播放器,在大学期间更是研发过多款与社交相关的网络产品,这些积淀对其日后打造Facebook至关重要。他的创业团队成员是四位优秀的哈佛学生。所以,除非你有以上两位这样的团队、执行力和经验,否则最好不要一毕业就去创业。

有人说,年轻人可以先就业,再创业。这个说法是值得参考的。不过,我们也看到很多大公司里做了三五年的优秀员工,进入的时候是抱着先充电后创业的想法,但是慢慢地拿到了优厚的待遇获得提升,便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他们学到了细分岗位的知识才能,但也成为一个庞大机器里的螺丝钉,失去了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所以,如果你真的很确定你要创业,为了确保你能学到初期创业的必要知识,尽量参加较小的公司(少于100人),这样就不会成为一颗螺丝钉。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未来又想创业,也许你不该去大公司,而该去有巨大潜力的创业公司,因为你会熟悉创业的过程和关键点。

此外,技术性岗位上技术非常好的人,也可能会接到别人的主动邀请,协同创业。

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表明:90%的白领有创业的想法。同时,数据也表明:超过99%的白领创业都停留在口头阶段而没有付诸实施,这也成了这些白领午夜欷歔觉得人生颇有遗憾的地方。

由于我经历了国企、外企、私企和自主创业这四个全套流程,所以特别想跟大家分享创业的一点体会。当然,我也没有从创业中挣到大钱,所以绝对不是晒成功,仅仅是晒经验,希望让大家有各自的顿悟而已。

当我还在体育用品公司工作的时候,我做了人生的第一个”业余“生意:在老家开了一家康威体育专卖店,我出钱出力由父母打理。由于有体育行业的经验,从店铺选址到装潢再到店员培训方面,我都做得比较轻松而且跟当地同行的平均水平相比显得非常专业。此外,我能拿到别的店铺根本拿不到的某些特殊产品和特殊宣传品(比如从公司里顺手”偷“的宣传画)。这家店铺在我老家那个小地方很快就小有名气,也得以连续赢利了13年,直到去年才因父母迁居北京转让他人。这个创业的经历告诉我:如果你想创业,加入那种有”资源“的公司会更好。比如说,进了化妆品公司的话,你就会拥有化妆品生产与销售渠道资源,完全可以考虑在网络上做个化妆品电商;相反,如果你进了一家医院工作,你自己开办医院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我的第二个生意完全是业余行为,它存活了4个月就悲剧夭折了,它是一家悲摧的美容院……当时的我由于对美容感兴趣,而且武断地认为美容院属于暴利行业,于是便极度武断地自己开了一家店。仅过了4个月,在每月的巨亏面前,我果断地转让给了下一个经营者(我对不起她啊……)这个案例让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一句话:做熟,不做生……对于”生“的行业,无论它看上去是多么诱人的玫瑰,你都要警惕那玫瑰下的刺和玫瑰根子下的狗屎……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是我现在全职、全力以赴在做的教育咨询。在决定做这个企业的时候,我和王萌(合伙人)受到了李开复先生一句话的影响:顺势、聚焦、关爱客户。顺势,指的是教育行业符合市场大势;聚焦,指的是在这个大市场里,我聚焦在为15-25岁的年轻人提供英语、留学和职位规划三位一体的服务;关爱客户,指的是这个领域最需要的是对客户100%的责任心。

从工作强度上来讲,创业肯定比做白领工作时间更长;从金钱收入看,到目前为止,创业初期很多人都要活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里。不过,从人生体验上看,创业带给你的风景和感悟是完全不同于打工的。此外,退一步来讲,即便年轻人创业失败了,你所收获的”成长财富“也可能超过打工数年。我见过几个创业失败的年轻人,后来重新做起了职业白领之后,发展神速,因为他们更能从公司层面上思考问题,更加体谅老板。

最后,给大家的创业建议是:有想法就去做,如果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看准金字塔

还是请大家先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吴文定

工作第1年:某冶金行业国企,打杂秘书,月薪1200元。

工作第2-3年:法国某中型洗涤用品公司,市场秘书,月薪2300元。

工作第4-6年:德国某洗涤用品巨头,品牌经理助理,月薪6500元。

工作第7-10年:德国某洗涤用品公司(同上),品牌经理,月薪15000-30000元。

现在:中国某民营洗涤用品公司,高级品牌经理,年薪70万(年终奖金另计)。

张焕

工作第1年:东方航空公司,票务管理工作,月薪2000元。

工作第2-5年:朋友的机票票务公司,副总,月薪8000元(后公司倒闭)。

工作第4年:收到联邦快递的加盟邀请(月薪7000元),但是被张焕拒绝(原因是在读MBA期间对房地产企业发生了兴趣)。

工作第6年:合生房地产公司,办公室主任,月薪5000元(后因受不了办公室工作的琐碎离职)。

工作第7-8年:某管理咨询公司,兼职一些小的项目,月薪平均3000元(同时在读某高校EMBA周末班课程)。

未来:必将长期任职于小的管理咨询公司。因为,想加入大的咨询公司没有人要(大咨询公司要么选择”一张白纸“的新人来培养,要么挖一些有某行业长期经验的老手);想做CEO没人要(没有足够长的行业经验);想从头做起也没有人要(没有年轻的优势)。

第一个案例中的吴文定是我大学的师妹,她事业如此成功令我羡慕嫉妒,我简直不想在电话簿上看到她的名字,因为一看到就要重温一番嫉妒的滋味……很多读者可能会问,吴文定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否由于她是名校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才生?是否由于她天赋异禀,极其擅长品牌运作?答案都不是,她所有的品牌推广知识都是在工作中点滴积累起来的。

对比吴文定和张焕的职业发展道路,我们总结出职业发展道路的三个原则,请看下文。

一、别离开行业”金字塔“

吴文定的成功,首先来自她的行业经验积累。如下图所示,她虽然换了5份工作,但是从第2份工作开始,全部都是在同一个行业里发展,而且经历了从中型到巨头公司的上升阶段。这样一来,她10年以来的行业选择就构成了这样一座”金字塔“:

如果你要跳槽,尽量别离开行业”金字塔“。

二、别离开职位”金字塔“

吴文定的成功,更是因为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职位”金字塔“。每一个职业都好像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底部面积最大,所以只能用泥做,工资自然不高;中部面积缩小了,所以用砖来做,工资达到中游;而到了令万众仰慕的顶部,则是由金子砌成的,工资自然就是金领收入。

我们用图表来表示一下吴文定的职位”金字塔“:

与吴文定的成功相比,前文中提到的张焕则遭遇了职业发展的寒流。他和我谈论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时候,是一个最热的夏天,在一个最热的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可是我听完他的介绍,看着30岁还没有确定人生发展方向的他,感到了深深的寒意。

我们用图表回顾一下张焕的职业发展道路:

行业:

职位:

看到这幅图,读者诸君可能已经在为张焕扼腕叹息了。他曾经多么幸运,从航空公司到票务公司一帆风顺,年仅26岁就担任了副总经理的职位;然后又被大名鼎鼎的联邦快递看中,虽然薪水并不太理想却给他提供了爬上”物流金塔“的通道。从来没有加入过大型公司的他恰恰应该到联邦快递这样的大公司去开阔一下眼界,了解一下尖端的物流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在3到5年之内他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物流高级人才,手中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源,何愁没有更好的职位向他伸出橄榄枝?世界一流的物流公司,正看着中国这个大市场蠢蠢欲动,只要政府放开政策,立刻会招兵买马大干一番的!

张焕的职业发展之路,没有沿着同一座”金字塔“直线向上,而是更换了3座”金字塔“:物流、房地产、管理咨询。这3座”金字塔“,无一例外都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对张焕构成了致命的诱惑,诱使他干一行想着另一行。就像一个已婚男人昼夜思念着外遇,然后一狠心来到外遇身边,却发现仍然不是自己所爱的,然后又更换另一个外遇……

当你在”金字塔“最底层时,你可能看不到天空,看不到希望,只看到了压在你头上的密密麻麻的石阶和无数挡在你前面的人的脚后跟!所以,很多很多的人,就像张焕一样,浅尝辄止,这塔望着那塔高,到了那塔把脚翘,把时间全部浪费在”金字塔“底部的徘徊上。其实张焕所接触到的3个行业都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只要他勤勤恳恳,一心一意,在一个行业一干就是七八年,甚至10年,以他能考上南开大学的智慧和才干,他必然已经在某个公司里占据了要职,挣着高薪,得到下属员工的尊重和老板的器重!

当我和张焕在必胜客吃”饼“长谈的时候,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张焕不假思索地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的兴趣特别广泛,我对各行各业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有所发展有所钻研!”30岁的张焕,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致命的弱点:他自诩的“兴趣广泛”这个优点,恰恰是他职业发展当中要命的弱点。张焕的所谓“兴趣广泛”,实际上还有一层含义:暗示别人自己才能广泛,在别人的行业里俺也不含糊、也有一套!有这样心理的人,总担心自己的才能在这个行业不能得到施展,所以一定要换几个行业多尝试一下,以免埋没了自己的才干,所以他们频繁换工作,辗转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职业以验证自己广泛的“兴趣兼才干”!这种验证,可以发生在大学毕业后的一两年之内,正如我们不谈上几次恋爱(或者暗恋)就很难下决心跟着一个人过一辈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权利有时间到不同的岗位上体验,看看它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但是这个验证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你左顾右盼到30岁还没有决定上哪座塔,恐怕就像40岁还在左挑右选哪个女人能给自己生出最优质的儿子一样的老男人,注定要晚婚晚育“大器晚成”了。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超过3年之后再换行业,基本上,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而35岁以后靠的是积累,包括人脉、经验、口碑、客户……如果更换行业,说明你过去3年的积累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