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小心地推开门,那位总裁微微地向他一笑,说:“你还记得我吗?”他看着这个只有四十岁开外的荷兰裔人,摇了摇头。总裁从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汇票,上面夹着的名片异常眼熟,原来那是一张很早以前逸臣律师的名片。他实在想不起这里面的故事了。
“那是在十年前,我到移民局……”总裁慢慢地说道,“在那里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就要关门下班了。可是我却没有足够的钱办我的工卡,因为我不知道它的申请费涨了五元钱。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找遍全身,也没有找到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我真不知道我会怎样,这时,是你从身后递给了我五元钱,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于是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
付出不一定都是为了得到回报,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美德,说不准哪一天在我们也需要援助的时候,这个幸运转盘就恰好轮到了我们这里。那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得到帮助的喜悦了。逸臣似乎也想起有这么回事了,但是他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去,可是我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是这五元钱让我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便把它寄出去……”
不能随便寄那五元钱,是因为那不仅仅是五元钱,那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杠杆,是他人遭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为弟弟买个奇迹
文/佚名
屋子里一再传出婴儿的啼哭声,还夹杂着一股药味。朱莉亚看着婴儿床里的弟弟迈克,也着急地流下了眼泪。她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但是她很难过。
迈克生病了,并且病得很重,这是爸爸妈妈告诉朱莉亚的。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就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扯起他的小手,迈克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里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六岁,但她知道,大人们压低声音说话,就是在讨论重大的事情。朱莉亚认真地听了起来。
“奇迹,奇迹是什么?”朱莉亚感到疑惑,“他们为什么不去弄一个来呢?”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惟一的一块钱硬币,她要去给弟弟买个“奇迹”。朱莉亚跑进街对面的超市,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给收银员。收银员看到这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儿,便弯下腰微笑着问道:“小姑娘,你要买什么?”“我要买个奇迹。”“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嗯,我弟弟迈克病得很重,我要给他买个奇迹。”
收银员不解地摇摇头,她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女孩儿?我们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位老先生走过来和蔼地问道:“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动手术。”
这位老先生弯下身,拉起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啊?”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一起去看看你弟弟吧,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面对人生的苦难,谁都渴望奇迹发生,但问题往往是这样的,我们在苦苦的等待中它却总是不来。但当我们一推门,它却早就等在那里了。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老先生交谈着什么。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就会寄过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收到了大夫的来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写着:“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儿的一颗爱心。”
盲妇在为他领路
文/佚名
蒙德恩夫人一个人住在一个边远的小镇上,她是个年迈的盲人,但她很少依赖他人。她每日黄昏都要独自外出去散步,在小镇的周围锻炼身体并呼吸新鲜空气。她的那根手杖就是她的眼睛,通过手杖不断地触摸四周物体,日子久了她便对附近的地理位置了如指掌,因此从未迷过路。
有一天,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她又像往常那样一个人走在美丽的夕阳下。走了一段路以后,她发现和平日不一样了,她的手杖再也触不到那些熟悉的小树了。原来有人砍倒了长在她散步必经的某条小路旁边的一些松树,这下她可碰到麻烦了。
她开始慢慢地向前摸索着。“水?!”她停住了脚步,“我迷路了吗?很可能是。可我现在到了哪里了呢?我很可能是站在一座桥上,这水的声音应该是从桥下的河里发出来的。”蒙德恩夫人这时才想起曾有人告诉过她,在这个小镇上有一条不小的河,但是离镇上很远。“我怎么会走到这里来了呢?现在关键是我如何才能从这儿回到我的小屋去。”蒙德恩夫人心想。
她在那里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突然,她听到旁边有一位男子在对她说话:“这位太太您好!请问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吗?”
“您心地可真好!”蒙德恩夫人微笑着说,“好呀,那我就不客气了。可能是有人把我每天傍晚散步所走过的路上的一些树伐倒了,我迷路了。要不是这么幸运地碰见您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那就帮我回家吧,好吗?”
“好的,没问题,”那男子答道,“您住在哪儿?”
蒙德恩夫人把地址告诉了这名男子,于是他们一起上路了。蒙德恩夫人终于回到了她的小屋,她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老人邀这名男子进来坐坐,并请他喝咖啡。
“夫人,你不应该谢我,”他感激地答道,“我谢您才对啊!”
“谢我?”蒙德恩夫人十分惊讶,“这又是为什么呢?”
“嗯……”这名男子平静地答道,“是这样的,在遇到您之前,我已经在那黑暗的桥边站了很久很久了。因为我想跳到河里把自己淹死,可是就在我下定决心要跳下去的时候,您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在了我的身后……”
不要被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吓倒,也不要沉浸在悲苦中不能自拔,其实最不幸的人根本就不是自己,只是我们把它放大了而已。想想他人的苦难也许我们就会醒悟过来。
把木梳卖给和尚
文/佚名
有一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决定高薪招聘一位营销主管。很多人听到了这一消息,都纷纷前来报名。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还是让我们做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吧。”招聘人员接着说:“其实也不是很难,就是想办法把这些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说着拿起身边的木梳给大家看。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并感觉可笑,甚至还有人发起怒来。诚然,出家人个个都是光头,谁还用得着木梳呀!这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应聘者接二连三地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3个应聘者。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3个应聘者交代:“以十日为限,到时请你们无论是否卖出去,都要回来与我见面。”
10日后,他们3个人如期而至。
负责人问第一个人:“你卖出了多少把?”他回答道:“一把。”
“你是怎么卖的?”这个人讲述了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在使劲挠着自己的头皮。他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就买下了一把。
负责人听了不置可否,又问第二个人:“你卖出了多少把?”第二个人回答说:“十把。”“你是怎么卖的?”这个人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了寺院的住持和尚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们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买下十把木梳,分别放在十个香案前。
负责人又问第三个人:“你卖出了多少把?”第三个人答道:“一千把。”负责人吃了一惊,问:“你是怎么卖的?”这个人说他来到一个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香火极旺的古刹。他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以先刻上你的字迹,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听后大喜,随即买下了一千把木梳,并请他一起参与赠送“积善梳”的仪式。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就更多了,香火也越来越旺。后来住持还特意请求他帮忙进一批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赠给各种类型的香客。
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事物新的突破点。
1加1大于2
文/佚名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在二战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住着一对父子,这位犹太父亲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仍然还拥有财富,它就是我们的智慧,你要记住,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它应该是大于2的。”不久,纳粹在奥斯维辛放了大量的毒气,536724人不幸地死去了,但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1946年,这对父子在美国休斯敦做起了铜器生意。有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你说得没错,在整个得克萨斯州每磅铜的价格都是这样的。但是,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是35美元。”
20年后,这位父亲去世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在他手里,一磅铜的最高价格是3500美元。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在1974年,美国政府在翻新自由女神像时扔下了一堆废料,这成了所有美国人的头痛问题。当他听说了这一消息时,立即飞往纽约,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他毫不犹豫地就签了字。
看到这一举动,所有的人都在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要知道,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是相当严格的,稍有不慎就会吃上环保的官司。人们没有看到这个得克萨斯人的笑话,因为他组织人对废料进行了分类,然后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等加工成底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就连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他都包装起来,卖给了花店。纽约人震惊了!仅仅3个月,这堆废料变成了350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几乎是翻了一万倍!
任何事物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有些人只是停在表面上“想当然”,如此的不赋予它价值,自然就没什么变化。但另外一些人却能深入其中“想其所以然”,把它提升到一个位置,当然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报复是柄双刃剑
文/佚名
从前有一匹马,它找到了一块丰美的草地,每天都要到这里来饱餐一顿。可是后来,一只鹿也发现了这秘密,趁马不在时也跑来吃草。
马发现了这件事,觉得鹿侵占了自己的利益,决定要报复鹿,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就请人来帮忙。人说:“我也没办法,除非你套上辔头,我骑上你,才能追上它,惩罚它。”
于是人骑着马,惩罚了鹿,但马从此之后,便被拴在了槽头。
这时,马才省悟过来,长叹道:“我真傻,为着一点小事而图报复,反而使自己沦为奴隶。”
报复在人生的轨迹上是很危险的,它带来的不仅是对别人的伤害,还有对自己身心的伤害。有报复心的人内心不光是狠毒、刻薄,而且还很脆弱,易感情用事。在生活中我们常感到有些人很阴气;有些人总令你不寒而栗;有些人你即使想说服自己接受,但感觉始终让你充满警惕。原因很简单,正常人无法接受心理扭曲心态失衡的人,他们反感这类人,不屑也根本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实际上,世界上根本没有十恶不赦的人,报复心重的人有时也想轻松畅快地与人交流,但其骨子里时不时漏出的报复浊气,令人望而生畏。因此,不要有报复的情绪。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自已。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自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
有个男士饱受前女友的骚扰,骚扰范围之广,等于古代的“诛九族”,所有亲戚朋友都备受这位不甘心的女友的电话恐吓。后来他亲自去恳谈和解时才发现,原来他的前女友已经有了新的同居人。她自己有新欢,但就是不让他轻松如意。新的已来,旧爱还不愿割去。
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一位不断有外遇的丈夫,在与妻子离婚后,过了几年还来泼前妻硫酸,导致前妻一眼失明,全身大面积烧伤。这使她严重地破了相,还失去了工作,但又必须抚养两个孩子;她更担心因伤害罪入狱的前夫假释出狱,继续伤害她。更可怕的是她的前夫沾沾自喜地叫人传话过来:“现在你没人要了吧,我还是可以要你,你乖乖把孩子带好……”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将剑刺进对方的同时,也在刺伤着自己。要想好好地生活,健康地生活,我们还是远离报复,给心灵一个解放吧!当我们翻看有关报复的案例,就会发现,报复是一件可怕的事,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快意恩仇。但是,报复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里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人也许没有过激的言行,但是却可能会在内心的深处埋藏着对对方的仇恨。虽然由于自制力强没有酿成大祸,但那份埋藏的仇恨却像一把小刀切割着他的心,很苦也很累。仇恨不是惟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走出故步自封的陷阱
文/佚名
怀特菲尔德是十世纪的福音传播者,在他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舆论的谴责和世俗的刁难,甚至有人威胁要杀掉他。为了他的事业,他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他被敌对者逐出了教会,他的教堂也被关闭了。这还不算,人们甚至还逼迫他离开所住的城镇。但他始终不渝地在沿途传道,于是敌对者就雇用一些人去嘲弄他,向他扔烂泥、臭鸡蛋、烂番茄,甚至是把一些动物的死尸切成碎片投向他。他不止一次地被扔来的石头砸得头破血流……
不仅如此,怀特菲尔德还遭到许多上层社会人的鞭挞和嘲讽。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均未能阻止怀特菲尔德继续他的传道事业。怀特菲尔德相信自己,他坚信一定会传道成功。因为,他深信他的事业是有益于大众的。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任何人在通往理想目标的前进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阻力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坚持努力,不能退缩不前,只有我们一再往前走,才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正如宋朝诗人杨万里诗中所言:“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人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要去奢望没有困难,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就像一座座山阻碍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但是我们也不要被吓倒,只要拿出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成功必将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