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30

第30章 因材施教(7)

孔子上次听子游介绍了子羽的品德表现,这次又听子游介绍了子羽学业方面的成就,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有错就改,是孔子一生的美德。孔子多次向同学们检讨当初对子羽认识失误。他说:“‘人不可以貌相’,以貌相去判断一个人的德才,往往会有错误。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启示】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讲得好听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不喜欢某个人而否定他的言论。人们在作判断时,对某一个人的过去言行的看法,很容易影响现在的判断,孔子就告诉我们,不要根据既往形成的印象,主观地对一个人下结论,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事不对人。

七、诗礼传家

一天,陈亢与学兄孔鲤谈论家教。

陈亢对孔鲤说:“你父亲是天下闻名的圣人,你真是十分幸运呀!”

孔鲤说:“你的父亲也很好啊!他老人家勤劳善良,对你十分关爱,千里迢迢,把你从陈国送到鲁国来读书。”

“我父亲对我的确十分慈爱,但他老人家没有文化。父亲对我的家教远不如老师对你的家教。”陈亢问孔鲤:“在智能培养等各方面,老师对您是否有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传授、辅导?”

孔鲤回答:“没有。只不过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站在院内,我从院中经过,看见父亲就快步走开,父亲让我止步,问:‘你学习过《诗经》没有?’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你不学《诗经》,不可能把话说得好。’我退下之后,就去学习《诗经》;又有一天,仍是父亲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我从父亲跟前走过时,他叫住我,问:‘你学习礼了吗?’我回答:‘还没有学习。’他老人家教训我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我就刻苦学礼。我只得到父亲对我这两次教育。”

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十分高兴地说:“我只问了老师对儿子是否有特别教育这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懂得了学习《诗经》的重要性,懂得了学习‘礼’的重要性,而且还懂得了圣人教育人无私心,老师对自己的儿子和对其他弟子一样,没有任何偏私。”

陈亢又问孔鲤:“近来,老师对你说过什么没有?”

孔鲤告诉陈亢:“近来,父亲曾对我说:‘你研究过《周南》、《召南》了吗?如果不研究《周南》、《召南》,就如同面对墙壁站立,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陈亢是个悟性很高的学生,他对孔鲤说:“我听了你前后讲的两段话,明白了老师教子的做法,是从做人的根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入手的。”

从此,孔子教子的故事首先在弟子中传开了。弟子们称赞老师教子的方法是”诗礼传家”。

【子曰】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