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305600000018

第18章 适应社会型集体活动的策划(2)

中年龄段(四—六年级):要求学生诚实、不说谎话、衣着美观、语言文明、不说脏话、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尊老爱幼。

高年龄段(七—九年级):要求学生的言谈举止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衣着得体、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具有强烈的爱心、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气馁。

(二)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一—三年级):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逃学、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要声音响亮、书写工整、姿势正确。

中段(四—六年级):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乐于动手,善于观察、思考,倾听别人的发言,作业整洁认真。

高段(七—九年级):要求学生有事有病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勤于自学,能采取多种方法阅读和总结。

(三)进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一—三年级):要求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认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爱惜粮食,不做危险游戏,不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中段(四—六年级):要求学生节约水电,做到早晚刷牙,坚持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注意安全,防火,防水。

高段(七—九年级):要求学生不乱花钱,不比吃穿,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懂得如何防触电和中毒,遵守交通法规,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

(四)进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一—三年级):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值日工作,主动拾果皮纸屑。

中段(四—六年级):要求学生学会洗碗、扫地等家务,衣服物品要摆放整齐,学会简单的种植,能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高段(七—九年级):要求学生会做收拾房间、洗衣等家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保护环境。

二、活动的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和发动。

1.制定“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方案。

2.出一期板报,办一次红领巾电视专题节目。

3.制定“好习惯评比细则”、“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班级考评细则”。

第二阶段:组织和实施。

1.“好习惯伴我行”开始启动仪式,发出倡议。

2.开展“好习惯我能行”的活动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之上,各组推选代表谈谈自己参与“养成好习惯”教育活动的做法、感受。

3.好习惯,我监督。举行好习惯监督员招聘会,公开招聘好习惯监督员。通过同伴推荐、自我介绍、好习惯展示自我风采,由师生共同推选出班级的好习惯监督员。

4.好习惯讲坛。邀请教师、家长对同学们讲解文明礼仪和必要的交往规则,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行为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5.写“养成好习惯”日记,并参加征文活动。布置学生进行记录、总结、回顾自己每一步的变化,体验养成好习惯的诸多快乐,以此来督促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6.“唱响好习惯歌谣”比赛。组织动员学生准备3~5分钟关于养成习惯的歌谣,进行歌谣朗诵比赛。

7.“好习惯”明星评选。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的情况,评选每月的好习惯小明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学生投票评选出本班的好习惯学期明星。

人的一生中,需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尤其是小学和中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习惯养成活动方案时,都应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细致地将教育目标具体化,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逐步推进好习惯的养成。设计单个习惯的养成方案时要遵循“好习惯我养成—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的规律,将活动设计成系列性的活动,引导学生按要求去做。要长期坚持,从常规和长期去抓,并反复地去抓,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性训练,发挥老师、家长、学生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作用,通过书写感受、比赛、评选等方式感受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养成好的习惯并加以巩固,从而把常规要求转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成良好的行动习惯,为逐渐适应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关链接:铅笔寻亲记

“马老师,我捡到支铅笔!”刚一走出办公室,我就被迎面而来的学生撞了个满怀。接过他捡到的那支铅笔,随即,我就走进教室去找铅笔的主人。孩子们都一脸木然,铅笔无人认领。无奈之下,我把铅笔放进了讲台的抽屉里。

接下来的几周,同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看着那么多的铅笔,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搜索”,想起了开学以后发生的一些事:午餐时,丽丽随手把一个没吃的馒头丢进了垃圾桶;美术课上,常有个别的学生忘带或少带用具……当时这些都未引起我的重视,现在想起来,这些问题还真的是不容小觑。因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巧妙地搞个活动,帮这些可怜的小铅笔找到自己的主人,一定要让小铅笔的主人们懂得重视和爱惜它们。

精心设计后,活动就在一节自习课上开始了:学生们埋头写作业,我拿起一支写着我名字的笔轻手轻脚地走到教室的中间,佯装蹲下去系鞋带,并迅速地把笔抛到了学生的课桌底下,然后故意大惊小怪地叫道:“我的笔怎么不见了,快帮我找找!”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都开始进行地毯式地搜索。很快笔就被找到了。按计划之中的进行,我进入了“现身说法”,告诉大家:老师对每样为自己服务的物品都是很爱惜的。然后,活动进入了主题讨论:“对于这些小小的铅笔,你们有什么想法呢?”立刻,学生们开始纷纷议论了,大多数学生的想法都在我意料之中——小小的铅笔丢了真的无所谓。

我对学生们讲述了一支小铅笔制作的复杂过程,感慨着铅笔倾注了制作工人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教室里十分地静了,我继续问:“这还只是铅笔的制造过程,它又是怎么到大家手里的呢?”有位学生道出了铅笔的来历,随即,我将话题转向“父母辛苦赚钱为我们购买学习用品”。李多同学对我们讲述了他的父母的辛劳,我看见有几个学生的眼圈都已经红了。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孩子们,每件事物都是来之不易的,也许你身边的很多事物并不起眼,但是却都倾注了汗水和心血,我们应该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是给所有爱你们的人的一种回报。”从学生们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看出这番对话对于学生们的作用是很大的。

然后,我又拿起那些铅笔高高地举起,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让我来做铅笔的新主人吧,我会好好爱惜它的。”于是,孩子们一拥而上,那些掉了色的铅笔、半截的铅笔,都被孩子们认领回去了,他们把铅笔如获至宝地捧在自己的手里。所有的铅笔都找到了主人,我开始引导学生如何爱护好铅笔。贴名字、套上特制的笔套……学生们都神采飞扬,美妙的构想让我感受到了活动成功的快乐。

首先,这个活动告诉我们,教育来源于生活,不经意间发生的生活中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其次,活动的设计组织要适时、适人,把精心设计的活动安排在自习课上,且是随着老师的“精彩表演”引向深处,完全没有了单纯为了教育来教育的痕迹,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次,活动中凸现了师生思想的碰撞,由物及人,再由人及物,入情入理、环环相扣。整个活动似一股清泉流进了学生们的心田,浇灌出的一定是好习惯的养成之花。

另外,教师要明确一个最基本的宗旨: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伴随着的就是活动的展开,要求以活动效果为目的,通过活动过程来完成。如要求教室卫生做到“洁净”,这两个字的背后涉及关于劳动习惯的养成。要求教师开展系列性的班队活动,如:①“洁净班级我的家”讨论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在班中的角色及劳动的重要性。②“教室洁净我知道”辩论赛,在于引导学生要知道洁净需要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③“劳动能手榜”争章的活动,这个活动具有激励性质,在设计整个活动计划的时候,要提前告知学生,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活动。这种激励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既可以对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加以考评,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④“我能行”技能大比拼,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让队员在家在校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训练,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竞赛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相互的比拼中学到更多的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人际交往类班级活动的设计组织

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人际交往类班级活动是侧重帮助学生了解交往原则、调整交往心态、掌握交往技能的活动,应从以下方面去入手:

(一)在转折期的适应活动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小学进入中学,从中学迈进大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每个时期都是人生的转折期。每次转折,都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新的校园、新的学业、新的人际群体。在转折的前期,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做好适应新生活的一切准备,这主要是指心理上的准备;进入新环境后,要引领学生及时地熟悉环境和人,还要熟悉新的学业。值得关注的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开始增强了,他们希望与人交往、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希望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是,由于中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并没有迈进社会,因此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为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所困惑,在一些场合会感到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有时,有的同学还会为自己不擅交往带来的后果而感到苦恼、自卑,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基于上面的情况,教师就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转折期的开始阶段,组织一些探析学生心理状况的活动,在活动中正确引领大家。了解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的方法很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人际交往测试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也是给教师提供活动主体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组织以后的活动。先来作个小小的测试,了解一下自己的人际交往情况吧。

相关链接: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测量表

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测量表,共有28个问题,在每个问题上,选“是”的打“√”,选“非”的打“×”。请认真完成,然后,再去看后面的计分办法和对测验结果作出的解释。

(1)和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2)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3)过分地妒忌羡慕别人。

(4)和异性交往很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不适应。

(6)在社交场合会感到紧张。

(7)时常会伤害到别人。

(8)与异性来往会感觉很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会感到孤寂失落。

(10)十分容易受窘。

(11)和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做到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会有坏印象。

(15)总是尽力让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倾慕异性。

(17)总是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没有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看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谈话。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说。

(23)受到别人排斥、冷漠。

(24)被异性看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

(26)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和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要如何更好地相处。

评分标准:打“√”的给1分,打“×”的给0分。

测查结果的解释和辅导:

如果得到的总分是在0—8分之间,那么就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是善于交谈的,性格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很喜欢你,你们相处得十分融洽。而且,你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很多乐趣。你的生活是充实而且丰富多彩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很好。总之,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和朋友相处,人缘特别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赞同。

如果得到的总分是在9~14分之间,那么,你与朋友的相处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很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是很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波动的状态中。

如果得到的总分是在15—28分之间,那就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比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就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相当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与人交谈,也可能是个性格孤僻的人,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傲、讨人嫌的行为。

除了以上的测试量表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主题搜集一些相关的量表,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然后展开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班集活动。需要说明的是,用量表进行人际交往的测试,对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十分适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则可以采用问答式的调查方法。班集体建设的权威唐云增老师曾教过一个方法,就是交友图表法。具体操作为:

①设计一个问题:在班级中,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②学生将问题的答案,即最要好朋友的名字写出来。③教师绘制交友图表:按班级学生人数画圈,在圈中一一写下每个学生的姓名,然后根据学生的答案,用箭头将双方进行连接,如“学生甲”最要好朋友是“学生乙”,那箭头由“学生甲”指向“学生乙”。④分析:绘制结束后,很容易就能看出学生的交友情况,有的学生互为好朋友,有些学生的好朋友集中为一个人,有的学生可能是没有一个朋友。一旦这种图表完成,除了能让教师对学生的交往情况有所控制,还能成为今后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人员分组、任务指派的合理依据。

(二)个体、群体间交往的适应活动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交往按照学生个体的活动空间可划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空间。不同空间里的交往对象各不相同,在学校里是和老师、同学交往;在家里,是和父母等亲人交往;在社会上,是和众多的陌生人交往。三者相互比较之后,可以看出,家庭的交往对象较为固定,且已经生活了数年,熟知度比较高;学校交往的对象,则变成了相同年龄或相近年龄的伙伴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人数增至数十人、数百人;社会交往的对象,往往是陌生者居多,且情况多变、环境多变。不管是交往的内容和参与的活动如何变化,只要交往主体能保持良好的交往心态,恰当地运用交往技巧,就能在交往中发展自我,愉悦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