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穿越楼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3028600000023

第23章 萨满福利院

在后山天台之上,美亚摇动七星法器,不多时余下的灵士和暗卫便陆续聚集过来。“今日本宫前来,是有要事需各位去办,在楼兰,以及若羌、精绝、戎卢、甘肃、甚至渠勒,随处可见那流离失所的孤儿孩童,还有那流浪乞讨之少年,他们乃受苦之人,诸位可将他们带回此处,本宫要收留他们,并亲自教育,让他们成为我楼兰国明日之栋梁。只是此事眼下只可秘密为之,当以圣教福利院的名义收养教导,男女不限。此事我已与圣主商议妥当,尔等无须疑虑。由众灵士去办,每旗一处,各旗长稍候前来协商分派。余下的暗卫,待那些孩子到位后,便留在此处作护卫及协助本宫教习他们武艺和各项文化、技能。”美亚道。

“公主,收留了那些孩童,所需的用度,该从何处支取?”一灵士问道。美亚看了他一眼,认得是蓝旗的旗长,便微笑道:“从本宫处支取,另,此处需搭建屋舍三十间。明日便要开工了,定是要留下一些人来帮忙协调和筹备。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回公主,我是蓝旗旗长马博文。”那人道。美亚点点头,道:“马博文,一会你蓝旗便留在此处筹划搭建屋舍事务,明日工匠来到,便按我所画图纸开工筑房。”说罢将图纸交由马博文。

“遵命。”马博文答应了一声,接过图纸便和旗下众人去商议相关事宜。

三十多间屋舍呈“品”字型,分上下两层,每间达500平方米,规划出饭堂、澡堂、寝室、仓库等等不同的功能。正好后山林木丰富,工匠们只要就地取材就可以完成屋舍的搭建。美亚还命人砍伐了不少竹子,接通水泉,让这些屋舍生活用水更方便。马博早被美亚的规划图所震惊,有些不能理解的,一番斟酌后也都弄明白了,于是带了几个手下出山去去寻工匠,幸好在这里暗卫不少,人手不缺,只需再找一些懂得搭建房屋以及打造家具的高明工匠,至于伐木的苦累活,自是有不少人可以完成。

第二日,大家分工,各旗灵士陆续离开后山,到西域各地去寻找流浪孤儿。在这个时期,部族之间的争斗频繁,流民也不少,那些走散或被抛弃的孩童总是随处可见。这些灵士每到一处便租赁下大院或帐篷,用作临时驻地,每天出去寻找流浪孩童,一时下来,也收了不少,不过他们都恪守低调,只以“天降大爱,萨满福利院”的名义收养孩童,很多流民知道后恨不得将自己的孩子也送来,只是对于父母健在的孩子,众灵士遵守规定不予收留,无论他们怎么哀求,规矩就是不能破。一时之间,竟然有那走投无路的父母,要么选择自戕要么偷偷遗弃了孩子,只为了能让萨满灵士们收了他们的孩子去,好歹也是一条生路。

这日,绿旗的旗长程迥风尘仆仆抵达兰州,作为此次行动最偏远的一个地方,兰州城里的孤儿更多,但同时人口也最为复杂。程迥租下一处院落,安置下沿途收留的数名儿童。这一路过来,因为饥荒的缘故,死在路边的流民越来越多,一些父母无法照顾孩子,得知萨满教收养孩童,都争先恐后地送来,程迥哭笑不得,一遍遍地拒绝,对于这些可怜的流民,他也是有心无力。

这天清晨,程迥被一阵婴儿哭声惊醒,循着声音推开院门一看,门口放着一个襁褓,花布包裹着的婴孩早被冻得小脸通红,正哇哇地大哭,程迥抱起孩子,只见孩子的胸前有封信。大意是其父母受官府迫害而死,希望灵士收留这个可怜的孩子。信中充满悲意,几处被泪水打湿而显得字迹模糊。信中称男婴复姓欧阳,单名一个墨字。

程迥叹了一口气,这么小的婴儿自己一个人哪照顾得来,只得请了附近的一个小娘子帮忙,每日付些银钱,这样勉强支撑了一个月时间,他已经在兰州收留了近三十个孩童,计划返回渠勒。带着近三十个孩子,一路走走停停,偶尔有官府的衙役路过喝问,也都应付了过去,毕竟萨满灵士在这边还是很得人尊重的。这回去的沿途,陆续又收留了近十人,这群孩童虽然衣着破烂,但有程迥照顾着他们的温饱,倒也一路安全无恙。只是这个欧阳默,甚是磨人,一路生病,幸好孩童之间还算友爱,互相帮忙照顾,也减轻了程迥的许多难题。

回到圣教后山,第一期三十多座屋舍已经落成,倒是让程迥他们眼前一亮,房子又大又趟亮,木头的香味未散,崭新的桌椅、床铺让他们内心暖暖的。来到此处的孩子们,看到这个热闹的“大家庭”都兴奋不已,高兴地瞧瞧这摸摸那,一副新奇的模样。

后山就是一个天然的林场,除了屋舍桌椅打造取材方便,便是野果野味,也甚是丰富,灵士们以往都是在偏僻山洞中苦修,哪有在屋舍住过,现在为了这些孩子,也少不得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除了那些屋舍,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美亚还着人伐出一片空地用作训练场,命工匠根据她所画图纸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训练器具。部分武艺高强的暗卫,通过美亚短时间的突击训练,也都掌握了这些训练器具的使用,他们以后也将按着美亚的训练计划来打造这些孩子。

陆续回来的灵士,将带回来的孩童安顿好,留下数人照看后,有部分又出去继续收养孩童。根据美亚的规划,第二期的屋舍六十多座在不远的另一处也开始筹划了。这送回来的孩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不过数月,以大带小,有些孩子便临时充当了婴孩的父母,生活在后山,衣食无忧,倒也其乐融融。

美亚对程迥带回来的欧阳默有些好奇,她觉得欧阳默极有灵性,不过五个月大的孩子,就知道依依呀呀表达自己的意见,小模样甚是逗人。问清来历后,她将那封信和襁褓衣裳藏了起来。以后这都可能是孩子认亲的凭证,她隐隐感觉,欧阳默的母亲并不是寻常百姓,就那一手行云流水的字迹,若非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女儿,哪有这般素养?在她的特别关照下,欧阳默受到不一样的爱护,这小家伙也是得人疼,特别喜欢笑。常常惹得美亚也忍俊不禁。

经过美亚甄选,第一期一百五十多孩童被分为几个班,分别接受文化知识和武艺等的训练。五十多名女童被单独组成一个班,以她们的性格特点,传授各项技能,包括制毒、暗器、轻功以及特工人员的素质训练等。根据美亚的规划,这些孩童学成后,将成为楼兰军情处和行动处的干将。为了保密起见,美亚没有向孩子们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只以“福利院院长”和“教习”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通过那些灵士的教导,他们都知道“院长”便是真正收养他们的人,所以心里都对院长很是感激和尊敬,有些年幼的,都暗地里当美亚是他们的妈妈。

在这一个多月里圣主倒是来过两次,对美亚的种种安排甚是满意,不能不说,这段时间以来,萨满圣教在民间的名望比以往都要好,许多穷苦百姓都知道,萨满圣教收留了流浪孤儿,给他们买了粮食和衣物,甚至为他们诊病救人。

第二期到各地收养孤儿的灵士虽比第一批少了,但带回来的孩童却比第一批还要多。在大批工匠赶工下,第二期的屋舍完成了一半,也已经用来安置这些孩童。

萨满暗卫武艺高强,部分用来担任这些孩童的武艺老师自是不成问题,但在文化和情报技巧等方面就弱了许多,可以说,目前还缺乏部分课程的教习。美亚一人分身乏术,已按年龄将这些孩子分了几个班,但长远来看,请几个实力高强的教习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圣主的介绍,几名长老偶尔也来给孩子们上课,教些灵修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