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然奥秘大百科
42942000000003

第3章 雷公墨是天外飞来的吗

雷公墨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显然有点古怪。顾名思义,它是天上雷公公的石块,传说上面还记录着雷公公的符令呢!古人说,雷公公在天空为制造雷霆霹雳而奔忙的时候,一时不小心把书写雷电符令用的墨块跌落到了人间,所以就叫它雷公墨。

雷公墨是一种样子奇怪的黑色玻璃质石块。这种石块形如杏子,直径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重为几克到几十克,最大的可达100多克。它们呈圆饼状、水滴状、哑铃状、纽扣状,还有的呈管状和片状。

雷公墨常常出现在海南

岛和雷州半岛的一些地区。每当隆隆的雷声过后,暴雨猛烈地冲刷地面。当雨过天晴,山林如洗,这时候,在野地里仔细搜寻,往往会发现这种样子奇怪的雷公墨。

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雷公墨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科学家对这种神话传说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为了搞清它的来历,让我们先来分析雷公墨的性质。

雷公墨的大小形状虽然不一样,但绝大多数都近似于水滴状断面和流线型体型。科学家们推想,它们曾经呈熔融状态在空气中飞行,并迅速冷却而形成的。

雷公墨的另一个特点是,表面呈流动的结构,表现出成组的线纹。

从化学成分来看,雷公墨与一般陨石很不相同,而与地球上的砂岩比较接近。

可见雷公墨的性质真有点特别,既有天外陨石的特征,又有地上砂岩的特征,真让人感到困惑。

那么,它与雷电有没有关系呢?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有时候,某些巨大的闪电两端电压可高达1000万伏,瞬时放出的能量可达2亿千瓦,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的功率还要大。

因此,如果这样的闪电打在石头上,很有可能使石块发生熔融,并形成一种与本来面貌截然不同的玻璃质石块。事实上,人们经过对一些受到雷击的山区进行调查,也确实发现过一些玻璃状的物质。只是它们常常是一种薄的长管状的物质,其中还有气泡和未完全变化成玻璃的砂粒。这显然与雷公墨的表面特征不同。

另外,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现象,但雷公墨的分布却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可见它与雷电并无瓜葛。

它来自火山吗1844年,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澳大利亚旅行时,得到了一块纽扣状的玻璃质的雷公墨。他确信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一种黑曜石。后来,人们就按他的意见,把这种玻璃物质称为达尔文石或达尔文玻璃。

达尔文玻璃看起来很像一个肥皂泡底悬着的液滴。根据这个形状,有人推测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当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炽热气体中充满了火山灰。这时,天空正伴有雷电。闪电产生的高电压使这些纤细的灰尘迅速熔化,并随着周围气体的膨胀形成一个个玻璃质的气泡。这些气泡很轻,可以随风飞扬,甚至到达几千千米之外。在飞扬的过程中,气泡薄薄的外壁破裂了,最后只剩下气泡底部凝结成的圆饼状物及其周围一圈气泡壁的残余物。它最后掉到了地面上,成为我们看到的雷公墨。

除此之外,达尔文玻璃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可证明它与火山有关。

这些玻璃状物质的表面常具有各种形状的刻痕,如圆形的凹坑、密集的麻点、U型的沟槽、稍微有凸起的流动纹线……诸如此类的现象,和我们看到的火山弹和火山喷出物多相似啊!这些刻痕都是受火山灰烬撞击留下的印记。

说到这儿,读者也许会想,为了解释雷公墨的起源人们动足了脑筋,甚至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去自圆其说。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疏漏之处。人们发现,火山在全球的分布与达尔文玻璃在全球的分布,两者并不一致,没有对应的关系。

是天外来客吗很早以前,有人就提出过雷公墨可能是一种陨石。因此雷公墨又有“玻璃陨石”之称。

陨石的出现,可以告诉我们此地曾发生过一次陨落的事件。散布区内的陨石从一个母体分裂开来,因而年龄基本是相似的。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也有一定的方向性。

雷公墨在地球上分布于四个区域:亚澳区、科特迪瓦区、莫尔达雅区和北美区。从四处发现的雷公墨有各种不同的年龄,推测它们各自形成于70万年、110万年、1450万年和3450万年前的四次陨落事件。

可自古以来,从天而降的陨石只有三种:铁陨石、石陨石和石铁陨石,从来也没有见过什么玻璃陨石。而且陨石的年龄都在30~40亿年,几乎与地球同时诞生,而“玻璃陨石”那么年轻,它究竟源于哪一种天体呢?

“玻璃陨石”之说又陷入了困境。

不甘于陨石说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把雷公墨的来源归功于月球。他们说,它是月球遭到了陨石的撞击后飞溅出来的月岩物质,当它摆脱了月球的引力后,就投奔向地球,散在地球的一些角落里,成为雷公墨。

后来,“阿波罗”号飞船登月取回了月岩样品,其中有许多与“玻璃陨石”相似的石块。可惜,它和雷公墨的成分大大不同。

是冲击而成的吗

正当人们对雷公墨的来历莫衷一是之时,有人在原子弹爆炸的地方,发现了人造雷公墨。原来原子弹爆炸时,曾把地表的岩石熔融成近似玻璃性质的石块,这种人造的雷公墨,甚至可以与天然的雷公墨相媲美!

于是,有人提出了陨石冲击假说。他们认为,在几十万年前,有一块大陨石或彗星与地球相撞,猛然冲击这一带某个地方,产生很大的热量,把这个地方的表层砂岩熔融,并且飞溅到高空,在空气中飞行和迅速冷却,然后像雨滴一样落到附近地面上。

因此他们认为,玻璃陨石不是直接从天外飞来的,而是大陨石或彗星在地球表面冲击出来的,是一种加工的产品。“玻璃陨石”应该改成“陨石撞击出来的玻璃”才恰当呢!

这一假说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因为在有雷公墨的地方附近,有人找到了陨石坑,如莫尔达雅地区和科特迪瓦地区。而且它们的年龄与产自附近的雷公墨相仿。

但是,反对者振振有词地说,在雷公墨散布最多的澳大利亚区域,并没有找到陨石坑。雷公墨的内部是均一的玻璃质,而陨石碰撞地球形成的冲击玻璃,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原来矿物的晶体轮廓及晶体残余。

所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固体地球物理卷》的“玻璃陨石”条目中,至今还只能十分遗憾地写道:“关于玻璃陨石的形成,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原始的陆栖动物——喙头蜥喙头蜥生活在新西兰周围的一些小岛上,量少而珍贵。它的样子有点儿像蜥蜴,也像鳄,而嘴又像鸟的喙,故而得名喙头蜥。喙头蜥的形态结构特点和骨骼特征与现在的任何动物都不像,却同生活在2亿多年以前的喙头类动物的化石极为相似。它所具有的类似古代爬行动物的结构特征,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因此也享有“活化石”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