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漫画
42935400000010

第10章 漫画赏析图例

赏析一:卜劳恩及其《父与子》以及连环漫画特点《一年以后》(图1)是德国漫国家卜劳恩创作的长篇连续漫画《父与子》中的一组。父亲带着儿子来到小树旁,以树为尺,丈量儿子的身高,并在树上做了个记号。经过一年时间,父亲领着儿子来到树下,准备再做个记号,因为儿子经过一年的成长,一定要比去年高了。这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儿子站在树旁一量身高,竟“低”于去年身高,是儿子的个子变矮了?客观事实没有遵循父子俩的愿望,弄得父子俩在树下不知所措。其实儿子个子在长高,小树同样也在长高,而且速度比儿子长得快,这种主观的矛盾冲突,造成了特有的情趣。漫画家抓住了这一不易为人注意的自然现象,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展示,使观者在笑声中越想越觉得有趣,而且画面的处理也清晰、简洁,人物造型生动、精炼,让人看着亲切,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

连环漫画是老幼都喜欢的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像张乐平同志画的《三毛流浪记》成为几代人喜欢看的书,给人极深的印象。连环漫画不同于单幅漫画,连环漫画也不同于连环画,连环画只是直接讲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连环漫画则借助连续性的情节埋伏矛盾,有铺垫、有高潮,最后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连环漫画图1一年以后虽说在幅数上没有什么限制,但在清楚说明内容的前提下尽量精炼,一般以四幅连环漫画居多,也称为四格画。

四幅的漫画很符合连环漫画的特点和规律:布疑阵——铺垫——转折——抖包袱。所以很受作者的喜爱。四格画在排版印刷上也显方便。

卜劳恩著名的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描绘的是生活中父与子的趣事或奇遇。漫画家1903年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父与子》在1934年12月至1937年12月三年时间里陆续发表了150套。他的画不需加任何解释性或评论性的文字说明即可使读者领悟其意。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很短,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

《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受到世人一致高度的赞扬。在我国,第一次将《父与子》介绍到中国来是30年代的《美术生活》杂志。1951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第一次以画册形式出版了《父与子》。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极推崇卜劳恩的艺术才能。在他的倡议下,1984年4月14日至4月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漫画家卜劳恩作品展览》。

赏析二:韵味无穷的《秋意》

《秋意》(图2)是一幅法国漫画。画面简洁、意味深长。

表现一个事物,人们常常习惯于从开始叙述到结尾。

许多漫画作者也是这样,在创作一幅漫画时不会绕个弯去说,而是直来直去,结果余味全无。

反映乱砍滥伐、破坏树木的漫画我看过很多,这也是目前漫画表现的热门主题。有的直接表现人类破坏森林的恶习,有的表现森林遭到破坏后所带来的恶果,有的提出树木遭破坏的危险警告等等。但我更喜欢这幅《秋意》。它没有提出任何上述有关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种种现象,但主题却与此扣得那样紧,让你从内心深处不得不思考这一人类严肃的问题——乱砍滥伐、破坏图2《法国》秋意生态平衡的危害和最终结局。画面很简单,从题目可以知道这是秋天,该是落叶的时候了。但光秃秃的城市无一棵树木,人们还未忘却大自然的美好规律,还要享受这美的恩赐,只好用现代化手段,动用飞机撒下红红的枫叶,只当是秋意绵绵了。

人们那样爱好大自然,可又破坏了大自然,眼前的情景给人一个意味深长的思索。

漫画的特点是夸张,一是以现实中确有的东西,加以言过其实的扩大,以突出事物的本质;二是对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东西,予以假定与设想,假想的东西比一般夸大更悖于常理,因而更有艺术魅力。《秋意》这种新颖夸张的表现手法,就使鉴赏者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审美愉悦。

漫画家要努力改变老一套表现方法,如果老题材再加上老方法就会倒读者胃口了,反之,若手法新,即使是老题材,仍可以挖掘出新意来,这种新意就是靠构思的巧去完成、去升华为激动人心的艺术品。

赏析三:用形象说话的“无题漫画”

国外许多漫画,不但没有标题,甚至画面上连一个字也没有,使读者通过画面形象深受教益。

图3是一幅无字漫画,一位身挂勋章的人走向一棵结满果实的树下,他使劲摇晃果树,摇了半天,果子一个也没有落下,而他身上的勋章却掉满一地。这一意外的结图3局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者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作者通过这幅画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功劳、荣誉再大的人,也会因一件营私小事而威风扫地,甚至身败名裂。

这幅不著一字的漫画,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

一幅画,不应以文字的有无、文字的多少来判定漫画的优劣。有很多对话精彩的漫画不是也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吗。当然,创作仅凭形象说话的无字漫画,在一定程度上,比有文字辅助的漫画略难一些,其效果也给观者在欣赏作品时留有较宽的想象余地。有的作者担心,完全不用文字的画,表达浅显的含义可以,对于那些具有深邃主题的漫画能表达清楚吗?眼前这幅画已作了很好的回答。无字漫画确实难度较大,这就要求作者的构思要新颖独到而奇巧。没有洞悉事物实质的分析能力,自然创作不出有深奥哲理性的漫画作品。

漫画可以有各种风格,各种表现手法,也应允许作者进行各种尝试。但绝不能违背漫画艺术的规律。漫画主要应该用形象本身来表达意思。语言文字只是它的借助部分,不能仅靠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否则只用文字就能说明的问题还要画干什么!只要作者在这方面肯于艰苦努力,善于找到恰当的形象语言,不贪图省力,是能创作出有哲理性的漫画作品的。在有声电影未发明前,那些精彩的哑剧表演,不是让我们领略了诸多风采吗?有谁说卓别林的哑剧看不懂,哈哈大笑之中已领教受益,卓别林的表演就是一幅活动的无字立体漫画。

从事漫画创作的人,理当更多地创作出无字漫画,可以说,用形象说话,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功。

赏析四:桑贝作品赏析

《邮递员的故事》(图4)是法国漫画家桑贝的作品,这一作品介绍到中国后即受到我国漫画爱好者的喜爱。诸多报刊、杂志进行了转载介绍。

这是一组多幅漫画,内容也极普通。一个女主人每天站在大门口等亲人的信件,直到有一天彻底失望没有出门等信。因为邮递员每天路过这里都要告诉她没有信的消息,这一天没看到女主人,似乎感到没完成任务,就去按响门铃。待女主人出来,他告诉她:仍然没有信。看图4邮递员的故事到最后,我们为邮递员的举动感到可笑,可是我们又觉得他可爱,为他那善良而温情的心所感动,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如此,世界可就真充满了爱。这平常又平常的故事经漫画家的艺术渲染,变成了一幅极富抒情意味的幽默佳作。画面的处理也亲切感人,幽雅环境,可笑又可爱的人物。笔法细腻而生动,该交代的地方清楚准确,一丝不苟。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很有欣赏价值。

桑贝的作品善于描绘庞大的场面,表现复杂情感。

他的许多单幅画场面恢宏,笔调纤细柔美,画面丰富而不乱。在他的笔下,那繁华的都市街道、富丽堂皇的客厅、密密麻麻的庄稼地、成千上万的人群都井井有条,对表达主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连环画幅数较多,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你娓娓诉说那动人的故事,使你像读到一篇清新淡雅的文章一样。

桑贝,生于法国以产酒闻名的波尔多,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曾先后在铁路和保险公司干活,还做过推销酒的工作,阅历丰富。

桑贝才思敏捷,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对幽默艺术的探索,自有胜人之处。是我们漫画作者很好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