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奥秘大百科
42920700000058

第58章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就是现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 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 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 颗行星、至少165 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和他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 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 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 颗中的6 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

在英文天文术语中,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这些卫星在英语中习惯上亦被称为“月球”,在中文里面用卫星更为常见。在外侧的行星都有由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绕着,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见的行星以五行为名,在西方则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五颗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内已知最大的天体之一鸟神星与妊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谷神星,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 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死里逃生的公主——仙女座秋夜高空中,常常悬挂着一个显眼的大方框,它是由仙女座的α星和飞马座中的三颗亮星构成,叫“飞马—仙女大方框”。

仙女座就在这个位置。仙女座α星是颗二等星,它与东北方向的一颗三等星和两颗二等星排成一列,构成仙女座的主干。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 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

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由左上方顺时针拉远观看),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

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是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型,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 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 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 天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