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奥秘大百科
42920700000023

第23章 伴星之谜

恒星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还是像天鹅那样成双成对地遨游太空呢? 有些恒星是两两组合的,现在已知的双星已超过6000 对了。其实还有三合星和四合星等聚星。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太阳是一颗单星,这已是定论,没有什么可怀疑的。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普和塞普科斯基发现:在过去的2.5 亿年间,每隔2600 万年就发生一次生物灭绝。劳普还具体指出,每次灭绝都是彗星轰击的结果。

那么是谁“派出”这些彗星来轰击地球( 也可能还有别的行星) 的呢?

1984 年,美国物理学家穆勒等人与天体物理学家维特密里和杰克逊同时且相互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太阳并不是“单身汉”,而是有一个伴星。太阳的伴侣并不像太阳是滋生地球万物的母亲,而是一个很歹毒的杀手。正是它,每隔2600 万年便派彗星轰击地球一次。为此穆勒等人为它起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复仇星。计算复仇星的各种天文数据引起了天文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据推算复仇星轨道的半径为1.4 光年,周期为2600 万年。

可能是一颗很暗的红矮星,甚至还对它的演化史作了推测。

为了找到复仇星,穆勒等人已在北半球拍下了几千张暗星照片,并且为了比较,间隔一段时间就重拍一次,不过观测上的困难是很多的。

对于复仇星的假设,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疑问。科学家因而转向寻找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借此来解决周期性彗星轰击的问题。

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即使复仇星真有存在的可能,其彗星的轰击也不一定有2600 万年的周期。

由于对复仇星的观测材料甚少,它是否真的存在,还需要长期的观测。

在寻找外星人的不懈努力中,有的人独辟蹊径,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假说。他们认为拥有高等智慧生命的外星世界,并不是在遥远的天边,而就在我们太阳系之内,而且和地球拥有同一个轨道,是地球的真正姊妹行星,我们暂且称它为“B 地球”。只是由于这颗行星恰好位于地球的正对面,而且绕太阳旋转的运行速度和地球完全相同,因此地球和B地球之间就像捉迷藏一般,永远被太阳这扇“大门”挡住了视线,谁也见不到谁。他们又认为,由于B 地球与地球具有同一的轨道,距太阳的距离相同,因此将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拥有相似的物质组成,所以也具备类同的生命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并和地球一样孕育和繁衍出了高等的智慧生物。由于生命和高技术的发展过程存在着很多偶然因素,即使在同一个星球上,也会出现先进和落后的差异,所以我们不应期望B 地球人会具有和我们相同的知识水平,很可能他们比我们先进,使他们有可能掌握远比我们先进的航天飞行技术。令人迷惑的不明飞行物,就是他们派出的用来侦察地球的飞行器。

地球果真有这样一颗姊妹行星吗?

根据天体力学理论,一个天体的存在必然会和周围的天体产生引力联系。譬如地球和太阳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引力联系。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两者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距离平方成反比。那么,为什么日地互相吸引的结果,没有越来越靠近呢? 原来这还和地球绕太阳旋转有关,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正好与引力相等,所以才使地球既没有坠入太阳,也没有飞走。这就像我们用绳子拴着一块石头,然后以我们的手为中心,以绳子为半径,快速地旋转。这时石头由于受到旋转离心力的影响和绳子的控制,会一直保持在同一条圆周轨道上。

B 地球要始终保持与地球

同一轨道、同一旋转速度,而不和地球照面,它也必须具备和地球相同的质量,方能满足引力与离心力相等的条件。然而根据波得定则,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有一定的规律,而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只允许有地球这么一颗行星存在。

退一万步说,假定果真有这样一个B地球存在,虽然它和我们地球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太阳,在太阳引力的掩盖下,地球对其引力可能不易觉察,但它的存在一定会对太空中的小天体产生影响,比如从飞近B 地球的彗星轨道的变化中,觉察到它的存在。但事实上却从来没有人观测到这种变化。可见,B 地球纯属某些人的臆测。

冥王星

天文学家在推算并找到海王星以后,很快发现海王星与天王星一样旋转很不规则,便自然想到还有一颗行星隐藏在它们附近,美国天文学家洛威尔计算出了这个未知行星的运行轨道,却没有观察到它。到1930 年2月18 日,一个叫汤博的天文学家在星象照片上发现有一颗星在众星之间不断移动,因为只有行星才会移动,汤博很快断定这正是洛威尔计算出的那颗行星,后来命名为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