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发热指感受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的一种病证,伴有恶风寒、口渴、面赤、烦渴、脉数等。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重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等等。
(第一节)临床诊断
其病因病机为感受疫毒。疫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致病邪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温病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即所谓的“阳胜则热”。
(第二节)预防与康复指导
主要诊病要点有:①感受外邪病史。②一般起病急,发展快,热度高。③体温在37.3℃以上。可高达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第三节)实用处方
【处方一】
紫苏叶30克,生姜9克。加水适量,煎汤服。
本方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外感的发热,加红糖效果更佳。
【处方二】
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葱白2茎,豆豉10克。先煎石膏、豆豉,去渣取汁,入米煮粥,入葱白,再煮片刻,空腹食。
本方清热、除烦,适用于春季内热,症见烦渴、口干舌焦、心烦者。
【处方三】
雪花梨1个,鲜藕1节,甘蔗1段,荸荠15个,水萝卜1个。
把甘蔗、荸荠、萝卜均去皮,连同梨、藕各自切碎,捣汁后混合,冷饮。
本方清泻内火,适用于里热证。
【处方四】
绿豆50克,绿茶5克,冰糖15克。绿豆洗净,捣碎,放入砂锅加水三碗煮至一碗半,再加入茶叶煮5分钟,纳入冰糖溶化,待温分2次服食。每日1剂,连服3日。
本方清热祛火,适用于春季里有积热者。
【处方五】
防风12克,葱白3茎,粳米60克。将防风去净灰渣,葱白洗净。将防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置中火上烧开,改用文火慢煎,取两次药汁,澄清去沉渣待用。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开。待粳米煮透时,加入药汁、葱白同煮10分钟,拣出葱白,趁热服用。
本方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之功,又兼养脾胃、祛邪而不伤正气。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发热、怕冷、恶风、头痛、身痛、风寒痹痛等证。
【处方六】
鳗鲡鱼500克,黄酒250毫升,食盐、食醋适量。鳗鲡鱼去腮及内脏,剁去头、尾,放入开水中捋掉滑液,切成段,放入锅中,加黄酒、清水,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炖至熟烂即成,佐醋进食。
本方有补虚劳、退虚热功效,适用于虚劳骨蒸、形体消瘦、大便下血。本方出自《圣惠方》,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骨蒸劳瘦及肠风下虫”。为治疗虚劳骨蒸方,痨病日久,阴液耗损,阴虚火旺,则见虚劳骨蒸,法宜补虚劳、退虚热。方中以鳗鲡鱼为主,补虚劳、退虚热以除劳热骨蒸;以黄酒为辅佐,助行药势,兼以调味。合用而成补虚劳、退虚热之方。
【处方七】
鲜香椿叶250克,白面适量,食油、盐各适量。将香椿叶洗净,切碎,白面加水调成稀糊状,放入盐和香椿叶拌匀。将油锅烧热,用小勺把糊料慢慢一勺勺地放入锅内炸,呈焦黄后捞出即可食用。
本方清热、理气。对泌尿系感染之发热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处方八】
大白菜根3个,菊花15克,白糖适量。将菜根洗净切片,与菊花共煎汤。加白糖趁热服,盖被出汗,每天1剂,连服3~4天。
本方清暑退热,适用于暑湿伤表之发热。
【处方九】
金银花15克,大青叶10克,蜂蜜50克。将金银花、大青叶放入锅内,加水煮沸,3分钟后将药液澄出,放进蜂蜜,搅拌和匀,即可饮用。
发热重,服1剂不退者,1日内可连续饮3剂。
本方疏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重者。
【处方十】
荆芥、苏叶各10克,茶叶6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与茶叶一同放入瓷缸内,用开水冲泡,盖严,将红糖放入另盅或碗内;用开水浸泡的药液,趁热倒入,与红糖拌和,置大火上煮沸,即可趁热饮下。饮后覆被而卧,取微汗出,即可退热,剩下的药液煮热当茶饮。
本方发汗解表、散寒退热,适用于风寒所致的发热。
【处方十一】
竹叶、生石膏各20克,法半夏5克,麦冬30克,沙参15克,甘草6克,粳米100克。先煮药物,滤去渣,取药液2000毫升,备用。以药液同粳米煮成稀粥,共分5次以上服食完。
本方清余热,复胃津,适用于温热病后,高热虽退,余热未尽,仍见低热者。
【处方十二】
菊花10克,玄参、麦冬各15克,桔梗3克,蜂蜜30克。将菊花、玄参、麦冬、桔梗共煎,取药汁,将药汁澄出,放入蜂蜜,搅匀即可饮用。不分次数,频频代茶饮。
本方疏风、润燥、退热,适用于秋天感受风燥热邪后所致的发热。
【处方十三】
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籽的三白西瓜)。将西瓜取瓤,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随量代水大量饮用。
本方清暑利尿、降火除烦,可辅助治疗感染性高热、口渴、尿少等症。
【处方十四】
生地黄汁约8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枣仁10克,生姜20片。将地黄洗净后切段,每次搅取其汁50毫升,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枣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本方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发热。
【处方十五】
鸡子黄2枚,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分3次服。
本方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止。
【处方十六】
熟地8克,淮山药、白茯苓各30克,制附片、肉桂各15克,鸡骨架、猪肘各500克,雪豆200克,生姜块25克,葱结30克,花椒18粒,胡椒粉1克,精盐12克,味精12克。将猪肘去尽残毛,置火上烧焦肉皮,入淘米水中浸泡约30分钟,用刀刮洗成黄色,雪豆洗净发胀,鸡骨架洗净砍成数块;姜、葱洗净,再将锅置旺火上,加清水,入鸡骨、雪豆、附片、猪肘烧沸后,撇去血沫,加姜、葱、花椒、醪糟汁,改用中火煮约60分钟,再移至小火上,加熟地、淮山药、白茯苓、胡椒、精盐缓缓煨炖至猪肘烂熟、汁浓,拣去鸡骨架、姜、葱、花椒,再加味精调味即成。
本方温阳引火归源,适用于阳虚所致发热。
【处方十七】
人参6克,鸡脯肉200克,冬笋、黄瓜各25克,鸡蛋清1个,食盐2克,料酒15克,葱白3茎,生姜、香菜梗各6克,鸡汤适量,淀粉适量,芝麻油适量,猪油适量。将人参切成0.66厘米厚的薄片,冬笋、黄瓜切成骨排片,姜葱切成丝,香菜梗切成长段;再将鸡脯肉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0.3厘米厚的鸡片,加盐、味精拌匀,再拌鸡蛋清和水淀粉;在勺内放猪油,油五成热时,下入鸡片,用铁筷划开,熟时捞出。用盐、味精、鸡汤、料酒兑成汁水,在勺内放底油,油六成热时,下入葱丝、生姜丝、笋片、人参片煸炒,再下黄瓜片、香菜梗、鸡片,烹上汁水,颠翻几下,淋上明油即成,可分餐佐食。
本方培补正气,适用于气虚所致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