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中老年常见病
42915700000002

第2章 中老年常见病症及治疗(2)

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硬化时,由于脑组织慢性长期缺血缺氧,或反复多次的小动脉分支发生血栓或栓塞,可造成很多微小梗死区,称为“多发性脑梗塞”,也有人称为“脑动脉硬化症”。部分病人有轻微脑血管意外的病史,如过去有过眩晕、肢体不完全性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的发作,但很快消失,因而有人认为这就是短暂脑缺血发作。多数病人没有发生过急性脑血管病,而是逐渐出现记忆减退、智力低下、语言不利、行路不稳和情绪波动等。典型的慢性脑血管病,有动脉硬化性痴呆和动脉硬化性震颤麻痹(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前者表现为表情迟钝、记忆减退、智能低下、语言不利等;后者表现为步距小并走路不稳、肢体僵硬、手足颤动以致书写及持物不便、情绪易于激动等。治疗内容与脑血栓时相同,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血压,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药物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或由于阴虚风动引起,前者以益气活血、开窍化痰力主,用黄芪、桂枝、丹参、川芎、郁金、远志、天竺黄、橘络、川贝等,后者以滋阴活血、平肝潜阳为主,用枸杞子、何首乌、丹参、川芎、桃仁、钩藤、地龙、石决明等。中成药与脑血栓时相同。

五、高血压

1.病症概说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此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尤其中年以上脑力劳动者,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部发硬、记忆力衰退、心悸、失眠。后期可见心悸、气短、下肢及面部浮肿,也有心房纤颤及心律不齐;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语言不清、胸闷不能平卧,则为高血压危象。本病属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肝阳上亢”“类中风”等病的范畴。多与精神因素、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有关。长期精神紧张,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肝阳偏亢而发病;饮食失节,饮酒过度,痰浊内生,上扰清窍而发高血压;内伤虚损,而致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属肝火亢盛者,宜平肝泻火;属阴虚阳亢者,宜育阴潜阳;属阴阳两虚者,宜育阴助阳;属痰湿壅盛者,宜祛湿化痰。本病的重症、危症需积极予以抢救,以挽救生命。

3.医治准则

本病及早发现,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本病的预防,要定期做健康检查,尤以有高血压病史者更重要。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饮食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食物,忌饮酒。肥胖者应控制食量。

六、低血压

1.病症概说

指老年人的收缩压低于100mmHg或(和)舒张压低于60mmHg。一般人的血压常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高,但也有少数老年人有血压偏低的趋势,这种偏低不会达到低血压水准。血压偏低的老人,其平均寿命较一般要长。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根据病因及其特点分为下列三种。

(1)原发性低血压。病原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不适,而是在测量血压时被发现血压过低。发现后,有人出现一些头昏、失眠、心悸等症状,这是精神过于紧张所致。

(2)继发性低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种临床现象,一般能找出明确的致病原因。如高血压或冠心病使用降压药或血管扩张药时,心律失常,长期卧床的衰竭病人,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闷热环境中久立等。症状为虚弱、思睡、头晕、头痛和视力模糊等。严重者还有冷汗、四肢发凉、脉搏增快、视力暂时性丧失和昏厥。

(3)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中枢神经或植物神经的病理变化或功能失调所致,常见于老年人的衰老状态或动脉粥样硬化。体位性低血压是在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时,循环代偿作用不能适应地心引力,血液积聚于身体下部而不能维持血压所致。轻者表现头晕、眼花,重者站立不稳甚至晕厥,但在平卧后会很快恢复正常。少数人可伴有出汗异常或阳痿。

3.医治准则

有病因可查的要治疗其病因,如高血压对降压药过敏时,叫适当减少剂量,心律失常引起的低血压,要纠正异常的心律,体质衰弱的病人要改善体质等。体位性低血压需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也可服用谷维素、刺五加等,以调节神经和增强体质。穿着弹性长袜、紧身腹带,服用小剂量氯化钠(或做菜时多加些盐),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全身血量,从而改善低血压。起床时出现头晕、晕厥时,可于醒后稍等片刻并活动一下肢体,再缓慢坐起,然后活动下肢,下床站立。

老年低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厥证”范围,是由肾精、气血亏虚所致,一般以补肾、养血、益气方法辨证治疗,如以腰疼、乏力、头晕、视力模糊为主时,用杞菊地黄丸治疗;以头晕、汗出、倦怠、乏力、面白、食少为主时,可服用生脉饮、人参归脾丸或安神健脑液治疗。

七、肝硬化

1.病症概说

老年的常见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可能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增高有关。肝硬化常继发于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酗酒、服用某些药物、心力衰竭和脂肪肝。肝硬化时,常有面色灰暗、皮肤色素沉着、肝区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腹胀和消瘦等症状,当肝萎缩和肝功衰竭时,可出现肝掌、蜘蛛痣、腹水、腹部静脉怒张、出血和肝性昏迷,但老年肝硬化很少出现肝功能衰竭。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疑有肝硬化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3.医治准则

发现肝硬化后首先要消除对肝脏的有害因素,如戒除酒精性饮料,停服异烟肼、巴比妥等药物,治疗各种原发疾病等。其次是加强饮食的调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为原则。精神抑郁可以加重消化功能障碍,使肝脏缺乏营养而加重肝损害,因而精神状态非常重要,由于老年肝硬化很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因而应该对疾病抱有信心,并要避免忧怒等因素。保肝药物没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保肝药有果糖、维生素B族、酵母片、维生素C、肝太乐、维丙胺等。中医有较好疗效,常用滋阴、养血、柔肝、健脾、活血等辨证治疗。中成药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加味(丹栀)逍遥丸、云芝肝太、猴头菌片等。

肝炎后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应定期做血液甲胎蛋白(免疫法)测定,这是由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有演变成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如甲胎蛋白阳性并且在定期检查时滴定度逐步升高,须警惕肝癌的可能,应及早做肝同位素扫描或CT扫描检查。

八、胃病

1.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常有典型的疼痛节律,如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常在饭后1小时左右,并于饭前停止发作;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在饭前发生,直到进食后才得到缓解。老年溃疡病常无典型症状出现,可能仅有上腹不适或上腹隐痛,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是以并发症为首要症状,如黑便、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或突然上腹剧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等胃穿孔症状;也有以呕吐并呕吐隔宿食物为主的幽门梗阻症状。消化性溃疡可通过X线钡餐造影或纤维胃镜来确诊;慢性胃溃疡应定期复查以防止癌变和及早发现癌变并及时治疗。

防治的方法是避免精神紧张,消除对疾病的顾虑,工作、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并戒除烟酒和少吃刺激性食物。常用的药物有胃舒平、乐得胃等碱性药物;颠茄、阿托品、普鲁苯辛等解痉止痛药物,新药甲氰咪呱有明显疗效,可使胃酸分泌减少,缓解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中医治疗以健脾、温中、舒肝、和胃为医治准则,并须根据辨证用药。常用的单方成药有乌贝散、胃气止痛、舒肝止痛等。

2.慢性胃炎

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三种,常合并发生。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明确诊断都是通过纤维胃镜检查。老年人大约有20%以上发生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中可达11%以上,因有癌变的可能而常称为“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可能仅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嗳气、腹胀等一般胃肠症状。没有特效药物,可调节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服用保护胃黏膜及解痉止痛药,如胃膜素、氢氧化铝凝胶、普鲁苯辛等。萎缩性胃炎要定期进行纤维胃镜复查,以防癌变发生。中药常用健脾、理气、和胃、滋阴等法,常用成药有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舒肝健脾丸等。还可用滋阴补肾、健脾活血的方药,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丹七片等。

九、糖尿病

1.病症概说

由于老年时的衰退变化,胰岛细胞功能有所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但糖容易偏高,故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升高。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常与遗传有关,大约10%~12%病人有遗传因素。其次,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也是重要的因素。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病人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

老年患糖尿病时,由于进展缓慢、病情较轻和感觉迟钝,不一定出现典型症状,有越老症状越少的特点。不少老年人常是发现有心血管、神经系统、感染、外阴瘙痒、昏迷等并发症而就医时,才被发现为糖尿病。因而,当老年人有上述情况时,应及早去医院检查。老年糖尿病还容易发生昏迷,常见的是因感染、吐泻所引起的严重脱水,或停用胰岛素时因血糖过高大量排尿而严重脱水。脱水时的血液粘稠,血行缓慢造成组织缺氧,可出现烦渴、多尿、抽搐及神志障碍,此时称为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以区别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死亡。由于脂肪分解过多所产生的血内酮体升高也可引起酸中毒性昏迷,称为酮症酸中毒性昏迷,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中青年,特别是停用胰岛素或感染、吐泻时,在老年人中较少发生。此外,老人还常因脂肪代谢紊乱而发生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3.医治准则

通过调配和控制饮食,使胰岛细胞得到休息以逐步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饮食治疗可使老年糖尿病得到较理想的控制,因而说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老年病人可按每千克体重供给25卡热能为宜,其中蛋白质占1克,脂肪0.8克,其余用碳水化合物补充,早、中、晚餐的分配按1∶2∶2。控制饮食有饥饿感时,可用少糖多纤维的蔬菜填充。体育锻炼能减少体重从而减轻胰岛细胞负担,促进肌肉利用血糖、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改善体质。当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仍不能得到满意控制时,可加服降糖药物,常用的有甲苯磺丁脲(D860)、优降糖、苯乙双呱(降糖灵)、降糖片。以上办法仍不能控制,或并发感染,酮症酸中毒时,才能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切忌开始即滥用胰岛素。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由于病情稳定后多在家继续用药,病人及家属要学会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学会自己检验尿糖,并知道低血糖的特点和治疗措施。低血糖反应常在使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时发生,常见症状有饥饿感、汗出、手抖、心悸、意识障碍和抽搐,神志清醒者可吃些糖果、饼干等,神志不清则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并送附近医院抢救。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认为是高粱厚味、恣情纵欲、年老体衰所致,病机是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耗伤肺胃津液,医治准则应以滋阴补肾为主,兼热则加清火之剂,兼有气虚加益气生津之剂,兼有阳虚则加温补之剂。如用六味地黄丸为主,有热加麦冬、石膏,知母,气虚加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阳虚加肉桂、菟丝子、仙灵脾等。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玉泉丸或消渴丸等。除辨证治疗和成方以外,还有一些单味降糖中药,如人参、黄芪、苍术、黄精、玉竹、天花粉、枸杞子、何首乌、仙灵脾、葛根、玉米须、虎杖、石榴皮、番石榴等,既可单味药煎服,也可加入辨证方药中使用。

十、前列腺肥大

1.病症概说

前列腺肥大与睾丸的分泌物男性激素的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男性激素的水平随着睾丸的变化忽高忽低,人到老年睾丸分泌男性激素的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平衡因而失调,前列腺不断地受到其他激素的刺激,随之出现增生肥大,甚至可达到正常的15~20倍(大如鸡蛋)。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前列腺肥大后从四周压迫尿道,使膀胱内的尿液排泄受阻,表现排尿次数频繁,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随后可见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时间延长,有时即使用力挣挤,尿液也只能点滴而出,甚至完全排不出来,下腹胀痛难受,有时膀胱膨胀如妇女妊娠5个月大小,形成急性尿潴留,此时必须插管导尿后才能解除痛苦。有的病人由于膀胱开口梗阻,加上膀胱肌肉收缩乏力,可使部分尿液残留在膀胱内形成残余尿,由于梗阻日渐加重,残余尿超过膀胱容量,就使尿液返流到输尿管与肾脏,使输尿管与肾盂扩张继发肾积水,压迫肾脏实质,使肾脏排泄功能损害,引起尿毒症。

3.医治准则

前列腺肥大病人,大都年老体弱,治疗时必须考虑梗阻程度与全身情况。如只有排尿不畅,肛门手指检查前列腺轻度或中度肥大,可以试用女性激素,使增生腺体萎缩变小,缓解梗阻症状,常用药物有乙烯雌酚,每日3~6毫克,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或戊酸雌二醇5毫克,每周肌肉注射一次,这些女性素有使乳房发胀与肥大乳头变黑等副作用,因此必须遵照医嘱用药。如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可考虑作前列腺摘除术,使尿道恢复通畅。如年迈体弱,经受不住大手术,则可将双侧睾丸切除,也可获得一定疗效。

任何原因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肿、腺体变大,都会使尿路梗阻趋于严重,前列腺位于骨盆腔底部,周围有丰富的血管丛,久坐不动,可使静脉瘀血,因而静坐较久者宜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平时要少吃有刺激性的饮食(如酒类、辣椒),冬季注意下身保暖,避免会阴部受凉,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性生活要有节制,减少前列腺充血。假如平时能注意这些问题,就可减少急性尿潴留的发生。

一般说来,轻度前列腺肥大如不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会日益加重,因而不要因症状暂时稳定或缓解而放松治疗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十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症概说

慢性肾炎也称慢性血管球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患。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以青中年最多,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

2.发病特点和确诊要点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居处潮湿、或饮食不节、内外之湿困阻,致脾失健运;或劳倦伤脾,病后脾肾两虚,均致水湿泛滥,日久损伤脾、肾,阳气受损,阳损及阴,肾病及肝,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最后致阴阳两虚。

3.医治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