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基本功是指打乒乓球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夫,套用中国武术界的一句话: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打好基本功基础已经是乒乓球界的共识,但是什么是“基本功”呢?许多人做起来并不十分清楚。经常有人把练习“回合球”就当成练习基本功。当然回合多从某种意义上确实能反映一定程度的“功夫”,但是乒乓球的基本功应更多地表现在对球控制的“能力”上。
有位教练员曾经做过实验,让一组小队员在一段时间里练习“快速对攻”,要求他们尽量加快击球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的人甚至达到了80次/分钟的快攻速度,但是他们的连续准确击球回合数并不算高,一般只能保持连续击球15~20回合不失误;而另外一组人要求他们努力提高连续对攻的回合,尽量减少失误,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的人能连续对攻上千个回合不丢球。可是一到比赛就发现了,第一组的人能够在激烈的对攻球中连续三四板不被动,而第二组的人连两三个回合都坚持不了。这种实验证明了前一组人的实战能力明显高于第二组人。因此练习基本功必须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实战需要,从提高技术质量,提高变化与应变能力入手,对训练方法提出正确的要求。避免走弯路。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请人陪练,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给孩子喂球。“陪练”
作为一种“诱导训练法”正确采用会有明显好处,但是如果训练的要求不明确,“陪练”的训练难度反而不如孩子们自己对练的难度大,对提高他们的变化能力和应变能力反而没有好处,更何况有的陪练员为了迎合家长“殷切期望”,有意无意地降低喂球难度,打配合球,使击球技术变得更加华而不实。孩子们长期这样“练习”,不仅不利于提高应变能力,而且也不会变化,比赛起来总习惯地往对方手上打,这样做实在是对“基本功”的一种误解,必须予以澄清。打好基本功基础,首先要努力提高击球的质量,不断对他们的击球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速度、力量、旋转、弧线和落点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击球质量,不仅需要不断改进击球动作(用力行为)的合理程度,而且更需要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击球方法(变化)和应对不同的来球(应变),使他们的基本功水平全面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