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898—1958),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蛰居散记》,专著《文学大纲》等。
石湖
前年从太湖的洞庭东山回苏州,路过石湖。坐的是一只小火轮,一眨眼间,船由窄窄的小水口进入另一个湖。那湖比太湖小得多,水上到处插着蟹簖,围着菱田。同船的人告诉我:“这就是石湖。”我高兴地站起来,到船头四下眺望,尽量欣赏石湖的胜景。湖心有一个小岛,上面还残留着许多东倒西歪的太湖石。我想:“这大概是一座古老的园林的遗迹吧?”是的,整个石湖原来就是一座大的园林。八百年前,这里是南宋初期一位诗人范成大的园林,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就是在石湖写的。诗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我们读它,像亲身到了江南,看到湖光山色,看到一幅淳朴的耕织图。诗里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里是不会有闲人的,连孩子们也不例外。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他住在湖上,爱那里的风土,爱那里的农民,同情农民被剥削的痛苦。去年春天,我又到了洞庭东山。这次是走陆路。在一年的时间里,当地农民已经把通往苏州的公路修好了。在前年,东山的一个合作社里的人曾经告诉我:“我们要修汽车路,通到苏州,要迎接拖拉机。”果然,这条公路修好了,到东山不再需要走水路,更不需要一天两天,从苏州出发,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就走这一条公路去石湖。远远望见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渐渐地显露出来。有一座破旧的老屋,至少有三进深。我们进去看,前厅还相当完整,后边却很破旧,通过屋顶可以看见青天,满地是破砖碎瓦,墙壁也坍塌了一半。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墙壁上还嵌着《四时田园杂兴》的石刻,但已经不是全部了。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景物秀丽异常。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步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着将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蹦去。登上山巅,可以望见更远的大湖。那里风帆点点,历历可数。太阳光照在粼粼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间一齐翻来覆去。绿色的田野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绣般地在脚下展开。这里的湖水滋养附近地区的桑麻和水稻,还大有鱼虾之利。劳动人民是喜爱它的,看重它的。陪伴着我们的一位苏州市园林处的负责人说:“我们正准备把这一带全部绿化,已经栽下不少树苗了。”果然有不少各式各样的矮树,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地栽种着。我想,不出十年,这里就会成为幽深而整洁的山林了。那位负责人又说:“园林处有一个计划,要把整个石湖区修整一番,使它成为一座公园。”当然,这是很有意义的,何况东山一带即将成为工人疗养区,这座石湖公园更有必要建设起来。他又说:“我们还要好好地保护这一带的名胜古迹,范石湖的祠堂也要修整一下。有了那个诗人的遗迹,石湖不是更加美丽了么?”事隔一年,不知石湖公园的建设已经开始了没有。我相信,正像修建苏州到洞庭东山的公路一样,勤劳勇敢的苏州市人民一定会把石湖公园建设得异常漂亮,引人入胜,以迎接工农劳动模范来游览和休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