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42873200000007

第7章 朝鲜人的多彩生活(2)

4.不“穿”裤子的朝鲜女人

在朝鲜有这样一项特殊的规定:女性只能穿裙子。不论刮风下雨,或者是在严冬,朝鲜女性也要坚持穿裙子。

倘若天气太冷,聪敏的女性会在长裙下套上棉裤防寒。

在朝鲜仅有外国人能“享受”到穿裤子的待遇。女军人也只是在训练时才穿长裤。

在朝鲜只有男子才穿长裤。因此,朝鲜女性俗称男性为“裤子”。

朝鲜人喜欢白色,有“白衣民族”的称谓。朝鲜男子爱穿“灯笼裤”,当然是白色居多。款式主要分为“巴基”——裤子和“古克”——坎肩两种。

“巴基”裤裆、裤腿肥大,穿着随便轻松,适合其盘腿席坐的习惯,裤腿有系丝带,可以预防风寒。“古克”套在上衣外面,多用绸缎当做面料,毛皮或者布料当做里儿。女装也是白色居多,款式分为“则高利”与长裙。“则高利”是朝鲜女性青睐的上衣,不钉纽扣,用布带打结,袖口、衣襟、腋下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穿起来很飘逸;朝鲜长裙多熨有长长的皱褶,可做成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年轻女子多爱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的短裙,这样很便于劳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的风气也吹到了朝鲜。让外界感受到的,首先是朝鲜女性穿裤子的问题。2009年8月,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穿着应方便且好看》。报道称:“在先军时代生活文化日益美好的今天,我们朝鲜人民的着装款式正在日渐呈多样化。女性端正的裤子和男性的T恤也在丰富发展衣着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异常罕见地提倡女性可以穿“端正的裤子”,并列举了能够穿的裤子和不该穿的裤子的样式。《劳动新闻》明确要求:“紧贴在女性下身的裤子和喇叭裤,不是我们提倡的款式。”

知识小百科

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与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至目前为止,一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六方会谈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核危机。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希望同美国进行双方会谈。美国拒绝这个会谈方法,觉得会谈应包含所有相关的国家。两国最后同意六国会谈的方法,但也同意在会谈中间有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可能。

由于六方会谈的六轮会谈都在北京举行,有许多分析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会谈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原来对朝鲜半岛的事情有被动的态度。但在这个会谈中间,中国表现出一个主动的态度。这个改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有核武器的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安全有坏的影响。如果朝鲜核危机没有解决的话,美国可能会对朝鲜用军事行为。另外的原因是中国希望表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亚洲有一个稳定的影响。

第二节 东方礼仪之邦

朝鲜向来被称为东方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朝鲜民族把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邻里间的和睦相处作为最基本的品德。

朝鲜人非常注重礼仪。不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他们都自觉地维护与遵守那些约定俗成的礼仪程序和方式,体现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好。礼仪不但成为朝鲜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还是朝鲜人民族精神和社会文明的具体展示,成为美化社会生活、优化社会交往、净化社会风气,以及打造民族形象、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尊师重长有传统

朝鲜民族非常注重礼节,讲究礼貌。

老人的地位很高,以尊老敬客、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互助礼让为礼貌道德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尊老孝亲的传统,约束着朝鲜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在说话有言礼、走路有路礼、吃饭有餐礼、待客也有待客礼上。

朝鲜民族的言语礼节:在言语交际上朝鲜族人十分讲究。朝鲜族的语言分为尊阶、对等阶、卑阶(又称下等阶)三种等阶,即同样一句话因说话的对象不同而有三种不同说法。对年长者和上司及初次见面的人皆要使用尊阶语(敬语),倘若使用对等阶或卑阶语,意味着粗俗,不懂礼貌,将被人耻笑。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同辈人之间初次见面,要使用敬语互通姓名,握手问好,以示文雅、谦恭。在路上,晚辈如见到长辈,须使用敬语问候请安,并恭敬地站立路旁让道,叩首致意,讲究语言美。

与长辈同行时,年轻人应该走在后面;倘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必须向老人说明情况后方可超前。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吸烟、饮酒。若是老人遇见晚辈正在吸烟,通常也都主动回避,避免使晚辈尴尬。不论何时何处,即使素不相识,也不许年轻人向老年人借火抽烟,更不能接火,这种有违礼仪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不恭的行为。家宴中,父子一般不同席,并有儿子或者晚辈不能在父亲或长辈面前饮酒的习俗。

倘若非同席不可,晚辈则应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尊敬。酒席上按年龄大小依次倒酒,并且依年龄的大小依次举杯;和年龄大的人碰杯时,年龄小的人把自己杯子的上部碰在对方杯子的下部,以示谦恭。晚上就寝时,小辈将老人的被褥铺好,待老人躺下后,小辈们方可就寝。白天在家休息时,如果老人在家,小辈们随意躺下休息,皆会被认为不礼貌。

用餐时,要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菜,并且给老人和宾客设单人桌,媳妇或儿女双手恭敬地把饭菜端到老人面前,等老人、长辈举匙后全家才能就餐。陪客人用餐时,匙要放在汤碗里,如果把匙子放在桌上就表示已吃完了,因此,主人决不能先把匙子放在桌上,否则会被视为严重失礼,无异于“令客住嘴罢食”。

朝鲜族以前没有入室前敲门的习惯,但必须干咳几声,等室主闻声出来询问后方可对话。现在一般是在门外先喊一声:“在家吗?”此时双方使用的都是敬语。

朝鲜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不论大人、孩子,即使是老人,见到老师也要称呼“老师”,并向老师行礼。

在公共场合,朝鲜族很注重着装礼仪。上班时穿西装,休闲时大多穿民族服装,忌讳成年男子穿短裤外出,认为这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进入家庭住宅要脱鞋,所以朝鲜人的袜子始终保持干净。

朝鲜人递接物品时多用双手,特别是对长辈和上级,绝不能用一只手来递接东西。因传统观念为“右尊左卑”,故交接东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朝鲜人从不在别人面前打喷嚏、打饱嗝,万不得已时会转身向后,并且表示歉意。在长辈面前站立时,女子将右手掌握拢,放在腰部右侧,左手扶住右手;男子两手需下垂,身体自然挺直。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朝鲜人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女人不能在男子面前高声说话,男子也不能问女子的年龄和婚姻状况。

朝鲜族热情好客,不论在什么场合遇见外国朋友总是谦恭热情,谈话得体,主动让道,挥手再见。在交往接待中热情诚恳,宴请常常在饭店举行,除客人主动邀请外很少有夫人在场。朝鲜人很重视保持公共场所的整齐干净与良好秩序,尤其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果皮、纸屑都扔进垃圾箱内,随地吐痰被朝鲜人认为是缺乏最起码公德意识的行为,不但为人所不齿,而且还会受到处罚。

小百科

朝鲜人过年

农历年历来是朝鲜人民欢度的节日。故现在朝鲜人民既过阳历年,也过农历年。农历年这天,街道与村庄都披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庭的主妇们摆出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饭菜,全家聚在一起欢度节日。饭菜中大米年糕、年糕汤、朝鲜八宝饭与江米条是不可或缺的。年糕汤是把年糕切成柳叶状,放入各种作料,用肉汤煮成,味道好,营养丰富,人人都爱吃。朝鲜人往往问孩子吃了几碗年糕汤,就是问他几岁了。

农历年这天,孩子到长辈家去拜过年后,就玩各种民俗游戏,如玩尤茨,跳跳板等。

长期以来渐渐形成的群体互助的精神,已积淀成为朝鲜族优良的群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为更好地互相帮助,朝鲜族人民自动组织过各种叫做“契”的互助组织。比如殡葬时的“治丧契”,婚宴时的“婚姻契”,只要一家有事,大家定会相帮。在文化生活方面,朝鲜族还成立过“兴学契”,即大家一起设法兴办学校,教育子女。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朝鲜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积极参军参战,用鲜血与生命保卫自己的家园。

2.伴随一生的礼仪

朝鲜半岛上的人们将家庭礼仪珍视为伴随一生的礼仪,人生全过程的各种仪礼多以家庭为中心。朝鲜人的家庭礼仪严格细腻并且颇具人性化,主要有出生仪礼、冠礼和笄礼、婚礼、丧礼与祭礼。这些礼仪各有主题,有的表示祝福和庆贺,有的表达感激和敬意,等等,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民族的儒教传统,表现了对人生的尊重及热爱。

出生礼

朝鲜人将出生仪礼视为人生的开端礼,有“忌绳”、“百日”、“抓周”等项目。

忌绳:当婴儿降生时,家里人要在房檐下大门上方拉上一条反搓的草绳,叫“忌绳”,表示这家有婴儿出世,谢绝外人入内。如生的是男孩,就将辣椒或木炭插入绳子内;如果生女孩,则插上松叶、松枝条。“忌绳”要挂21天,使产妇安静地休养20天以便恢复元气,同时也为新生儿创造安宁的环境。

百日:和中国人一样,在婴儿出生100天时要举行小的宴礼。首先要用米饭与汤拜祭产神婆,感谢她照应婴儿和母亲度过了困难的阶段,然后家人和亲戚朋友摆宴庆贺,主要食品是米糕、红豆蜜糕、黑豆糖糕等,酒是必不可少的。按照民间说法,百日之内婴儿死亡率较高,要向渡过难关的婴儿表示祝贺。

抓周:当婴儿一周岁生日时,要举行非常讲究的仪式。这天,母亲要给小宝宝换上一身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男孩儿穿七彩缎上衣,女孩儿穿彩色裙子。生日席上摆上各种物品,让孩子任意抓上一件喜爱之物。为男孩和女孩摆放的物品不同,男孩席上摆米、打糕、水果、钱、弓、箭、笔、纸等;女孩席上重点要放针、线、尺、熨斗等。婴儿要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选取一样东西,接受人生第一回考试。如先抓弓箭,说明他将来会成为武将;如先抓笔墨,说明他会成为文人;如先抓打糕、水果,说明他将来是个老实的本分人。这一习俗虽有占卜命运的色彩,却真实体现了朝鲜的人们对孩子未来的预祝和期待。

冠礼与笄礼

古代时,朝鲜族的男子到20岁、女子到15岁时,家人要择一吉日为他们举行“冠礼”,以祝贺其长大成人,可以婚嫁了。冠礼,男子叫“加冠”,即给他们戴上一顶用马鬃制成的纱帽;女子叫“及笄”,既给她们挽起辫子,盘成发髻,在发髻上插上一个簪子。冠礼通常选在农历正月,因为正月为大。给男子加冠时,要请一位有名望的人士,而给女子授笄通常是她的母亲。这种在婚前举行的仪式而今已大大简化甚至不再举行了,但作为这种习俗的延续和演变,则是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成人教育。在朝鲜,男孩满18岁、女孩满16岁成年的时候,所在学校皆要集体举行成人教育活动,向他们讲述冠礼的传统,教育他们此后要担负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婚礼

朝鲜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婚礼礼节往往很繁琐。定婚时,双方父母在女家见面,相互发表意见。最后由双方父母确定婚姻关系。否则,无论青年男女之间的关系多好,也不予承认。朝鲜族的婚娶习俗中历来就有同姓同本不婚;姑表、姨表亲戚不婚;即凡属血亲关系,不论是远亲还是近亲,一律不得通婚。旧时朝鲜族在订婚时要合“八字”,称为“宫合四柱”。“四柱”即出生的年、月、日、时。看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合,双方的行是否相生。若相克者,不能议婚。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隆重热烈且程序严格,常常要经过议婚、订婚、纳币、结婚四道程序。

议婚:由媒人和男女双方的父母见面洽谈婚事。倘诺双方父母同意,再看两个年轻人的“四柱”与“宫合”是否相配。依照民间的说法,这关系到人的福分,“四柱”好就能官运亨通,“四柱”不好就会受穷或者早死。推算“四柱”后,再看“宫合”,判断结婚后能不能和谐地过日子。

订婚:在“四柱”与“宫合”两关顺利通过后,要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通常在女方家里举行,有时也可借用饭店,但决不允许在男方家里进行,这一点和中国人正好相反。订婚当天,两人互换礼物后,男方家要把新郎的“四柱”郑重地交给女方的家长,以便结合姑娘的“八字”择定婚期。

纳币:新郎家向新娘家送彩礼。彩礼一般是些红、蓝缎子和珠宝首饰,用于做新娘新婚服装,要装入礼盒之内,外包一层红布。女方家要设宴招待送礼盒的使者,并且由新娘的父亲亲自打开礼盒观看礼物。早些年礼盒都由仆人来送,如今这个美差通常由新郎的朋友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