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42862800000111

第111章 入世出世平等

开阔心胸,心中装着天下,才能真正融入天下,获得无上的境界。

曾有一位学人这么说:“学佛,就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点到了禅宗的实处。禅宗的出家人,发愿学佛并非为了隐遁山林。一切有成就的大师成佛后的愿行,则纯为利益众生而出发,再不涉及个人的私利。由是可知,出家人,绝非意志消沉、行为悲观的避世者,更非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寄生虫。而是克制自我、舍己为人、志愿深广宏大、行为光明磊落的救世者。青少年朋友们不一定要去修行佛法,但是这种“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心态,是可以学习的。

在太平寺中,弘一法师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老友穆藕初。叙旧之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佛法上来。穆藕初对于佛教并无多少了解,不过他在一些哲学、文化类的书籍中见过一些批评佛教的观点,对于佛教总觉得是一种导入出离世间,逃避家国社会责任的宗教,当此国家衰微,正需国民奋发图强之际,佛教于世又有何益呢。

弘一法师解释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就大乘佛教来说,其菩萨道精神,更是充分体现着济物利人的人世悲怀,凡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皆需发大菩提心,立四宏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自励精进,无量世中,怀此宏大心愿,永不退失,只要是济世利人之事,都可摄入佛道之中,佛教哪里会是消极避世的宗教呢?

弘一法师也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人,在他出家之后,他一方面静心研究佛法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则不断游历来进行佛法的交流和弘扬。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曾经留学日本的他更是站在了抗日这一边。他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一面庆幸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人生的苦恼。

一般来说,人总是想得到,而不想付出。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永远只想着收入,而不想付出,那这个人永远都不能获得解脱。只有那些心中装着众生的人,才能真正融入众生,达到至高的境界,成就解脱的人生。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开阔心胸,心中装着天下,才能真正融入天下,获得无上的境界。

南怀瑾说,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作大比丘众。人们把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这在中文叫作自了汉,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禅宗则称之谓担板汉,挑一个板子走路,只看到这一面,看不见另一面。也就是说,把空的一面、清净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于烦恼痛苦的一面,他拿块板子把它隔着,反正他不看。

菩萨们的塑像都是俗家的装扮。譬如大慈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以及其他一些菩萨等,都是在家人的装束出现,除了大愿地藏王菩萨。出家人是绝对不准穿华丽衣服的,绝对不准化妆的,可是你看菩萨们,个个都是化妆的啊!又戴耳环,又挂项链,又戴戒指,叮叮当当,一身都挂满了,又擦口红,又抹粉的,这是菩萨的塑像。这是为什么呢?就是说他是入世的,外形虽是入世的,心却是出世的,所以菩萨境界谓之大乘。

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是禅宗的特质所在,也是佛教备受推崇的原因所在。青少年朋友们如果能从佛教的经义中学到一点出世和入世的辩证关系,对于自己的内心建设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