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42862800000001

第1章 敬重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敬重他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许多人会这样认为:只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钱、更硬的拳头,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使自己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畏。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对于青少年来说,到底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为自己赢得别人的尊敬?让我们来看看南怀瑾老师是怎么理解的。

“君子不重则不威”看起来似乎是说你自己不庄重,那么你在别人面前也就没有了权威、威信。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伪君子”:几个“老夫子”式的人物在谈天说地,忽然走进来一个晚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老夫子”们赶紧收敛了笑容,正襟危坐。这就是受到朱熹影响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如果孔子知道了后世他的学问是这样被注解,肯定要着急坏了。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错解,南怀瑾老师认为这是我们受了朱熹的影响。

南怀瑾老师认为这是孔子在告诉世人关于自重与尊重他人的处世哲学。“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一个不知道自重、没有自尊心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不仅“不重”则“不威”,而且做学问也不牢靠。而“无友不如己者”的解读就更有特点了,从前的宿儒们告诉我们:“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如果这样理解那就错了,孔子也就太势利了,我们的祖先又何以称之为“圣人”呢?

根据南怀瑾老师的解释,我们得以窥见孔子的真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要学会敬重他人。如此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连贯的意思,做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别总是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轻视他人的人也会被他人轻视。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是互相映照的,你敬我一分,我还你三分。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最好的方式便是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不懂得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

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

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挂得住?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

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别人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

有了机会,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孔子的大弟子子贡曾形容他的老师“温、良、恭、俭、让”,这五字真经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修行。其中的“恭”就是恭敬,对任何人都怀有恭敬之心,自然别人也就对你敬让,更少有被人记恨在心的事情发生。

对于年轻气盛的青少年来说,学会敬人,才是敬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