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文化常识
42846300000003

第3章 近现代国学大师

章太炎

章太炎,名炳麟( 1869年— 1936年)汉族,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 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 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 “革命军兴,革命党消 ”言论。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 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 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 “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思想上渐趋颓唐。

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

一生著作颇多,约有 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钱穆

钱穆( 1895年 7月 30日— 1990年 8月 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钱穆九岁入私塾, 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八年,先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秋天,钱穆答应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 1950年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辍,而办学有成,亦获香港政府尊崇,于 1955年赠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又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 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 1968年膺选中研院院士。晚年专注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逝后,家人将其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归家。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注:国学大师钱穆乃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之叔父。

季羡林

季羡林,生于 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2009年 7月 11日在北京去世。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 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 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向 -o和 -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向 -o和 -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 1980-1984年)、《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1931年,季羡林选择了梵文,师从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佛典《大事》厚厚 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 12月至 1941年 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萦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 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年后的 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卷。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46年 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

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

1956年 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年、 1959年、 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团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1990年)等。 1998年 4月,《牛棚杂忆》出版(1988年 3月— 1989年 4月草稿, 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是“ 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