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42838400000002

第2章 悠久灿烂的佛教造像雕凿技艺

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源于古印度的石窟造像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人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现存于盂县境内的大多数佛教石窟寺就是在这两个时间段中完成的。另外还有部分宋代造像遗存。民国时,曾两任盂县县长的稷山人王堉昌所著的《盂县造像录》、《盂县金石志略》对盂县的佛教石窟造像遗址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述。根据他的记述,当时盂县境内共存有各类石窟造像遗址30多处。但是现在有迹可寻的约20处,且大多损坏严重。此外,还存有部分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石雕碑碣造像石刻。

作为佛教艺术的象征和历史见证,盂县的石窟造像技艺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在盂县的分布和发展状况。从现存的石窟造像遗存来看,多为北魏至隋唐时的摩崖造像。今南兴道村的千佛山曾在兴和三年(541)建有“千佛寺”,这是已知史料中记载的较早的盂县佛教寺院。碧屏山上的陆师嶂有千佛洞,有佛寺,但是“陆师嶂”的命名却来自于“相传唐时有6位道人在此羽化成仙”,典型的早期佛道融合的痕迹。从地域上看,摩崖造像在现在的盂县境域各地均有分布,有些还是在人迹罕至的山区僻野,可见佛教在盂县传播的早与广,这和当时北方地区的佛教大环境是相吻合的。

重新走阅凝视这些石窟造像遗存,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在于心灵的震撼。尽管它们斑驳沧桑,尽管他们饱经风霜,也尽管它们损毁破败,但作为人神情感与心灵交流的文化遗存,仍默默展示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的迷人魅力和不同时期盂县地区高超的石刻雕凿技艺,让人折服、惊叹,流连忘返。

千佛寺摩崖造像。千佛寺摩崖造像位于盂县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东魏兴和三年复修,是史料记载盂县境内始建年代最早的庙宇,今无存。寺庙旁侧原凿有大型壁龛3处,分左、中、右布局,周围营造有小型窟龛多区,共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

现仅存居右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5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其左面造像共21层,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间镌刻有“王凌、赵霈、张好郎……造像”、“清信女造像”、“永熙元年造”、“千佛寺,前赵郡太守嘉殷州刺史河间邢生造像、兴和三年造”、“徐州长史景略”等文字。此处造成像总计900余尊。

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于下庄村石佛湾,石壁上凿两佛龛。右龛高90公分,宽60公分,刻有佛像三尊。右龛高50公分,宽40公分,分上下两层排列,上层造像三尊,下层造像两尊。右龛佛像下面刻有“永熙二年五月十六日弟子父母造像一去,皇帝陛下祭……”。左龛上刻有“永熙二年五月十八日林寺道阁造像一区,为七世父母所生,合门大小末每原贡上……”、“王平、阎祢”等。永熙二年是公元533年,是北魏孝武帝的年号。

诸龙山摩崖造像。现存于诸龙山。壁龛高700公分,宽500公分。刻有佛像三尊,主像盘坐在莲花座上,身高38公分,陪像居左右两侧。左侧壁刻有“大齐天统四年……”等字。天统四年是公元568年,天统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

陆师嶂千佛洞摩崖造像。陆师嶂位于藏山之南的碧屏山上。山腹建玉帝庙,庙后有“千佛洞”、“千佛池”。四周壁上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摩崖造像600百多尊。多种资料记载,此造像为北魏、北齐时所造。造像间有“法界众生一眸成佛,仰为上父,现在老亲及造一观世音像”的文字。庙西还有僧院禅房遗址。相传唐时有六位道人在此修炼,羽化为仙,故名“陆师嶂”。这里有佛有道,体现了不同时期佛道在这里发展传播的经历,是历史悠久的盂县古文化遗址。

上文村摩崖石刻。在今上文村的石佛山的山腹中,有一块长50米,高约10米的石壁。壁面凿造神龛3组,内刻佛像21尊。龛多为圆拱形,造像组合有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石壁上刻有“大唐上元初年九月丁未十八日甲子”以及21位捐资造像的节妇寡母的姓氏等记载。

石佛山摩崖造像。位于石佛村的石佛山山间的一处平整石壁上。整个石壁高3米,宽5米。壁上凿有一处石龛,高宽均为72公分左右。龛内有石佛造像3尊,其中主佛盘膝端坐于莲花台上,坐像身高40公分,莲花座高18公分。两尊陪像分立于主像左右,身高30公分。落款“皇祐四年辰岁五月日”尚依稀可辨。“皇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皇祐四年”为公元1052年。

姑姑崖摩崖造像。在今后峪沟村。上下崖壁面营造佛龛二区。上区镌刻佛像35尊,崖右下方石上刻有“广禅侯之庙”的字样。下区佛像为一尊,高宽均为50公分左右。据了解,北宋政和四年(1141),宋徽宗颁旨钦封常顺为“广禅侯”。“广禅侯”被认定为是中国历史上授官位最高的一位兽医,也是唯一被钦封的兽医侯。此造像无确切修造纪年,但据此推测应为北宋时造。

在乾隆版、光绪版的盂县志的“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盂北村岩刻道姑像,形质古雅,未详所始。”很有可能说的就是此处姑姑崖摩崖造像。如若不是的话,这是现有资料看到的可能是唯一被收录的有关道教人物的石刻造像。但是我们至今没有找到这个“道姑像”。

盘关石佛嶂宋代造像。在现十八盘西峰顶部崖下有宋代摩崖石刻一处,人称“佛爷嶂”。石佛嶂长30米,高约10米,内镌造像83尊。中间最大的一尊佛像高约0.5米,宽约0.25米。根据民国盂县《金石志》考,盘关石佛嶂为宋嘉祐四至六年所造。现在的石刻上还能看到“不动地菩萨”、“现前地菩萨”、“嘉靖岁五月一日癸未”等字样。

除了上述的摩崖造像外,现在能够找到遗存但是损毁严重的还有:普贤大佛摩崖造像、权决洛摩崖造像(隋)、张参军摩崖造像(隋)、邢怀智范维等摩崖造像(唐)、越宵山摩崖造像(宋)、里千口村摩崖造像(宋)、神泉寺坡山摩崖造像、玉掌沟摩崖造像、黑石湾摩崖造像、许家沟摩崖造像等。

根据《三晋石刻大全·盂县卷》收录的佚失碑录,民国时的《山右石刻丛编》收录了两块原存于兴道村的现在已经佚失的碑刻,一是刊于公元549年的“高岭诸村造像记”,里面记述,“唯大魏武定七年岁在己巳四月丙戌朔八日癸巳,肆州礼安郡定襄县高岭以东诸村……建立法仪造像一区……”另一块是刊于北齐天保二年(551)“邢多五十人等造像记”,内述也有“造像一区”的内容。这两块碑上所记述的这两区造像位于何处,是不是与上述的“千佛寺”石窟有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是碑刻记载和造像记载有一个共同点,造像的“施主”多为邢姓之人。

作为佛教造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盂县还存有一些单体的佛教造像碑和造像塔等,雕刻时间基本相当于摩崖造像的繁荣期,反映出与石窟造像的同步性特征。程子岩造像碑原存于程子岩下的丰乐寺,为东魏兴和三年(541)所造。碑高1.6米,宽0.8米,厚0.2米,岩质坚硬,磨制光滑。正面上首镌刻一尊身高24公分的大佛像,碑身四周刻满了身高5公分左右的1000尊小佛像。碑上还刻有一段文字:“大魏兴和三年岁次辛酉十一月己巳泪三日辛卯丰乐寺比丘圆光门徒弟子造像壹区上为皇帝陛下为师僧父昌四背……造像壹仟”。可惜于近年遗失。其他像原存于兴道村兴化寺所保存的武定七年(549)、天保二年(551)、河清四年(565)的造像碑,天统六年(555)的小湖泰山庙造像碑以及县文管所现存的北魏“千佛碑”等都是华丽中见朴素的石雕艺术精品。

盂县文管所存北魏时的一尊佛塔,高约1.6米,底座为莲花台,直径约为60公分,佛塔上下三层,中下两层为八面,上层为四面,共雕刻佛像20尊。元吉村现存有北齐河清四年雕刻的佛座一个,上刻有“河清四年三月日……”等文字。

时代造就艺术,艺术反映时代。正是这些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雕凿艺术珍品使我们有幸能够暗窥先人们的生活场景,能够深刻体验他们的灵魂思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佛教在盂县的传播深远而广泛,在北魏时就有了千佛寺、丰乐寺、镇池寺、兴化寺等著名寺庙建筑。此后,在盂县一直长盛而不衰。

另外补充一点。关于兴道村村名的来历,盂县文管所的赵培青所长认为,此村名应该起源于北魏的太武帝灭佛时。魏武帝当时灭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兴道”,而当时的兴道村既有佛寺,又有摩崖石刻,是盂县典型的佛教中心。受此运动影响,“兴道”之村名由此而诞生。但是,我有一点疑惑,“兴道”的“道”指的就是“道教”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