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空中国:华尔街的新阴谋
42803600000041

第41章 贸易保护主义归来

历史上做空其他经济体通常只需要动用美国的部分力量就可以了,但中国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美国需要动用从政治到经济一切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做空中国。

贸易保护主义历来是经济萧条时期各国奉行的经济政策,在现在,这更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策略之一,用以压制中国的经济环境。

在做空欧盟的同时,美国也已经开始了针对中国的大做空。做空中国不同于做空其他经济体,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中央集权国家,历史上做空其他经济体通常只需要动用美国的部分力量就可以了,比如,做空日本,由于日本事实上一直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相当于占领状态,所以,只要美国以强迫手段就可以让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做空俄罗斯需要动用边缘战争、政治压力、操纵石油以及施加国际游资攻击;做空欧盟需要深谋远虑的暗中介入布局,以及美元与欧元的长期博弈,另外还需要美国发动金融危机。接下来的做空中国,需要调动美国以往使用过的全部手段——通过30余年在中国的广泛介入,美国资本已经成功地将中国经济泡沫化,国民财富集中于房地产、股市、汇市、期货等,现在到了收获季节,美国需要从政治和军事上进行威慑,同时利用汇率、美元打击人民币和中国制造业,再通过万亿引资计划,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以此抽空在中国的国际资本。当然,其中还有许多配合手段,比如让黄金和石油等维持高价、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在中国南海制造事端、介入中国周边等等,这些都是为做空中国制造利空。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利用美国的整体优势,以霸权的方式、采取一切手段、有计划地强力做空中国。

2007年12月24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题为《我们不能将自由贸易拒之门外》,作者是加里·邓肯。该文章说,在2007年,国际经济出现了危险的征兆,美国房价暴跌、石油价格飙升、全球信贷紧缩和英国住房市场低迷,但这些还只是局部的和具体的,“还有一个危险也在增大——退而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这种愚蠢行为的破坏作用将加剧世界重要经济体业已遭受的痛苦。”在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决策者们现在都开始转而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开始频频为国际贸易增设各种障碍,而这种障碍实际上对自由贸易具有破坏作用,这是新的、根本的风险。邓肯回顾说,其实从本世纪初开始,也就是大约2000年时,“全球商品和服务自由贸易的持续发展一直受到两个主要因素的威胁。”这两个因素就是,世界始终无法在“多哈回合”的国际贸易谈判中获得实质的、重大的进展;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和欧洲由于贸易赤字严重和经济发展缓慢而逐渐开始由奉行自由贸易转变为执行贸易保护,这是由于复兴的印度、中国等新兴工业国的迅速崛起,使得西方国家很担心这些国家会夺走本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繁荣。“由于西方民众对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担忧加剧,政治家们(尤其是华盛顿的政治家们)越来越迎合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而邓肯警告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失败的几率已经很大。美国经济即将进入低迷期只会增加这种几率。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风险真实存在,而欧洲经济增长也可能显著放慢。”

邓肯继续说,“在这种情况下,大西洋两岸惊慌的政治家们屈服于民众贸易保护的诱惑似乎是非常合理的。中国很容易成为西方国家失业率上升的替罪羊,而多哈回合谈判也可能遭到破坏。”邓肯警告道,“事实上,正如20世纪30年代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大萧条的推动力一样,战后,在接连进行的自由贸易谈判中稳步发展的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这种强劲增长促进了全世界的繁荣,首先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而近些时候是在最贫穷的国家。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使即将到来的经济紧缩演变为危机——要不就是一场灾难。”

2011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对外贸易的白皮书,主要是强调调中国在推进对外贸易方面的成就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白皮书说,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97万亿元,是1978年的144倍,年均增长16.8%。发布经济白皮书,是表明本国经济态度的一种手法,美国、日本、欧盟都曾利用透白皮书描绘出本国对外经济政策与外贸政策,并在表达对外经济政策方向和态度。

中国这份白皮书也不例外,书中称:“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选择在2011年底发表这份白皮书,实际上是在回应美国和欧洲,是在表达对他们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不满,实则是在说:“不要干涉大陆汇率、不要对人民币指指点点”。不过,其中透露的信息也表明,中国惧怕与美国打贸易战,以白皮书的方式表明中国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并未对美国构成产业挑战,贸易战将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平衡产生重大威胁。

白皮书说,目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主要存在子中美贸易、中欧贸易之间,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晶主要生产国则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但一些发达国家坚持旧有思维,对向中国出口高端装备秕高新技术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缓慢,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