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安子介的《解开汉字之谜》解说的3650个汉字是作者从140万个汉字中按频度选出的,如果能够有选择地掌握其中2800多个汉字,就足以理解现代中文报纸内容的99%。这3650个汉字,经过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联想,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例如,书中对“夷”字的解释,作者认为这个字可拆散为“大”和“弓”两个字。这是因为殷商时期的氏族善于制造大弓,作为抵挡敌人进攻的武器,给人一种安全感,所以就有了“化险为夷”的句子。又如对“人”字的解释,更是浮想联翩。作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从人开始的,不管从一个人的行走或两脚跨立的姿态看,其形状都像“人”。作者由此又联想到“大”、“天”、“夫”等一类与“人”字有关的汉字。这种归纳方法,有助于那些对汉字感到陌生的外国读者掌握汉字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国颁布简化汉字,是对汉字发展的巨大贡献。不过有时需要繁简两体并存,有的字不能化“简”为“繁”,有的报刊出海外版行销海外,用的是繁体字,排印时就要将稿件上的简体字——恢复为繁体字。在这化简为繁之中,往往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差错。例如:
“後”简化为“后”,有人以为“后”只是“後”的简体,一化简为繁,慈禧太后的“后党”就成了“後党”;“皇天后土”就成了“皇天後土”……‘乾”简化为“干”,化简为繁时,“大动干戈”成了“大动乾戈”、“天干地支”成了“天乾地支”……“里”简化为“里”,一化简为繁,就出现“下里巴人”、“某人同里”。
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惟一从古以来不断发展,一直使用至今并仍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字。汉字不仅是汉族人民通用的文字,历史上也曾是少数民族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古文字的蓝本,也是壮族、布依族、白族、瑶族、水族等民间使用、记录本民族语言的土俗字的蓝本。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均曾部分或全部使用汉字。国外如日本、朝鲜、越南古代曾长期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后来又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或利用汉字的偏旁笔画和造字方式创造自己的文字。例如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朝鲜的谚文,越南的字喃等。日文、韩国朝鲜文至今仍使用部分汉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文字,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语文之一。
汉字是一种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是独立发明、逐步演进、由笔画结构而成的方块字。目前所知最原始的汉字是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形文字,以及河南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画文字,称为陶文。由此推算,汉字的历史大约在5000年上下了。现存已经释读最古汉字叫做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的遗物,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汉字作为意音文字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是汉字经历了某些旧字消亡,一些新字产生以及结构的变化。此外,在书写体式方法上经过多次重大变化,形成多种字体。商周时代有小骨文、金文;战国时秦有大篆,六国有简帛文字;秦汉时有小篆、隶书:汉以后有楷书、草书和行书等等。
从甲骨文开始,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商代开始到秦代为止的古文字阶段。所谓古文字通常是对小篆以前文字的总称,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甲骨文是指商代后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事的文字。金文旧称钟鼎文,是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形体一般比后来的小篆繁复。六国古文主要是书写在竹简和缯帛上的文字,合称简帛文字,其特点是简体字流行。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以大篆为蓝本推行的标准文字,图画性削弱,符号性加强,成为古文字的最终形式。第二阶段是从汉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的隶楷阶段,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形体的演变,是由近似图画的线条写实变成由笔画组成的符号,主要是笔势的变革,即笔画姿态的变革。小篆以前的早期文字,线条以圆转为主;隶书以后的后期汉字,笔画以方折为主。形体的演变趋势是由繁趋简。
汉字形体主要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二次是由篆书变为隶书,称为“隶变”。隶书是由篆书演化而成的便写字体,始于秦代,通行于汉、魏。由于隶书书写起来要比古文字方便得多,因此,由古文字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成为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演变成现代文字的分水岭。隶变以后,汉字完全失去了古文字时代的象形面貌,变成了纯粹表意兼标音的符号。第二次是由隶书变为楷书。楷书也称真书、正楷,是由隶书演变出来的通行至今的正式字体。从表面上看,楷书对隶书的改变似乎不大,但是楷书的笔画书写起来比隶书更加方便,所以由隶书变楷书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楷书起源于汉代,进入南北朝以后成为主要字体。楷书的“楷”当楷模讲,原意是指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本来并非某种字体的专名。唐代以后,楷书才具有现代人所说的楷书的含义。楷书通行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很大的变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过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工作,共淘汰1055个音同义同而写法不同的异体字,产生2238个简化字,这些简化字已经成为全国汉文图书、报纸、刊物以及学校教育和日常文书工作的规范用字。
至于草书和行书,一般认为草书是草率的隶书,即草隶,形成于汉代。
草隶到东汉章帝时成为章草,到汉末进一步草率化,成为今草。唐代更有所谓狂草,难以辨认。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字体,相传始于汉末。我们所熟悉的行书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但实际上是行书在先,楷书在后,楷书是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今草书的形成也受到行书的影响。不过楷书的彤成和发展以及草书字体的变化,又对行书产生了很大影响。行书书写快速又不难辨认,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魏晋以后成为人们日常应用的手写体。
现在的汉字,除印刷体和缮写公文外,可以说是楷书和行书配合应用的时代。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可以称为真行或行槽;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较浓的,可以称为行草。由于汉字的形体特点和书写工具毛笔的特点,汉字书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书法艺术。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碑刻手迹如林,保存下不少珍贵的艺术遗产。
汉字注音的由来
有些文章说,清末的卢戆章是汉字拼音的最早发明者,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
汉字拉丁化拼音的历史绝不只90多年。反溯上去:前清的刘献廷曾“遍考华严字母,泰西拉丁话”,于1692年编制《新韵谱》;着有《声韵同然集》的杨选杞,经7年探索,于1658年制成一套汉字拼音方案;更早在1639年,方以智便在《通雅》中提出:“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以成字。”以上诸人,均受益于一部最早的汉字拼音专着——《西儒耳目资》。此书作者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金尼阁于利玛窦去世的1610年来华。他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并转赴晋、陕开教。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小学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理为初稿。在泾阳,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征。从此,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周恩来于1958年在政协有关会议上明确指出:“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1605年,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初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25年,另一个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着了一部《西儒耳目资》。”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声,对近400年的汉语发展史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古人怎样注音
古人读书时,也会碰到不认识的汉字,这就需要加以注音和释义。
古人给汉字注音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譬况”法这是最早的注音方法。譬况是用描述性的话来说明一个字的发音状况。如汉代刘熙的《释名·释天》对“风”字的读音注解:“兖豫司冀横口合唇推气言之,风泛也,其气博乏而动物也。”
2.“读若”法用一个较常见的同音字来比拟所要注解字的读音,这是古代应用得较广泛的注音方法。“读若”有时写作“读如”。“读若”法在汉代很盛行,为一般注解经典及制作字书的人所采用。如《易·晋卦》“晋如摧如”,郑玄注:“摧读如‘南山崔崔’之崔。”又如《说文解字》:“珂,读若苟。‘读若”、“读如”与训诂学中运用的“读为”、“读曰”不同。“读为”、“读日”一般用来表示字音的“假借”或“破读”关系。如《诗经·卫风》
“淇则有泮”,郑玄注“泮读为畔”,即表示这句中的“泮”应当作为“畔”
字来解。《尚书·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即此句中“时”
当作“昔”(种植)字来解。
3.直音法直音法一般是用来注明一个字的本来读音的方法。盛行于汉代。如《尔雅·释音》“填田”,就是用“田”字来注明“填”字的凄音。
直音有时也表示某字的字音必须变读,如《周易》“拔茅茹”,郑玄注“茅音苗”,即表示“茅”字在句中应当读“苗”。有时还用直音法表示古今有别的读音,如《谷粱传·隐公五年》杨士勋疏“斩树术,坏宫室日伐”,并注曰“坏音怪”,表示“坏”当按古音“怪”字读。
4.反切法用两个字合起来注释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原只称“反”,唐人讳言反字,改为“翻”或“切”,后来才台称为反切。构成反切的两个字,上边的称为(反切)上字,下边的称为(反切)下字。上字的声母和所注字的声母相同,下字的韵母与所注字的韵母相同。陈澧《切韵考》说:
“切语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迭韵。”即上字定声,下字定韵和调。如“东,德红切”,即:
德+红→东d(e)+(h)ong→dong其中上字韵母(e)和下字声母(h)都是多余的。又如“朱,章俱切”,“萧,苏雕切”,“尤,羽求切”等等。
反切是古人注音比较科学的方法,一般认为它出现的年代为东汉末年,由孙叔然(炎)在《尔雅音义》中首创或整理。据章太炎等人研究,孙叔然之前的应劭、服虞等人,在注释古书时已使用了反切。
标点符号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标点符号,读文章的人,要自己断句,因而,常常弄得文意不明。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约在宋代时,开始有了,明代时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到了近代,我国知识界又吸收了国外的标点符号,于是出现了我国的标点符号系统。
19世纪,广东人王炳耀,首先根据我国古代断句法,吸收我国新式标点,草拟了称之为“读之号、句之号、节之号、段之号、问之号,等十种标点符号。1919年,陈望道写出《新式标点的用法》,详细、具体地介绍了10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出12种标点符号,我国开始有了“标点符号”这一名称,其体例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解放后,国家出版总署,总结了“五四”以来人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规律,于1951年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凡14种,至此,标点符号更趋完善。
最早的标点和符号
西方国家使用标点符号最早不早于11世纪,而中国则早在5世纪便开始使用标点和符号了,到北宋时,中国使用的标点和符号已过17种。
在西凉至北宋的敦煌遗书中,可见到许多有标点和符号的文献资料,其中有句号、顿号、重文号、省代号、倒位号、废读号、删除号、敬空号、篇名号、章节号、层次号、标题号、界隔号、绝止号、勘验号、勾销号、图解号等,其中顿号、句号、勾销号等与今天的大致相同。重文号…N’,表示重读;省代号亦写作…N;倒位号“√”即颠倒前后二字之位置;废除号有“……”与“I、I:、Id、等,点数多少不定,一至四点均可,标于字上;删除号为在字上划黑线,一为黑框圈;敬空号“厂”今已不用;章节号“○”用以分条;标题号“△”至今仍为非正式行文或用于特殊场合,如广播稿。
图解号形状为翔燕形,使用时起提挚纲领、综析要旨、快速记忆之作用,类同于批注文章精要重点句段之法。
5至11世纪中国标点和符号,有一符多用或一号多符之特点,表明尚处于有待规范标准化、科学化的不成熟阶段。
清末,在汉文中使用统一的标点符号的呼声日高。
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倡议采用10种标点符号,但反响甚微。
1904年,商务印书馆在出版《英文汉诂》时,最早使用外国的标点符号。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使用了多种新式标点符号。
但全面系统引进标点符号的,是语言学家陈望道。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发表《标号与革新》一文,介绍国外通行的标点符号10种。同年5月起,上海出版的着名刊物《新青年》率先使用白话文体,同时使用新式标点。随后不到半年时间,全国四百多家报纸杂志“一涌而上”。
在此形势下,着名学者胡适、钱玄同等联名向当时的北洋政府建议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教育部遂于1920年2月训令全国,公布采用12种标点符号。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制订《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刊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这次的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标点符号由原来的14种增加为16种,即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2.简化了说明;3.更换了例句;4.针对书写由直行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做了相应的改动。
几种较特殊的符号
1.连珠号(…)连珠号常用来表示文中整句、整段的省略或删节。一般两个省略号连在一起使用。
2.波浪号(~)常用于代替重复的字和词。波浪号可代一个字,也可代一个词。字典、词典解释字义,举例说明词义时经常使用。
3·隐讳号(×)隐讳号用于不需要说和不便明说的姓名、地点、日期、数字等。本身没有表示何种读音,朗读时可念作“某某”、“叉叉”。
4虚缺号(□)虚缺号表示这个字残缺或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朗读时可念“什么”。
5星号(*)星号一般用在不超过三个注释(且多为自注)的有注的句子后面。例: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6.“/”表示诗句分行。
7“●”“▲”放在杂志封面所刊重要文章的题目前,以示醒目。
8.“○”放在一篇文章末尾,以示全文结束。
汉字书写顺序
汉字为什么一直保持着直行从右往左书写的传统?这可以从汉字书写材料、书写工具、汉字特点以及文化传统来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