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42801600000016

第16章 汉语言文化(5)

生产谚语则涉及农、林、牧、副、渔、气象、日星运行、自然环境、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关联到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土壤学、医药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谚语的主要特点,是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起到使人深省的作用。例如“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富人一席酒、穷汉半年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谚语,不仅思想含义深刻,而且非常形象、生动。谚语的句式一般较整齐,音节匀称,押韵顺口。如“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有麝自然香,何须大风扬”。

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谚语多用比喻、夸张、拟人、对照、摹状、对偶、排比、反问和形象等修辞手法,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说理有力,读了好的谚语,宛如品尝经年陈酒、醇香沁脾。

然而谚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和阶级的烙印。我们在收集和运用谚语时,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等谚语,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反动腐朽思想意识,与今天是格格不入的。有些关于生产常识方面的谚语,由于地理等自然特征的不同,在内容上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运用时必须把握它的本质特征,正确使用。

熟语·格言·警句

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格言,亦称箴言,即含有教育、劝诫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话,内容积极健康,观点正确鲜明的格言,往往能使人警省、令人感奋,催人向上。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的“时间就是生命”,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无不如此。

警句,常指诗文中句言简炼,语意新颖,涵义深刻警策动人的句子,有时也称名言。加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歌德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等流传千古的警句,同样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措词在此而寓意在彼的常用语句,是人们熟识的形象而诙谐的语言形式之一。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人对它进行整理。唐代李商隐在《杂纂》中搜集了为数较多的歇后语。唐以后,历代有《杂纂》的续集,宋代苏轼的二续《杂纂》所辑更加丰富,元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屡见不鲜,现代作品中更是俯拾皆是。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部分则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或者说前部分是譬,后部分是解。因此以前人们称之“譬解语”,“譬喻语”。有时只说“譬”,不说“解”,让听者自己去领会,显得意味深长。

歇后语前部分的譬喻是造成这种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风趣的主要依据。其作用是唤起人们的联想,与后部分紧密配合,顺理成章地表达本意。

它的选材有事,有物,有现代的,有历史的,有想象的。

歇后语后部分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说明,也是歇后语的点题,包括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绕口令

关于绕口令的产生,我们可以间接地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

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

,古‘肉’

字)”,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据考证,这是比较接近于原始形态的歌谣,其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分——双声叠韵词。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现以前,绕口令就已经萌动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之中了。

我们至少可以断定,早在西周以前,就已经有了绕口令的雏形。当时流传于我国南方的汝水、汉水一带的民歌《周南·关雎》中,就有了“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的连绵字,有时还是几次出现,缠来绕去。《周南·关雎》收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电是全书的首篇。《周南·卷耳》中,也出现了如“顷筐”、“高岗”、“玄黄”、“崔嵬”、“虺聩”这些双声叠韵的词汇。这样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的词语,这种修辞造句的方法,这种诗歌语言形容的技巧,使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把自然界的景色描绘得更为生动,极大地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和修辞美。《诗经》中这些语言现象的存在对于绕口令的完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说:“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皎月慧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需要指出的是,《诗经》民歌语言的这一特点,并不是象后世文人那样苦心经营出来的,它产生于劳动人民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对语音语言的反复玩味,烂熟于心,浑然天成,因而才那样朴素,鲜明,没有雕饰的痕迹。

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越来越注意汉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异同现象,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缠绕混淆;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想到寻找规律,练习发音,训练口头表达。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绕弯子,连接成句子,教儿童念、诵。其中一些音韵响亮而又拗口、诙谐风趣的句子,不仅儿童喜欢,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唱出,或几个人唱和,就在人民群众中耳口相传,流传开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不断修改、加工、充实、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诙谐的歌谣,更加妙趣横生。至于谁是绕口令的具体作者和修改者,人们根本没有留意。因此,也就无所谓哪首绕口令是哪个人的作品了。

由于绕口令的逐步完善,在人民群众中日渐流传,一些接近下层人民的文人也开始注意这一通俗的文艺形式。稍后于屈原的楚国作家宋玉,就曾经把双声叠韵的词汇引进了诗歌创作的殿堂。长篇政治抒情诗《九辩》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大量采用了声韵相通的词,使得语句音节错综变化,读来音韵谐美,情味悠长。这无疑大大扩展了它的地位和影响。不少文人还在喝茶饮酒的时候,即兴编上几句,当作酒令,或者教给儿童念诵。保留至今的古代绕口令,差不多都是文人模拟民间绕口令作的。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诗人温庭筠在1000多年前的《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作双声诗》:“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潭庭月淡荡,仿佛复芬芳。”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作过《吃语诗》(“故居剑阁隔锦官”)。明代文学家高启作过《吴宫词》(“筵前怜婵娟”)。从内容上看,这些绕口令大都是酒足饭饱之余的乘兴消遣之作,没有多少价值;从形式上看,几乎都是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戏,书卷气浓重,晦涩难懂,最广大的下层民众和少年儿童只有敬而远之。这大大影响了绕口令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影响了绕口令的普及和提高。关于古代的绕口令,明代文学家谢肇所撰的《文海披沙》卷五,曾作过一些记载。

另一方面,民间流传的绕口令保持和发扬了它的通俗浅显的特点,越来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来。清朝末年,意大利驻中国的官员韦大利(Guidovitole)搜集的《北京儿歌》(1896年出版,英汉对照本)中,就有绕口令《玲珑塔》。何德兰搜集的《孺子歌图》(chineseMotherGcoseRhyrnres,1900年在纽约印行)中,也有绕口令《秃丫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现代文学越来越接近下层人民,随之而起的儿童文学也逐渐成为文艺大军的一个支队,这为绕口令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和创作者思想的局限,不少绕口令的基调还是很低的。例如《螺蛳和骡子》:“胡子担了一担螺蛳,驼子骑了一匹骡子。

胡子的螺蛳撞了驼子的骡子,驼子的骡子踩了胡子的螺蛳,胡子要驼子赔胡子的螺蛳,驼子要胡子赔驼子的骡子。胡子骂驼子,驼子打胡子,螺蛳也爬到骡子头上去啃鼻子。”这反映了旧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人与人之闻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解放后,绕口令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5世纪60年代流传的绕口令《赔钵钵》:“你婆婆借给我婆婆一个钵钵,我婆婆打烂了你婆婆的钵钵。我婆婆买来一个钵钵,还给你婆婆。你婆婆说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赔钵钵,我婆婆硬要把买来的钵钵还给你婆婆。”这就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新的时代气息。

现在,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师范学校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大专院校中文系、科加强语音教学;这些都促进了绕口令的发展。

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最悬殊的区别:天渊之别。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冲得最高的气:气冲霄汉。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快的流水:一泻千里。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成语对举

哀兵必胜画虎类犬得道多助瓮中捉鳖落花有意任人唯贤

骄兵必败刻鹄类鹜失道寡助宁为玉碎流水无情明枪易躲

粗制滥造祸不单行调虎离山不为瓦全金玉其外暗箭难防

精雕细刻福不双至引狼入室两全齐美败絮其中用于观己

呆若木鸡雕虫小技耳提面命两败俱伤近朱者赤暗于察人

动如脱兔鬼斧神工旁敲侧击量体裁衣近墨者黑墨守成规

浩如烟海兼昕则明分道扬镳削足适履聚精会神别开生面

寥如晨星偏听则暗并驾齐驱麟凤电龙驰魂夺魄匿影藏形

赫赫有名见风驶舵瓜剖豆分牛鬼蛇神乐极生悲抛头露面

默默无闻胶柱鼓瑟珠联璧合流芳百世否极泰来浓墨重彩

烨然生辉当局者迷海底捞针遗臭万年任人唯亲轻描淡写黯然失色旁观者清语言种种

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规劝告诫的话叫箴言。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

劝人进步的话叫良言。有所寄托的话叫寓言。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动人改过的话叫诤言。预先说过的话叫预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坦率表白的话叫直言。

不切实际的话叫滥言。临走留下的话叫留言。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写在书前的话叫序言。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虚假伪装的话叫佯言。随便嬉笑的话叫戏言。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

婉转表态的话叫婉言。内心倾吐的话叫真言。令人吃惊的话叫危言。

肮脏下流的话叫污言。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欺骗臆造的话叫谎言。

胡说八道的话叫胡言。捏造事实的话叫谣言。挑拨离间的话叫谗言。

话“别”

分手辞行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叩拜辞行曰“拜别”;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笔”之种种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的韵味风格叫“文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数词系列的演化

汉语中人们常见的十、百、千、万、分、厘、毫、微等,依照一定的规律,形成为一个数词系列,实际上汉语中蕴藏的数词远不止这些。

就大于一的数词来说,《太平御览》明确记载了万以上的几个数词及共关系:“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孙子算经》

还有“十垓为秭”的记载,并且提及了另一个大于“秭”的数词——穰。此外根据有关资料,穰以上依次还有涧、正、载、极等数词。

“悉恨僧祗长,欢荣刹那促”。诗中“僧祗”系梵语“阿僧祗”,本为无数之意。不可思议、无量级这些形容“无数”词语,都曾依次充当过“极”

以上的数词。

“亿”和“兆”的排列顺序,和目前的用法不同。其原因是数词系列中万以上的数词曾有过多种含义,即所谓上数、中数、下数。下数十进,中数万进,上数则指数倍进。由于万以上的数词历来有歧义,所以除兆和亿之外,万以上的许多数词终于销声匿迹。但兆取的是下数,而亿却取了中数,所以相互之间颠倒了位置。

至于表示小于一的数词,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分、厘、毫、丝、忽、徽之外,依次还有织、沙、尘、埃、渺、漠……“十尘为沙,十沙为纤”(《谢察微算经》),说明小于一的数词均依次为十进。实际上在汉之后,曾当作数词使用的依次还有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等。“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人刹中”。虽然诗中的“逡巡”、“弹指”都是形容短暂的词汇,当我们一旦了解到它们系数词转化而来,并且找到它们在数词系列上的位置后,或许更能理解两诗中的短暂在程度上的差别吧。

古今姓氏难辨字

1.仇:(求)——战国时宋国大夫仇牧的后代,后成为一姓。(仇恨的仇),明代有大画家仇英(号十洲)。

2.乜:(聂)——此姓是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迁流入的。

(也)。

3.翟:用作姓时可分读:①(宅)②(狄)——读音为“狄”的翟姓是虞封黄帝之后,春秋时世居北方。后迁移到西河一带(在今陕西省内)。读音为“宅”的翟姓,据传是世居汝南(今河南省内)的。今已混为一姓,读音仍不一。这是习惯所致的俗成的读音。

4.郗(通“郄”):(希)——据《辞原》载:“苏氏支子封郗为鄱氏。”这就是说,苏氏的旁系子孙被封在郗地,就产生了“郗”姓。

《战国策》中有郗疵,王羲之的夫人也姓郗,世称“郗夫人”。(吃)不为误读。

5.芮:(锐)——此姓是古代由姬姓分出的一个旁支。周国卿士芮伯的后人。

6.余:(蛇)——据《姓氏寻源》辨释,古代有余姓而没有余姓,后来读转音了,又析出一姓“余”。如宋代有佘太君。

7.朴:(瓢)——《集韵》“披尤切,音瓢,夷姓。”《魏志》

记:“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朴”姓概由此进入中原。现代吉林省朝鲜族此姓尤多。读者易与“朴素”的“朴”相混。

8.恽:(运)——恽姓都是汉代杨恽的后代。他的儿子为了避祸,逃奔潜隐,以父名为姓,由此生出“恽”姓。《姓氏寻源》与此说不同:“其先出楚成王,为熊姓,盖以成王名恽救也。”今江苏武进一带此姓甚多,如明代画家恽南田,今有革命家恽代英,均武进人。

9.脊鸟(其)——唐有鹊志,宋有脊鸟宣、元骥等人,都是脊鸟姓。

10.仉:(掌)——古姓。孟子母亲即为“仉氏”。

11.逄:(旁)——古姓。《广韵》:“出北海逢丑父之后”。

也可写作“逢”,二字通。《颜氏家训》不同意二字姓通作一用,辨云:“逢逢之别,岂可雷同?盖至六朝,已别为二字。凡姓读如庞者,皆作逄也。”

12.:(戏)——古姓。晋公族邰献子的后代,因封于邰地,因地名而得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