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42801600000010

第10章 趣词新解(1)

“七十三”和“八十四”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能过七十三,难过八十四”,这种说法,使一些老年人产生思想负担,把73岁和84岁当成两道“难关”。

这种说法怎么来的?据记载,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孟子被尊为亚圣。一些人认为,圣贤之人在这个岁数上都死了,一般人就很难超过。所以慢慢就形成了上面那种说法。时间长了人们忘了它的由来,便认为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关口”或“门槛”。其实,知道了原由,就自然会觉得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了。

“鬼打架”的由来

人说“鬼打架”,不过是一句戏言。然民间杂技有一套传统节目,由一壮汉安上另一个假人头,把双手化妆成另一人的双腿双脚,其双手双脚各蹬一双古式快靴,在地上蹦跳滚爬,酷似两个人扭作一团厩打格斗,这类表演,以往多是艺人于夜幕下的昏灯前进行,故而叫作《鬼打架》。人们最是爱看。

其实,这“鬼打架”节目起源甚早。远在清代康熙即位时,帝京有一排获宠的小太监,他们多是贵族名门之后,生性精灵活泼。自恃恩宠,便是勇武得力。

康熙帝爷命此一批小太监攻习“布库”武功,将一名叫鳌拜的恶魔擒获并处刑监禁不赦。把鳌拜余党群顽一一杀灭,使百姓得以生计安宁清泰。

日后,朝廷兴起一桩纪念性的文娱节目,为摹仿当初擒鳌拜格斗搏击之举,就由小太监“一饰为一”,表演起来,因小太监乃贵族之后,故节目定名为《二贵摔跤》,复因“贵”与“鬼”字谐音,久后便叫《鬼打架》。

江湖儿女据此节目,还兴起《哑背疯》歌舞,即由一人装成老汉背乡女、哑汉颠舞、疯女表唱,倒成为民间一项花会剧目。亦即湖北人喜爱的《一枝梅》。“鬼打架”一词是否由此而来呢?姑此存照。

“倒插门”应是“倒踏门”

“倒插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旧时称男子到女方家里结婚并落户。”有人认为“倒插门”应是“倒踏门”,它的含义很清楚,即女子踏入丈夫家门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即系反常所以丈夫到妻子家生活,即谓之“倒踏门”。“倒踏门”一词至晚在明朝中叶即已通行,在明朝人写的文学名着里常常见到。如《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写李瓶儿的婚史,曾说“使冯妈妈通信过去,择六月十八日大好日期,将蒋竹山倒踏门招进来,成其夫妇”。《西游记》中亦有此提法。

“压轴戏”并非“压台戏”

现在,许多人常用“压轴戏”一词来形容最后一个精彩节目。实际上,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错误用法。

“压轴”本是京剧的“术语”。京剧一场戏如有五出的话,第一出叫作“开罗戏”,第二出名日“早轴”,第三出为“中轴”,第四出(倒数第二)称为“压轴”,第五出(最后一出)侧叫“大轴”。可见称最后一个节目为“压轴戏”是错误的,应改称“压台戏”或“大轴戏”才对。

鬼门道

我国旧式剧场,一般都是方形舞台,舞台由前后四根柱子构成,后面两根柱子之间设有板壁,板壁左右两端各辟一门,供演员上下场之用。演出传统剧目,演员大部从右门上,由左门下,这个上(下)场门,就是人们常说的“鬼门道”。

“鬼门道”也叫“古门道”、“鼓门道”,为什么这两个由前台通往后台的门,叫“鬼门道”呢?

据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勾栏(宋元时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鬼者,言其所扮者,皆是已往昔人。愚俗无知,因置鼓于门,讹唤为‘鼓门道’,于理无宜。亦曰‘古门道’,非也。”

这就是“鬼门道”语词的注释。“鬼门道”一词,在我在我国北宋时即已有了,苏东坡曾有诗云:“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即是一证。

戏剧是社会的缩影。诸色人等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悲欢离合,变化多端,情节错综复杂,但演员必须首先通过“鬼门道”才能走向前台进行表演,因此人们就把那些机警多变,善于谋划的人比喻为“鬼门道多”,也就是俗语“点子多”。

“抱佛脚”的来源

有一句俗语,叫“临时抱佛脚”。这句话,可以形容那些平时对佛将信将疑,遇到病痛灾难求佛保佑的不怎么虔诚的信徒;也可以形容那些平时不用功,考试时翻书复习的学生;更可以形容那些平时不大来往,有事登门求人的客人……“抱佛脚”一词的来源,有几种说法:

唐代诗人孟郊在《读经》诗中写道,“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

谓年老方信佛,以求佛佑;有临渴掘井之意。这大概是最早的“抱佛脚”者了。

宋代刘的《中山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王丞相论沙门道因曰:

‘投老欲依憎’,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州投老欲依憎’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王大笑。”

《通俗编·释道》引宋代张世南《宦游纪闻》,则又是一种说法:“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又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贯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

“磨洋工”的来历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消极怠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包含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

1917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

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没计,中国人称之为“洋工”。协和医院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分浩繁。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吹牛皮”的由来

过去黄河上游一带,人们常用牛、羊皮制成渡河用的筏子,使用时用嘴将皮筏吹起来。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说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吹牛皮看。”以后,就把爱说空话大话叫做“吹牛皮”了。

“二百五”的涵义

有关“二百五”的涵义是什么?向无定说,有人讲它出于称古铜钱“一吊”当中的“半吊”之“半数”,意思是“小不点”的差大截;有人又讲它出自赌具“牌九”里的“长二”加“黑五”点,前者叫“二板凳”,后者简称“五”,合共起来便是“二板(百)五”。意思是点子最低(“背时”)。另有人说,“二百五”不是俗语,而是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真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各分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现在人们口头说的“二百五”多带贬义,是傻蛋、不识时务的同义语。

“拍马屁”趣解

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人们相见,往往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称赞马好,这含有礼节成分。但有的人顺风承意,趋炎附势,不管对方马之良否,均拍马屁股称好,这就有了阿谀奉承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称那些阿谀奉承的举动为“拍马屁”。

蒙古族好骑手,善于拍马屁。即使烈性马,骑手过去,轻轻地拍拍马的屁股,当马感到舒服的时候,突然跃身上马。这是为了骑马才拍马屁。

还有,明朝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有一套高明的驯马本领。有天他见皇帝不悦,便奏请皇帝在西校场举行赛马以解闷取乐。于是皇帝下诏,令京城武官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参加赛马。

赛马开始,数百骑随着号炮声响奔腾而去,众武官在马上拼命挥鞭,有的马鞭打断,便用手在马背上狠拍。但魏忠贤不挥鞭,起跑时只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三下,马即四蹄生风,腾空而去,奔腾中仍不择鞭,只是轻拍马屁股。赛马结果,魏忠贤遥遥领先。天启皇帝追问魏忠贤何因?魏答曰:“奴才的马并非神马,要马跑得快,就要顺马性,绝不能强行,驾马妙法,说穿了就在‘拍马屁’三个字上。

天启皇帝十分高兴。可以说,魏忠贤拍皇帝称心如意了。于是,魏忠贤更加得到了天启皇帝的宠爱,逐渐掌管了朝政大权,显赫一时。

“三脚猫”的出典

“三脚猫”旧指武艺不精的江湖艺人。现在泛指样样都通而样样都不精者。关于“三脚猫”的出典,解放前的《上海俗语图解》是这样船释的:清末,十六铺是上海主要码头和闹市区,船舶泊岸时就把铁锚搁在岸上,进出上海的船用锚大多是三只脚的,所以称之“三脚锚”。据讲有位艺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功常顺手操起铁锚舞弄。一只铁锚足有五六十斤重,看客既不相信这位艺人的功夫,又不敢当面指责他,所以这位艺人走后观众即上前试试这锚的分量。但是准也无法如艺人般自如舞动此锚,于是人们把武艺不佳者谑为“三脚锚”,以后又转读为“三脚猫”。

另有人认为“三只猫”俗浯应出自猫。猫是捕鼠能手,其捕鼠本领之大可称天下之最,其叫声为“妙妙”。旧社会上海街头卖艺人很多,他们大多一边袒胸露乳,用手掌拍着自己的胸脯,一边又大声吼道“妙呀,妙呀”,活像一只“妙妙”的猫。但是江湖艺人的武艺实在不佳,犹如被断了一脚而只剩三脚的猫,其“妙妙”之声再叫得凶,大概也捕不了鼠。所以人们把江湖艺人叫作“三脚猫”。

“炒鱿鱼”的由来

由于开放改革在先,粤语的地位不断被提高,被承认。“炒鱿鱼”,这个词被推广就是一例。

“吃在广州”。广州人爱吃炒鱿鱼,炒鱿鱼是一道待客的好菜。炒得好的鱿鱼,一个个呈卷简状。旧社会,被老板解雇的店员、职工、只能卷铺盖回家另谋出路。卷铺盖与炒鱿鱼十分相似。于是“开除”、“解雇”便被人们称作“炒鱿鱼”。

“两面派”的来历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的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人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另一面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现在常说的人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

“抬轿子”小考

先使用“抬轿子”这一俗语的,是赌徒。本世纪初印行的《上海俗语大辞典》记载:“赌博时,数人串合,局骗他人资财者,日抬轿子,受骗者日坐轿子。”于是“抬轿子”由原来的一种民问职业,去其本义而成为赌博骗术。至当代,“抬轿子”则被泛喻人际关系中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的恶习。

“眼中钉”出典

现在人们把最憎恶的人视为“眼中钉”,历史上第一个被人民看做眼中钉的人是五代时后唐的赵在礼。赵在唐明宗时作宋州节度使,他贪赃枉法,索取资财,以至“积资巨万”。百姓受尽压迫,非常憎恨他。所以当他被罢免离任时,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老百姓把赵的罢免看做是拔去了眼中钉,高兴得相互祝贺。可不久,他又受诏移镇永兴,于是在他管辖范围内又多了一项税——“拔钉钱”,按人口,每人一千。后晋灭亡后,赵受到契丹士兵的戏辱,并被掠尽资财。他一气之下,半夜里上吊自杀了。

“举案齐眉”新解

汉代孟光梁鸿夫妇恩爱的故事,历来传为美谈。然而用现代眼光来看,此中大有鼓吹“女性臣服”以及大男子主义的意味。《后汉书》载:“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为古梳字,即现在盛饭的食具。在独尊儒术的汉代,上下、君臣、夫妇之礼已程严格,夫妻问早已不平等。做丈夫的端坐席前,接过妻子高高奉上的饭碗,心安理得。历代封建统治者常以“举案齐眉”的典故作为妇女遵循“礼教”克尽“妇道”的榜样。无怪乎在《西厢记》里,主动以诗约会张生和莺莺被红娘打趣为“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盖以女性“反客为主”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