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洪昭光健康直通车-登上新健康
42799500000004

第4章 沉默的杀手——心率失常

我们的心跳总和情绪有分不清的关系,有了高兴的事情,情绪激动起来,心跳加速。但是,心脏的负荷也是有一定极限的。古代大笑而死的人物不少,2005年宁海有位七旬老人打麻将连和了两副牌,过于激动,哈哈大笑数声后气绝身亡,古人说“大喜伤心”是很有道理的。

心率失常与心跳加速不同,心律失常是心跳紊乱导致的结果。人的心脏在正常的状况下,由一个叫做窦房结的心脏结构每分钟有规律地发放60~100次电活动来激动心房,然后心房将这些电活动传递到心室,使心室有节奏地收缩,产生可以触及的、有规律的脉搏。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假如心跳发生紊乱,心房各个部位会出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使心房的频率高达350~700次/分钟,这样心房肌就不能正常地收缩了,变为不规则的颤动或抖动样运动。

心律失常的患者,时常感到心慌、气短、头晕、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心绞痛、休克。我们把心脏当作生命的中枢,心脏出现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导致的,一般都有症状可查。

心脏也会报警

有关调查发现,男性进入40岁以后,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心理压力大、头晕、记忆力衰退,时常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的状况,这一现象被专家称为40岁综合症。临床医学也证明,男性进入40岁以后,心脏周围血管逐渐硬化,导致管腔变窄,引起局部血氧供应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心、脑、肾、眼等器官。

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美国2亿多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是因为疏于对心脏健康隐患的重视。所以,中年男人在因长期负荷运行感到头晕、胸闷、气短、心悸时,切勿认为自己正当壮年,小视疾病,这些正是心脏不健康的早期信号。人体得以正常运转是因为心脏不停地运动,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越好,为集体提供的血氧含量越高,人脑及其他器官的运转就越好。

天热易犯心脏病

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夏季要注意护心,因为夏季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比其他季节高出3倍。一到夏季,医院里就躺满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挂着吊瓶,酷暑成了心脏病患者的一道难关。随着温度升高,尤其在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心脏等脏器的耗氧量急剧增大,这个季节大多数心血管病都是因为供氧不足诱发的。正常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天冷时通过肌肉张力增加使产热增多,体表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天热时,通过出汗蒸发散热,又通过心跳加快,皮肤血管扩张时体表血液循环加快,辐射散热增多。因此,不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人体体温是恒定的,当然还需要配合衣帽的增减。所以,就算天热,只要防御措施好,大多数患者不会犯心脏病。

1.注意补水。夏天出汗比较多,多补充水分,能使血液的黏稠度保持平衡,不要等到口渴才补水。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就有犯心血管病的风险。

2.不要以冷御热。如果是很热的天,刚从外面回到家里,不要马上打开空调。降温要一步步来,如果气温骤然变冷,体表的血管会突然大面积收缩,引起血压波动,容易造成心脏不适。爱吃冷饮的人同样不能在感到燥热的时候,吃过冷的食物,刺激胃部,导致胃部血管收缩痉挛,引来大祸。

对40岁以上的男人来说,只有强心,改善血管内血氧运送通道,才能解决血氧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患有心律失常应注意

1.正确对待,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

3.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可适当地进行些锻炼,如养鱼、种花、散步、练太极拳、保健操、练气功等。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病人才应长期休息。

4.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季节交替时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因为便秘而发生意外。

7.定期到医院复查,合理调整用药。

·洪昭光语录·

心脑血管病发病高峰在凌晨,所以有些外国专家把清晨叫做“魔鬼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