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御敌
在古代战争中,大象起着坦克部队的作用。象身上披着铠甲,鼻子上捆上利箭,长牙上系着带毒的长矛,用来突破敌人防线,掩护和支援作战部队。象背上有两个士兵指挥和观察,甚至整个作战司令部就设在象背上。
有史料记载了公元前326年马其顿与印度作战的情形。印度皇帝波尔骑一头巨象,有200头战象排成间距为30米的队列,中间是步兵。攻击令一下,战象直冲对方,横冲直撞,神勇异常,使对方阵势大乱,军士失魂落魄。象用长鼻子把敌人卷起来扔到背上,被背上的武士刺死。马其顿王下令用集中射箭来对付大象,波尔中箭负伤,而大象用长鼻子拔出了波尔身上的箭。到了以后,罗马人学会了用火对付战象的办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企图用象队入侵印度没有成功。在柬埔寨抗越斗争的战场上,解放区的人民常利用象队为国民军和游击队运送战争物资和生活用品。
猴子侦察兵
连接越南南方与北方的通路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越战期间,大量作战物资几乎都是通过这条小道输送到南方的。美军向小道空投了无数的地面传感器,伪装成树叶、树枝、野草,为美军指挥部提供准确的信息。然而,面对美军的高技术挑战,越南军民想出了土办法来对付传感器。越军训练了数千只猴子,专门让它们去摘除树梢上的传感器,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那些年,仅猴子消除的传感器就多达几十万个。从1965年至1971年,美军为切断“胡志明小道”花费巨资用于高技术武器,但是,在猴子面前却收效甚微。
苍蝇“间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驻某国大使馆的一项重要情报被外国间谍窃走了,中央情报局急忙派特工约翰逊率精干人员飞往某城。约翰逊听完大使馆人员的汇报后,断定间谍是通过窃听方式搞走情报的。他们采用现代侦察仪器检查,却没有发现窃听器安放在哪里。更为严重的是,约翰逊侦破此案的情报也被窃听了。约翰逊为此大伤脑筋。一天,他叼着雪茄烟坐在沙发上苦思冥想,突然电子测量仪蜂鸣器发出“嘟嘟”的报警声。约翰逊立即意识到有窃听,他赶紧拧动仪器旋钮,测定窃听器的方位。但信号很不稳定,忽高忽低,他凭经验判定,这是一部正在移动的窃听器,且离测量仪不远,至多不超过5米。他环顾四周,发现除了几只乱飞的苍蝇外,再没有什么活动的东西了。他猜想大概窃听器就在苍蝇身上。于是,他赶紧关闭门窗,围歼苍蝇。果然,从打死的苍蝇身上发现了一颗砂粒大小的金属块,原来那金属块就是一部微型电台。这种“苍蝇间谍”是某国特务机关研制的,苍蝇即使死了,电台还会照样工作,把窃听到的情报发出去。
老鼠部队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军研究人员开始训练老鼠排雷,他们将一根电极插入老鼠大脑的兴奋中枢区,当老鼠闻到梯恩梯气味时,就会难以自制,立即兴奋,这种方法要比士兵使用电磁安全得多。美军还训练一种较大的老鼠,具有攻击能力,能用它的利齿咬断人的喉部。美国军方认为,在裁军压力下驯鼠计划已显示出优势,因为老鼠可以去士兵无法去的地方。还可以将老鼠像伞兵那样,成批空运到敌人后方,去破坏敌人后方纵深的重要目标。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虽然老鼠集团“攻击”能力很强,但是辨别敌我的能力却很弱。作战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是非不清,误伤友军;更可怕的是敌方若用老鼠进行“策反”,还有可能使它们“反戈一击”。
鸡狗充军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装备了大量的高科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可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还让大量的活鸡充军,征战在沙漠。后来经知情人士透露,原来鸡充当的是“防化兵”。鸡对有害气体比人及其它动物要灵敏得多,当小鸡们中毒死亡时,人们对有毒气体还充“鼻”不闻,毫无觉察。让鸡来防化,尤其是防神经毒剂,可以有效辅助防化侦测和报警器材及时准确预报,并校正可能出现的错误,防止误报。
鸡能充当“防化兵”,而狗则能充当“探雷兵”。探雷狗在工兵的指挥下,一般每小时可搜索400-500平方米范围的布雷区。狗之所以能侦探出地雷,是因为它天生有特殊的嗅觉、听觉和触觉。
猩猩报务员
1965年3月下旬,越南南方有一处通信基地,担负着南方大部分游击队的通信指挥和向北方传递军事情报的任务。然而,这个通信基地被美军侦察到了。越军从获得的情报中了解到美军要摧毁这个基地。于是,通信基地立即秘密转移他处,只留下两部电台和足够的食物,交给两只训练有素的猩猩操作。美军派轰炸机进行了两次轰炸,电台与猩猩都安然无恙。
美军派轰炸机轰炸不成,就派空降兵来袭击这个基地。可是,当他们冲进了电报房时,不由惊呆了:这里哪有什么越军,只有两只猩猩戴着耳机,那毛茸茸的爪子在熟练地按电键,见有人进来,便摘下耳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伸手向美军士兵要水果吃。美军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一名军官叹道:“越南的猩猩同越南人一样狡猾,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现役“鲸兵。”
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的深水部队中,有两条名叫摩尔根和阿赫布的鲸鱼正在服现役。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摩尔根能接受教练员的指令深潜海底,在声波定位装置引导下,向发声器游去,搜索目标,它完成任务后还会自动返回原位。阿赫布是头虎鲸,体重2500公斤,它比摩尔根能耐更大,速度更快,潜得更深。它们都是美国海军的宠儿,具有深潜、导航、搜索目标的特异功能,常被派遣执行导航、深水排雷等任务。
“鲸兵”排雷的绝招是,教练员在鲸鱼的嘴上安上一个带攫爪的充氢气的自动装置,当它在海底找到水雷并将攫爪挂上水雷时,附带的气球就会自动充氢。气球充满氢气后就会带着水雷浮出水面。摩尔根和阿赫布经常潜到500米深的海底排除水雷,功劳不小。
狗熊先遣队
在越战中美军有个据点,控制着进出山区的道路。要拔掉这个据点,越军当地兵力不足。于是越军想出了一个点子,在进攻该据点前,把几只经过驯化的狗熊带到前沿阵地。当这几只狗熊大摇大摆地走向美军据点时,美军士兵以为是附近山林里经常来据点寻食物的那几只狗熊,便没有在意。狗熊越走越近,突然间,它们狂叫着扑向美军士兵。美军士兵躲闪不及,被狗熊掌打嘴咬,立时血流满面。据点里的士兵见状,急忙出来支援。正当美军士兵和几只狗熊扭作一团时,越军趁机猛攻据点。最后,越军无一伤亡,只有两只狗熊负伤。从此以后,美军见到狗熊就提早开枪射击,因为那次狗熊大闹据点的战场通报太令人恐惧了。
狐狸爆破手
美军有座弹药库,向其周围各个军事据点供应各种弹药。于是,炸毁这座弹药库就成了越南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弹药库是军事重地,美军设防极其严密,所以,越军爆破队几次行动均被发现,未能成功。这时,越南民兵派人支援,带来了几只经过精心训练的狐狸。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越军带着狐狸秘密潜伏在美军弹药库附近,把炸药捆在狐狸身上,拉燃导火索,狐狸没命地向弹药库冲去。防守弹药库的军犬发现了它们,顿时大叫起来,美军士兵闻讯而来,但为时已晚。有的狐狸身上的炸药已经爆炸,引爆了弹药库。
猪探雷兵
联邦德国的西尔斯海姆警察局驯养了一头警猪,它从1997年就跟随警察们破案,凡是搜寻毒品和爆炸物时,警官们都带上它。警猪不但也有军犬般的嗅觉,而且有一张大而长的嘴巴,当它发现地下有疑点时,便使劲地拱地,直到把埋在地下的东西拱出来。而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为了突破敌军的地雷阵,专门训练了30头猪,它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探明地雷,为军队前进开辟道路,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猪探雷兵”。
军犬敢死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和轴心国共有25万条军犬。美军以两万条军犬编成了著名的“K-9部队”,配合各军兵种执行探雷、侦察、传令、警戒、放哨等任务。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有六万多条军犬参战。据统计,这些军犬共扫除了303座城镇的地雷,救出了六万名负伤官兵。1942年7月,德国出动50个师共计150万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而当时守城的苏军既无足够的反坦克武器,也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坦克进行防御,正当朱可夫元帅发愁的时候,苏军军犬学校及时提供了500条“携弹犬”。这批军犬经过专门训练,能自带弹药去对付敌人的坦克。当德军坦克向苏军发动冲锋的时候,只见一条条军犬从那些炸塌的楼房废墟中飞奔而出,闪电般冲向德军坦克,军犬与坦克同归于尽。在这次保卫战中,军犬共炸毁敌军坦克300多辆,约占总击毁量的三分之一。
鹅兵与警鼠
1986年,美国新建了一支特种兵——“鹅兵”,它们部署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处军事基地上,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稍有异常,鹅兵马上“嘎嘎”大叫,提醒巡逻哨兵注意。1987年,美军制定了一项“鹅兵”发展计划,打算在驻欧洲的美军中发展一支拥有近千只鹅的“鹅兵”部队。1980年在美国某机场的候机室里,使用了一种特别的“爆炸物探测器”——警鼠。这种老鼠嗅觉十分灵敏,它们经过专门训练后,只要嗅到一丁点儿爆炸物的气味就会在笼子里乱跑乱窜,以其出现的焦躁不安向主人报警,从而使警察缉获那些携带炸药或其他爆炸物的恐怖分子。
战场上的英雄信鸽
“英雄战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只才出生四个月的名叫森林汉的信鸽,“应召”参加了美军航空队,随军空降到被日军侵占的缅甸。部队跳伞后丢失了无线电收发报机,一时与总部的联系中断。一周后,侦察员收集了日军的重要军事情报,必须立即报告总部。森林汉带着信,翻山越岭,飞行了数万公里,终于到达总部。由于情报传递迅速,盟军得到情报后,立即配合行动,一举攻克了这个地区,打了一个胜仗。森林汉被授予“英雄战鸽”的称号。
黑色的海里根在二战时的瓜达卡纳尔岛,美军一个信号兵得到一则情报。他把情报放进玻璃管内,系在一只叫海里根的黑色信鸽足上。海里根冲过日本兵密集的炮火,不幸身中炮弹碎片,落在荆棘丛生的地上。受重伤的海里根好像知道自己身负重要使命,顽强地挣扎起飞,带着浑身血迹飞回自己的鸽舍,脚上的情报却完整无损。按正常情况,这则情报可在20分钟内送到,而海里根却飞了五个小时。
“缅甸皇后”在二战中,盟军守候在缅甸和泰国边境的一支小分队遭到大队日军袭击,所有的电码都落入敌人手中毁灭了。小分队与盟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司令部派出一架米契尔式轰炸机,带了一只五月龄的灰雌鸽去侦察。灰雌鸽从飞机上乘降落伞,安全地降落在小分队的驻地。早上六点,它带了情报起飞,途经520公里的缅甸山地,于当天下午三时归返鸽舍,出色地完成了递送情报的任务,小分队战士因而得到解救。为了表彰灰雌信鸽的功绩,盟军司令部命名它为“缅甸皇后”。
荣获最高勋章的军鸽1943年11月18日,英国第56皇家步兵旅为了迅速突破德军的防线,请求盟军空军火力支援。战斗打响后,英军勇敢冲击,迅速打垮德军的抵抗,占领了防线。若按原定的陆空协同作战计划中的时间、地点,空军丢下的炸弹就会炸到自己人头上。在这紧要关头,步兵指挥员急忙放出军鸽格久,让他传递消息。格久不负重托,展翅疾飞,仅用几分钟就到达了36公里外的指挥部。这时,飞行员已上机准备起飞,幸亏格久及时报信,皇家步兵旅官兵才免遭盟军飞机的轰炸。为了表彰格久,英国伦敦市长授予它一枚掺金勋章。
战地“摄影师”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信鸽不仅能传递情报,而且还能背着照相机收集情报。在欧战将要胜利的前夕,英国试图探悉德国唯一的命脉油库的所在地。他们将新颖小巧的自动摄影机缚在约1000只鸽子的胸前,带往各地放飞。不久,许多信鸽完成任务返回,拍摄到德军藏油的秘密基地。英军立即派空军轰炸,德军受到此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