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075

第75章 触龙巧谏得援兵

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接连攻下三座城池。当时孝成王刚登位,太后当政,秦军加紧进攻,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有一个要求,一定要长安君去做人质,才肯出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竭力劝谏。太后顿时大怒,明确告诉左右侍从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这时左师触龙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来。触龙一进宫,就慢慢地小步走过去,坐下之后向太后请罪说:“我的脚有点毛病,不能快跑,有好长时间没来拜见您了。我曾私下自己开脱,可又担心太后身体有什么不适,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

“我是靠坐车行进了。”太后说。

“饭量还好吧?”

“靠喝稀粥罢了。”

“老臣我近来食欲不好,就勉强出来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地,食欲稍微增

加了,身体也舒适些了。”“这个我做不到了。”太后听他不提人质的事、不悦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触龙进一步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又不争气,而我也老了,心里特别疼爱他,希望能让他补宫廷侍卫的缺来保卫王宫,我冒着犯死罪的危险大胆地把这件事禀告给您。”“好吧。年纪多大了?”太后惊奇地问。“十五岁了。虽说年纪还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比妇人厉害。”“妇人疼爱得更厉害。”太后笑着说。“我私下以为太后您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你错了,不如爱长安君爱得厉害。”“父母爱子女,就应当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燕后出嫁,拉着她的脚跟流泪,想到她要远走,也够伤心了。可走了之后,您并非不想她,而祭祀的时候您总祷告说:‘一定不要让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了她的长远利益考虑、希望她的子孙一代接一代地做王吗?”

“对呀。”“从现在算起;三世以前,上推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子孙封了侯的,到现在还保留侯位的人还有吗?”“没有了。”“不止赵国,其他国家还有吗?”“我没听说过。”“这些人近的灾祸落到自己身上,远的落到子孙身上。难道是国君子孙中封位的人都不好吗?不过是地位尊贵而无功勋,俸禄优厚却无劳绩,而且拥有太多珍贵器物罢了。如今您抬高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肥沃的土地,赐给他许多贵重器物,却不趁现在让他为国立功,等有朝一日您离开人世,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安身呢?老臣以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不够长远,所以说您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听完,恍然大悟说:“好,任凭你随便派遣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马上派救兵来支援赵国。

读故事,悟道理:

劝谏别人是要讲究方式的,很多时候,直截了当不如借事喻人,或借物喻人来得更容易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