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061

第61章 数学总考不及格的数学家

埃尔米特是19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他最先提出“共轭矩阵”,破解了人类1000多年来解不出的“五次方程式的通解”,第一个证明了自然对数的“超越数性质”。

数学是埃尔米特一生的至爱,可是数学考试却是他一生的噩梦。埃尔米特大学入学考试重考了5次,每次失败的原因都是数学考得不好;他的大学读到几乎毕不了业,每次考不好都是因为数学;他大学毕业后考不上任何研究所,考不好的科目还是——数学。

埃尔米特最痛恨考试,正像他后来写的:“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钩,老师老要把鱼挂在鱼钩上,教鱼怎么能在大海中学会自由地、平衡地游泳。”

老师看他考不好,就用木条打他的脚,他恨死了这种教育。后来他写道:“达到教育的目的是用头脑,又不是用脚,打脚有什么用?打脚可以使人头脑更聪明吗?”

他的数学考得特别差,主要原因是他的数学特别好;他讲的话更让数学老师没有办法。他说:“数学课本是一摊臭水,是一堆垃圾。数学成绩好的人,都是一些二流头脑的人,因为他们只懂搬垃圾。”

埃尔米特的表现让父母担心,为了让他把书念好,他们把他送到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去学习。埃尔米特每天面对那些细微烦琐的计算,痛苦得不得了。可是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他只能自己折磨自己去面对那些数学课本。巴黎综合工科技术学院的入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他从18岁开始参加,考到第五次才以最差的成绩通过。其间他几乎要放弃时,遇到一位数学老师理查德,他对埃尔米特说:“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以来的第二位数学天才。但是你光有天分还不行,你需要有上帝的恩典与完成学业的坚持,才不会被你认为垃圾的传统教育牺牲掉。”因此,虽然他一次又一次地落榜,却仍继续坚持去考试。

埃尔米特花许多时间去读数学大师如牛顿、高斯的原著,他认为在那里才能找到“数学的美,是回到基本点的辩论,那里才能饮到数学兴奋的源头”。埃尔米特进技术学院念了一年以后,由于残疾的原因转到了文学系。文学系里的数学已经容易很多了,结果他的数学还是不及格。可是有趣的是,他同时在法国的数学研究期刊《纯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发表了《五次方方程式解的思索》,震惊了数学界。

到年老时,回顾少年时的轻狂,他写道:“传统的数学教育,要学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学习,训练学生把数学应用到工程或商业上,因此,不重视启发学生的开创性。但是数学有它本身抽象逻辑的美,例如在解决多次方方程时,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数学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了生活上的应用,也不应沦为供工程、商业应用的工具。数学的突破仍需要不断地去突破现有格局。”

读故事,悟道理:

考试并不一定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才能,僵化的教育方式只会埋没学生的天分。好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且乐于接受的事情,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人只有充分培养出学习的兴趣,才能不断进取,登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