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058

第58章 献身数学的欧拉

瑞士数学家欧拉从小就对数学情有独钟。13岁时,欧拉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并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的指导。在大学期间,欧拉门门功课优秀。17岁时,他成为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硕士。18岁开始发表论文,19岁时写的论船桅的论文获巴黎科学院奖金。1727年,欧拉应聘到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1733年26岁时升为副教授和数学部负责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贫困,28岁时,欧拉右眼失明。1741~1766年,欧拉应柏林科学院的邀请,为普鲁士王国工作了25年。1766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亲自出面恳请欧拉重返彼得堡。欧拉的工作条件虽然得到改善,但工作强度超出了他的体力,长期过度的劳累使他的左眼也失明了。接着又遭火灾,大部分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但欧拉并没有屈服,他说:“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锤,将它砸得粉碎!”大火过后,欧拉又与衰老和黑暗斗争了17年。他通过与助手们讨论,以及口授等方式,完成了大量科学论文和著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在他孜孜不倦的一生里,共写下了886本书和许多论文。今天,在数学领域几乎处处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是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

欧拉出色的工作,得到后世的著名数学家们的极度推崇。大数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说过:“欧拉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被誉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也曾说过:“去研究欧拉吧,他的研究如此广泛,这将是学数学的人能上的最好学校,并且没有什么可以代替这所‘学校’。”

历史上的数学家中,没有几个能跟欧拉相提并论。曾有历史学家把欧拉和阿基米德、牛顿、高斯列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依据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创建纯粹理论的同时,还应用这些数学工具去解决大量天文、物理和力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研究是跨学科的,他们不断地从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但又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图揭示它的奥秘和内在规律。

读故事,悟道理:

研究科学,需要献身的精神。没有心血的倾注,是无法在科学研究上收获半点果实的。而要想在事业上赢得终身辉煌,必须有着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溶入其中,并为之不畏困苦、不懈奋斗、不断挑战的决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