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184

第184章 马克思改变志向

马克思几乎花了毕生的心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发现和揭露了资本赖以生存的奥秘,从而在政治经济学中实现了一场革命。但是,马克思早年的志趣却不在此,而在文学,尤其是写诗。

学生时代的马克思有着广泛的爱好,且显露出多方面的才华。中学时,马克思特别重视语文课。由于他想象力丰富,阅读的东西很多,加之语法知识掌握得好,所以他的作文写得相当生动,深受老师们的赞赏。

马克思17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踏进大学,他便一头扎进知识海洋之中,“专心致志于科学和艺术”,几乎断绝了从前的一切交往。除了攻读法学课程之外,马克思还选修了文学艺术史和文化史的课程,希腊和罗马神话、荷马史诗。他潜心研究文学艺术,怀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准备在这方面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开始翻译古罗马诗人的作品,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写诗,既有讽刺诗,又有叙事诗,而更多的则是抒情诗。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学创作之后,善于剖析自己的马克思发现:文学应当接近实际,而不应当漫无边际地遐想。玩弄辞藻不能代替诗意想象,形式主义既没有鼓舞人心的东西,也没有振奋人心的思想。他意识到作诗并不是自己的所长,自己或许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这种想法产生后,马克思毅然把存留在自己身边的诗稿付之一炬。

此后,马克思集中精力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领域里刻苦耕耘,最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学说。

读故事,悟道理:

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的人,只会在原地徘徊辗转;而目标不正确的人,则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树立正确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必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