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162

第162章 智断牛舌案

宋代包拯(999~1062)任开封知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当时百姓都十分爱戴他,纷纷称呼他为“包青天”。他年轻时,曾当过天长县(今属安徽)县令。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他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曾颁布法令,严禁屠宰耕牛)但是由于凶手是趁着夜间休息的时候作案的,而且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因此判断起来非常困难。

包拯问:“你来告状,别人知道吗?”那人回答:“不知道。”

“耕牛被割去舌头,邻居知道吗?”“我没有跟别人说过,别人也应该不会知道。”

包拯心里一下有了计策,对告状的农民说:“听我的吩咐,你回去偷偷地把牛杀了,把肉卖出去。但切记一定不要声张。我会有办法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农民虽然心里有些疑虑,但仍然按包拯的嘱咐去做。隔了没几天,有个人跑到县衙告那个农民私宰耕牛。包拯知道这个人就是割牛舌的凶手,看到他自投罗网,心里很高兴。他听完诉状,大喝道:“大胆刁民,你为什么要割掉耕牛的舌头?”那人万万没有想到包拯会查出自己,顿时呆若木鸡,只得供认出割牛舌的经过。

原来,此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想害牛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舌头。他以为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牛主人只能将牛杀死,这样就要触犯私宰耕牛的法令,想借此陷害牛主人。聪明过人的包拯,将计就计,找到了割牛舌的人,并依法治了他的罪。

读故事,悟道理:

对于存心阴谋陷害别人的人,可以不动声色,假装上当,然后顺藤摸瓜,一定会找出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