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北京小吃
42724000000008

第8章 蒸煮类(2)

在案板上撒些熟大米面,将江米团上案子,揉匀后揪成乒乓球大小的剂儿并按作圆饼状。一手托江米饼,另一手将拌好的馅料放入,双手合拢,将其包成圆球状。最后将包好的艾窝窝在熟大米粉上滚一滚,防止粘连,码入纸盒或盘中,即为成品。再用食用红色素点一个红点,现在是在艾窝窝外面放一个金糕丁,作为点缀。

买艾窝窝的讲究

艾窝窝造型玲珑、颜色雪白、纯洁可爱。口感黏糯中带有果仁及配料的酥松利口。味道甜而不腻,清香干爽。

艾窝窝的江米口感要比切糕软些,但不能窝水。馅儿不能过小,否则吃不出香来。

不同店家制作的艾窝窝,个头大小及馅料内容都不相同,也无所谓正宗与否。只要符合您的口味,质价相当即可。不过,您也可与师傅商量,单独按照您对馅儿的要求制作,价钱一样。当然,这只限于摆着不同馅儿的地方。如果只有“什锦”的,您就免开尊口吧。

吃艾窝窝的讲究

过去没有专门卖艾窝窝的,都是在卖切糕的摊儿(或车)上卖,除切糕外,还有艾窝窝、驴打滚儿(豆面糕)等常备品种,以及元宵、粽子、豌豆黄等节令食品。对于按需制作的品种如艾窝窝,摊主往往先做出一些样品,放在长方形的小纸盒内,每盒8枚。然后根据顾客要求的馅料和数量当面现做。这样既可保证新鲜,又可让顾客亲眼见到馅料大小,以免购买时心中“打鼓。”

这一招有如吃烤鸭的“堂片”(即当着客人的面片切),让客人心明眼亮。既是生意技巧,也是表示生意人做人坦荡、童叟无欺。从这点即可看出,制作北京小吃的人都是既要制作的货色好、又要人品好,如此方能在多少代的竞争中流传下来。

吃艾窝窝什么都不用就,干吃最好,最能吃出味道来。

吃艾窝窝不像吃切糕,不用蘸糖,也不浇蜜(饴糖),两个手指一掐即可入口。不过入口的“量”可是大有讲究,既不能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一口吞掉,也不能嗑瓜子般小口细嚼,而是要分成三口。

第一口以皮为主,带少量馅,先尝江米的清香,略有馅儿的味道。第二口是“中段儿”,精华部分。皮、馅儿各半或馅儿略大,重点尝馅儿,特别是可以比较不同味道的馅儿。第三口则是尾声,馅儿的多少视第二口而定。三口中各有不同,有期望、有满足、有回味,从而吃出食品的美学效果和心理层次来。这也算是较高的境界吧。

花絮

艾窝窝名字的由来其说不一。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清人李光庭《乡谚解颐》所载,某位皇帝喜欢吃江米“窝窝”,每每传膳:“御爱窝窝。”日久,“御爱窝窝”变成代称。后来“御爱窝窝”传到民间,百姓当然不能妄称“御”。去掉“御”字,就成了“爱窝窝”,辗转又写作“艾窝窝,”至今二名通用。

其实艾窝窝就是元代的“不落夹”。明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曾著《酌中志》,说到“以糯米饭夹芝麻糖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艾窝窝不仅能吃,还是比赛投掷准头儿的用品。老北京有句歇后语:“艾窝窝打金钱眼儿——蔫有准儿”,意指某人嘴里不说,心中有数。“金钱”则指的是北京著名道观白云观内、观前桥水面上悬挂的大铜钱,俗称金

钱。每逢春节庙会时,香客若能将自家铜钱从远处掷入金钱的方孔,一年便是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其实这不过是每逢年节的游戏罢了。而这却为何与艾窝窝有了关联呢?一则艾窝窝大小适中,合手,便于投掷;再则“蔫”、“黏”同音。艾窝窝黏,若通过了钱孔,自然是又黏又有准儿。

当然,这只是歇后语罢了,没人真的会用艾窝窝去打那个大铜钱。

小驴打滚豆面糕

黄豆面香,江米面黏,豆沙沙而甜。但吃豆面糕有“三不要”,一是不要深呼吸,二是不要大口吃,三是不要边吃边说话。另外严防因好吃贪嘴,吃多了胃不适。

豆面糕,俗称“驴打滚”,若以知名度论,在北京小吃中也算得大名鼎鼎。名称来历没人说得明白。从外形看来,姑且当做一头可爱的小毛驴,在地下打了个滚儿,弄了一身黄土。大约总是如此这般而已。

做豆面糕的讲究

做豆面糕的原料是江米面(原来也有用黄米面的)、红豆沙、熟黄豆面。首先将黄豆放到锅中炒熟,直至炒出香味,然后碾轧成细面(现在多是直接用现成黄豆面焙烤),再将红小豆糗(qiu,制成糊状)熟,制成豆沙备用。最后把江米面加温水,和成软面团后上屉蒸熟。

原料加工完成即可开始制作。

将江米面在铺有豆面的案子上擀成约1厘米厚的“山子”(薄片),然后均匀地抹上一层红豆沙馅。再把大片卷拢成圆卷状,直径约6厘米,再撒上一层干豆面,即可切段出售。

买豆面糕的讲究

仅从外观上即可大致判断豆面糕的质量。

首先,豆面糕的横切面不能过圆,而应是长圆,否则江米面必定较硬,吃起来发艮。江米面片的厚度要均匀,不能过薄或过厚。豆沙馅要均匀连续,不能断线。豆面颜色深黄,细腻干爽,没有板结和疙瘩。

符合外观标准的豆面糕,江米面软糯,红豆馅甜沙,黄豆面浓香扑鼻,堪称京味小吃一绝。

吃豆面糕的讲究

吃豆面糕有“三不要”。一是不要深呼吸,二是不要大口吃,三是不要边吃边说话。这三个“不要”都是为了防止干豆面呛人口鼻。干豆面吸湿性强,往往粘到鼻腔或上膛(腭部)不易脱离。

为了品尝豆面的香味,吃豆面糕一般都不再蘸白糖。过去有浇红糖水的,现在也少见了。如果想配些流食,可以来碗绿豆粥、荷叶粥。

江米面、黄豆面、红豆沙虽然营养丰富,但都不好消化。千万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谁都救不了你,只能自己难受。老人和儿童更要少吃。胃弱者看看就行了。

花絮

过去卖豆面糕的小贩走街串巷时,一边走一边吆喝:“豆面糕——,要糖钱嘞——。”猛一听有点儿费解,“要糖钱”是什么意思?原来他是为了说明他的豆面糕糖多、甜,而采用的一种夸张的方式。

另有一种豆面糕在过去庙会中常见的。做法是先将红糖粉与炒熟的黄豆面混合在一起作馅,再用蒸熟的黄米面团擀成皮,后面做法大致相同。这种豆面糕制作简单,节省原料,价格也相对低廉,适合庙会。只不过成品外面没有干豆面,吃时浇上红糖水。

为适应不同场合与消费人群,许多北京小吃都有“繁”“简”两种做法。例如“焦圈”与“patch子”,“圆边缸炉”与“破边缸炉”,“粗豌豆黄”与“细豌豆黄”,“大串糖葫芦”与“冰糖葫芦”……等。这也是经营者的精明之处。

黑荞白荞做扒糕

荞麦面做的扒糕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香味自然,筋道滋润,再配上芝麻酱、好酱油、高醋、咸胡萝卜丝,以及蒜泥、芥末酱、辣椒油,嘿!您就吃去吧。

老北京人把扒糕与凉粉并列,吆喝起来都是“扒糕哇——筋道,酸辣凉粉”,卖凉粉的也大多卖扒糕,只是季节略有不同。如果说凉粉是水做的(因凉粉里水占了90%的分量),那么扒糕可是用实打实的荞麦面做的。

做扒糕的讲究

扒糕有黑荞麦面和白荞麦面的两种。做扒糕时,先将一锅水烧开,舀出一部分留用。然后把荞麦面慢慢倒入锅中,随倒随用大擀面杖搅匀,使荞麦面形成团糊状。此时将留用的开水倒回锅中,随着擀面杖的搅动,荞面团便分成若干小团块。继续加热,待荞面团煮熟后撤火。用右手蘸一下凉水,从锅中抓出一块熟荞面,放到平盘上冷却。然后蘸一下凉水再抓。也可以整块捞出,放到较大的平盘内,盖上一层湿布,趁热用手将面团按平,晾凉后即可。

买扒糕的讲究

扒糕的卖相与凉粉有很大不同。凉粉晶莹剔透、洁白光亮;扒糕却是黑不溜秋、其貌不扬。若是以貌取物,扒糕肯定落选。但若是以口味而论,两者绝对大有一拼。由于荞麦面的特点,扒糕筋道滋润,香味自然。口感柔韧、富于弹性。配上芝麻酱、好酱油、高醋、咸胡萝卜丝,以及蒜泥、芥末酱、辣椒油的全作料,味道确实别具一格。尤其是扒糕入口后的嚼劲,与凉粉形成鲜明的对照。

吃扒糕的讲究

扒糕有凉吃热吃两种。大部分人是春季吃扒糕,盛夏喝凉粉。

扒糕口感好,筋道柔韧,但是不易消化,所以扒糕必须是“吃”,也就是要“嚼”,而不能“喝”。北京人也没有说“喝碗扒糕”的。

切扒糕

与卖凉粉不一样,扒糕不能先切好了放到坛子里盛着,都是现买现切。切扒糕的手法与众不同,并不是放到案板上切,而是左手拿扒糕,右手执“茶刀”(一种较小的平头刀),刀刃向内,将扒糕由外向里片切成两头薄、中间略厚的“象眼片”,而非薄厚均匀平整的薄片。这样切片很麻烦,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扒糕片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便于挂住调料汁,吃起来更有滋味。如果切成像火腿一样均匀的大片,片与片之间很容易粘连,不仅难于挂作料,也不易用筷子夹起。

作料的细节

过去浇扒糕凉粉用的酱油和高醋都不用原汁,而是预先用水稀释。顾客买扒糕时,当面浇上两三勺,您看着大方痛快,吃起来也不会过咸过酸。属于经营策略吧。

如果是热吃,则先在笼屉内把扒糕加热。作料和吃法与凉吃相同。

细节决定成败。从切扒糕这样一个细节就足以看出当年手艺人的精益求精态度,以及对顾客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后来这样的人渐渐少了,许多北京小吃也就逐渐衰落甚至消失了。

一碗扒糕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花絮

荞麦属于杂粮,盛夏种植。有句农谚叫“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可见种荞麦是个苦活。荞麦虽是晚种晚收,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物质,是著名的营养保健食品。荞麦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高于其他谷物;所含油酸、亚油酸、芦丁均有降低血脂作用;所含镁、铬离子有明显降脂、降糖效果,糖尿病患者宜于食用。

荞麦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益气宽肠的作用。但因不易消化,胃弱虚寒者不宜多吃。

三蒸一糗成切糕

想要切糕的江米不板结、不窝水、无硬心就得经过“三蒸”,豆馅也要糗透,不能带硬心,四层江米三层豆沙,或是两层江米一层豆沙,这么花功夫的吃食能不好吃吗!

北京小吃与北京的回民渊源极深。旧时北京,回民大多聚居在牛街、德胜门、朝阳门等一带。回民的职业多为“八根绳,两把刀”,“八根绳”是指用扁担挑起两个麻绳扎起的箩筐(每个箩筐四根绳),意为走街串巷做小生意。而“两把刀”则是“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即“羊肉床子”和“切糕摊”,此处虽有以“切糕”作为众多回民小吃的代称之意,但仍可见回民卖切糕者之众。

切糕用江米蒸熟后与红小豆馅等夹层制成,颜色鲜亮、口感黏糯、味道甜美、好吃不贵,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至今在回民小吃中仍是销量极大的当家品种。

做切糕的讲究

三蒸

切糕好吃,功夫全在蒸上。第一次是将泡好的江米沥净水后上屉,旺火蒸1小时。蒸好下屉,倒入缸盆,立即用开水浇淋。随浇开水随粗擀面杖按照同一方向搅动拌匀,不留死角。江米吃足水,形成干糊状,再上屉继续蒸40分钟再下屉放入缸盆,再次用擀面杖搅拌,防止江团窝水。拌匀后使江米团形成黏稠的团糊状,三次上屉,再蒸10分钟即可下屉。此时江米个变成一坨,但是米的形状仍依稀可辨。不板结、不窝水、无硬心。经此三蒸方可罢休。

从蒸米足可见做切糕的辛苦。

摞片

蒸好的江米团用湿布盖好,饧置一夜(一般是头一天晚上蒸米,第二天一早制作)。然后将江米团移至案板,分成相等四大块。双手蘸水,将米团按揉滋润,然后压成3厘米厚的大片。

在第一片上面摊上厚约2厘米的红小豆馅,抹匀。边缘要多留一些。再将第二片盖上,照刚才方法抹匀豆馅,再盖上第三片,最后形成三层江米两层豆沙。然后垫上湿布,双手平按成8厘米左右高的厚片,使切糕更贴实美观。最后在顶面撒些青红丝作点缀。

至此切糕完工,可以出售。

买切糕的讲究

制好的切糕外形整齐、层片厚度均匀,江米黏糯、豆馅甜香。不生、不板、不窝水、不patch汤。江米并不是越黏越好,而是黏糯有度,不能变成江米面一般粘牙。豆馅也要糗透,不能带硬心。讲究一些的用豆沙馅,即将豆馅糗好之后过罗(或筛),再入锅加糖炒制。这种豆沙比一般豆馅要高一个档次。

夏天,如果浸泡江米时换水不勤,水温升高,有可能使江米发酵出现酸味。如果漂洗不干净,那么就干脆别做切糕了,砸了招牌。也有舍不得米,用碱水泡一泡的。那味道可就不受吃了。

有些切糕是四层江米三层豆沙,或是两层江米一层豆沙。还有不用豆沙而用枣泥的、或是一层豆沙一层枣泥。无所谓正宗,只要顾客认可。创意无限、风格各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行。

吃切糕的讲究

切糕、切糕,总要有一“切”方能名副其实。这一“切”还真有点学问。头一条,切之前先要把刀蘸水,否则肯定粘刀。有句歇后语:“力巴儿切切糕——粘了”说的就是这个。另外,下刀的部位和方法也要注意,一般是顺着边儿直切一刀再延续斜切一刀,这样既方便还显得块大,不能切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儿。

切好的切糕用右手托起,顺势在白糖盆里蘸一下糖,然后糖面朝上,早年间是放到苇叶或是干荷叶上。不能用纸,易粘连。现在都是直接放到盘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