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图文科普-生命的探索
42718900000039

第39章 哺乳类的起源

最早的哺乳动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但它的起源要追溯到石炭纪晚期的爬行动物。这一时期的爬行动物包括几个类群,由原始的大鼻龙目分化出来的盘龙目是导向哺乳类的一支。盘龙目与前者的区别是在眶后骨与鳞骨的下方出现了一个颞窝。二叠纪时,地面逐渐升高,形成不同的环境,给早期爬行动物的分化创造了条件。在下二叠纪地层中发现的盘龙目化石约占爬行动物属的70%起源于盘龙目的兽孔目被称为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它在二叠纪中期出现以后迅速发展,约占二叠纪已知爬行动物属的80%。兽孔目动物的形态结构相继出现哺乳动物的性质,四肢开始移向身体下方,两个枕髁,牙齿分化,下颌齿骨扩大,次生腭形成。三叠纪时的犬齿龙类的兽孔目动物雷龙具有更接近哺乳类的特征,下颌的齿骨向后扩大,下颌与颅骨间有关节骨与方骨及齿骨与鳞骨两组关节,颈椎七个,有雏形的齿突伸入寰椎,寰椎与枢椎间可以转动。

古生物学家曾对哺乳动物的祖先作过种种推测。早期认为哺乳动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后来有的学者认为哺乳动物可能是多源的,即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起源于犬齿龙类,但种类繁多的中生代哺乳动物里也有起源于其他兽孔目动物的。然而单源论的主张近来又有加强的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定论有待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原始的哺乳动物的出现是在中生代初期。这时地球上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地面上的裸子植物已开始繁盛,动物界除了昆虫占领了低空,主宰大地的主要是爬行动物。不过爬行类中的恐龙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初期是爬行动物中的兽孔类(似哺乳动物)最繁盛的时期。到三叠纪晚期,兽孔类种类逐渐减少,只有极少数生存到侏罗纪初期。

但是就在兽孔类(包括兽齿类)本身趋于绝灭的过程中,它中间的有些类型却朝着哺乳动物的方向发展,终于跨进了哺乳动物的门槛,成为新的一类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发展初期的原始哺乳类一般个体比较小,性质比较原始,数量也少,分布密度不大,分布面积不广。但是它们毕竟是新生的力量,虽然还很弱小,却有广阔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