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樱桃种植新技术
42632800000010

第10章 樱桃病虫草害防治(1)

(第一节)樱桃无公害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进行樱桃生产,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求运用综合防治技术,遵循防重于治,加强栽培防治,坚持物理防治,推广生物防治,相机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

一、栽培防治

樱桃病虫害的栽培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使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自身的抗逆性和免疫力,从而减轻病虫的为害程度。其主要内容包括:选用抗病的砧木和品种;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料、平衡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树体生长所需的平衡营养供给;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等合理密植措施,采用细长纺锤形等透光条件好的优良整形方式,减少冠内弱光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滋生条件;树体合理负载,避免过高产量,保持中庸健壮的树势;采用各种设施栽培,减少自然灾害的为害,果园生草,减少杂食性害虫的为害等。

二、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根据病情虫情测报,在病虫害发生初期,用人工方法,去消灭病虫源和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例如:当腐烂病、干腐病在树干上刚开始发病时,病斑较小,只需人工刮除病斑即可;舟形毛虫等虫害发生初期,幼虫都集中食叶时,以及食心虫类少量发生时,仅需人工摘除虫叶和虫梢,即可防治;在设施栽培的棚架上,罩防虫网,可以防止有害昆虫飞入;喷施无毒高酯膜,防止病菌侵入等。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温、光、声等物理的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杀;田间铺设避虫膜驱虫;用超声波、仿猛禽猛兽呜叫声驱赶害鸟害兽;在设施栽培中,利用高温闷棚,消灭病虫源等。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因素控制农作物的病虫灾害。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利用有害虫、菌的天敌来控制,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治菌,合理调整作物—病虫—天敌—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其不能达到给产品造成为害的程度,实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减少果品的农药污染;其二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生防制剂,作为农药运用于农业生产。

五、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采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时,要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5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2004年发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樱桃》、2005年发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中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第一,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诸如:毒杀芬、二溴氯丙烷、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敌枯双、甘氟、对硫磷、甲拌磷、久效磷、乙拌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磷胺、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六六六、滴滴涕、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胂及砷制剂等。

也禁止使用一些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调节剂类,如:萘乙酸、B9和2,4-D等。

第二,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生长调节剂、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每种农药每年最多只能使用两次。最后1次施药距果实采收期必须相隔20天以上的农药,主要有大生M-45、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克可湿、福星乳油、菌毒清、百菌清、扑海因、代森锰锌、阿维菌素乳油、吡虫林、灭幼脲3号、辛脲乳油、蛾螨灵、马拉硫磷、辛硫磷、尼索朗、螨死净、哒螨灵、蚜灭多、卡死克、扑虱灵、拟太保、力富农、灭幼酮(噻嗪酮)、卡死特、灭蚜松、米满、艾美乐、阿克泰、莫比朗、科博7和腈菌唑等。

每种农药每年最多只能使用1次,而且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必须在30天以上的农药,主要有乐斯本、抗蚜威、功夫乳油、灭扫利、桃小灵、敌敌畏、杀螟硫磷、歼灭、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还包括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如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和抑制生长、促进成花、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其他生长调节剂物质(如PBO、矮壮素、乙烯利等)。

第三,允许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允许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外激素;允许使用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常用的微生物农药,主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抗生素S-901、抗菌剂402乳油、苏云金杆菌(BT)、果蔬利、虫满光、白僵菌粗菌剂和OS施特灵等。常用的植物源农药,主要有蔬果净、苦参氰、茼蒿素、绿保威乳油、烟草浸泡液、02%苦皮藤素乳油、绿树神医9281、除虫菊素、植物油、鱼藤根、大蒜素、苦楝、川楝、芝麻素、辣椒水和草木灰等。常见的矿物性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硫悬浮剂、波尔多液、多硫化钡、绿乳铜和柴油乳剂等。

(第二节)樱桃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

根据取食习性的不同,将为害樱桃的害虫,分为刺吸式害虫、咀嚼式害虫和蛀食性害虫。防治害虫时,主要是根据其不同的取食习性进行药物防治,或根据其生活规律和特点,进行物理、人工等综合防治。

一、刺吸式害虫的防治

刺吸式害虫的特点是害虫的口器延长,变成细长的针管状,取食时将针式口器刺入叶片、枝条、果实的组织中吸取里面的汁液,给树体造成为害。用药物防治这类害虫时,宜使用内吸、触杀和熏蒸等作用的药剂防治。为害甜樱桃的这类害虫主要有红蜘蛛和介壳虫类。

1.樱桃红蜘蛛

(1)为害状:以成螨、若螨与幼螨刺吸芽、叶、果的汁液。

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许多失绿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连片,严重时使全叶苍白枯焦早落,常造成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形成及下年的产量。

(2)形态特征:成螨有冬型与夏型之分。冬型体长04~06毫米,朱红色,有光泽;夏型体长05~07毫米,紫红或褐色,体背后半部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足浅黄色,体卵圆形,前端稍宽且隆起,体背刚毛细长,有26根,横排成6行。雄体长035~045毫米,纺锤形,第三对足基部最宽,末端稍尖,第一对足较长。体浅黄绿至浅橙黄色,体背两侧各具一墨绿色斑。卵,球形,浅黄白至橙黄色。幼螨有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为卵圆形,浅绿色,体背两侧出现深绿色长斑。若螨足有4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刚毛,两侧有深绿色斑纹,后期与成螨相似。

(3)发生规律:在北方地区一年发生5~13代,均以受精雌螨在树体缝隙内及干基附近土缝隙内群集越冬。翌春日平均气温达9~10℃,花芽开绽之际,出蛰上芽为害。樱桃红蜘蛛出蛰比较集中,约80%的个体集中在10~20天内出蛰。

初花至盛花期为产卵盛期,卵期7天左右。越冬雌螨产卵后陆续死亡。第一代幼螨和若螨发生比较整齐,为期约15天。

6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的提高,发育加快。夏季产卵期平均为4~6天,幼螨及若螨期为5~7天。第二代孵化盛期约在落花后1个月。此时各虫态同时出现,世代重叠。7~8月份,螨量达最高峰,为害也最为严重,往往使叶片焦枯,甚至提早落叶。樱桃红蜘蛛的个体发育需经过卵、幼螨、若螨、后期螨和成螨五个阶段,共蜕皮三次。每次完成蜕皮前,需静伏1~2天,在静伏期间,该虫不食不动。

(4)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发芽前,刮除枝干老翘皮,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螨源。出蛰前,在树干基部培土拍实,防止越冬雌螨出土上树。②药剂防治。发芽期,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的柴油乳剂;出蛰盛期,喷洒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

甜樱桃谢花后1~2周的幼、若螨活动期,喷布20%哒螨灵1000~1500倍液、茼蒿素065%水剂450~700倍液,10%阿维虫清乳剂4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

2.桑白蚧

又名桑盾蚧、桑介壳虫。

(1)为害状:雌成虫、若虫刺吸枝干、叶片、果实的汁液,造成树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2)形态特征:成虫,雌介壳灰白至灰褐色,近圆形长2毫米,有螺旋形纹,壳点黄褐色,偏生一方。雌虫体长09~12毫米,淡黄至橙黄色。雄虫体略短,橙黄至橘红色,触角念珠状,有毛,前翅卵形,灰白色,被细毛,后翅化为平衡棒。

性刺针刺状。介壳白色,背面有三条纵脊,壳点橙黄色位于前端。卵椭圆形,长03毫米,初生出时粉红色,后变为黄褐色,孵化前为橘红色。若虫初孵化时黄褐色,扁椭圆形,长03毫米,两眼间具两个腺孔,分泌绵毛状蜡丝覆盖身体。2龄时眼、触角、足及尾毛,退化。蛹橙黄色,长椭圆形,仅雄虫有蛹。

(3)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二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寄主萌动时,越冬雌虫开始吸食,虫体迅速膨大,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产卵于介壳下。卵期9~15天,5月间孵化。初孵化若虫多分散到2~5年生枝上固着取食,以分叉处和阴面较多。6~7月份,若虫开始分泌绵毛状蜡丝,形成介壳。第一代若虫期为40~50天,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卵期10天左右。第二代若虫8月上旬为盛发期,若虫期为30~40天。9月间,若虫羽化交配后,雄虫死亡,雌成虫为害至9月下旬开始越冬。

(4)防治方法:在休眠期用硬毛刷刷掉枝条上的越冬雌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在发芽前喷洒5%蚧螨灵(或80倍液),或1000倍速扑杀液。采果后喷布1500倍速扑杀液,或2000~2500倍力富农液,或25%可湿性粉剂灭幼酮1500~2000倍液。

3.梨圆蚧

别名梨枝圆盾蚧、梨笠圆盾蚧。

(1)为害状:雌成虫及若虫刺吸枝干、叶片和果实的汁液,造成树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2)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近圆形,稍隆起,直径为17毫米,灰白至灰褐色,具同心轮纹。壳点位于中央,黄色至黄褐色。虫体近扁圆形,橙黄色,后端稍尖。雄体06毫米,淡橙黄色,中胸前盾片色深,呈横带状。复眼暗紫红至黑色。雄虫介壳长椭圆形,似鞋底状,长12~15毫米,头端略宽。壳点偏向头端,介壳上具三条轮纹。介壳的质地与色泽同雌虫介壳。若虫初产出时体长02毫米,椭圆形,扁平,淡黄色至橘黄色。雄虫具裸蛹,橘黄色。

(3)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多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春树液流动后开始为害,并蜕皮为三龄,雄雌分化。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开始产卵,持续20多天。第一代成虫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期。每头雌虫产卵可持续38天。第二代若虫到二龄便进入越冬状态。卵孵化出的若虫,很快钻出壳外,在树上爬行,在2~5年生枝干上分布较多。

雄虫喜欢伏在叶背主脉两侧,固着1~2天后开始分泌绵毛状蜡丝,形成介壳。各代产卵期为:越冬代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二代9月份至11月上旬。其天敌有红点唇瓢虫、肾斑唇瓢虫、红圆蚧金黄蚜小蜂和短缘毛蚧小蜂等。

(4)防治方法:①剪除虫枝烧毁或硬毛刷刷抹有虫枝,保护和引放天敌。

②发芽前喷含油量5%的机油乳剂,或1000倍速扑杀液,虫口密度大的枝干,喷药前应用硬毛刷刷虫体,以利于药液渗入。

③在采果后,喷布1500倍速扑杀液、或2000~2500倍力富农液。

④在为害期内,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树干,用毛刷醮药在树干上部或主枝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即可。

4.朝鲜球蚧

别名朝鲜球坚蚧、桃球坚蚧等。

(1)为害状: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霉病发生。

(2)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45毫米,前侧面凹入,后面近垂直。初期介壳软,黄褐色,后期硬化,为红褐色至黑褐色,近球形,表面有极薄的蜡粉,腹面淡红色。雄成虫体长2毫米,头胸赤褐色,腹部淡黄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有翅一对,透明。腹部末端具剑形交尾器及1对白色蜡质长毛。雄介壳长扁椭圆形,长约2毫米,表面蜡质光滑。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半透明,粉红色,附有白蜡粉。初孵化若虫体扁长圆形,淡褐色至粉红色,被白粉。眼红色,口针细长,足发达,腹部末端有1对白色长毛。固着后分泌白蜡丝覆盖体背。越冬后雌雄各异,雌体卵圆形,背面隆起呈半球形,淡黄褐色,有数条紫横纹。雄虫瘦小,椭圆形。仅有雄蛹。

(3)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二龄若虫在枝上越冬,外覆有蜡被。3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从蜡被里脱出,另找固定点。不久,雌雄分化。雄若虫4月上旬开始分泌蜡茧化蛹,4月中旬开始交配。交配后雌若虫迅速膨大,5月中旬前后为产卵盛期。每头雌虫一般产卵千余粒,卵期7天左右。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若虫孵化盛期。初孵化若虫爬行活跃,分散到枝、叶背为害,常以枝条裂缝和枝条基部叶痕内居多。固定后,即分泌白色蜡丝覆盖体背,并逐渐变为蜡层。此时若虫发育极慢,越冬前蜕1次皮。10月中旬后,二龄若虫于蜡皮下开始越冬。全年4~5月份为害最盛。其天敌有黑缘红瓢虫和寄生蜂。

(4)防治方法:①发芽前用蚧螨氯(机油乳剂)8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喷布树体。虫口密度大的枝干,喷药前应用硬毛刷刷虫体,以利于药液渗入虫体内。

②发芽后,对该虫为害严重的果园,用刷子或麻袋布擦除害虫。然后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树干。其方法是,用毛刷醮药在树干上部或主枝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即可。

③在采果后,喷布速扑杀1500倍液、或力富农2000~2500倍液。

5.草履蚧

别名草鞋介壳虫、柿草履蚧等。

(1)为害状:若虫和雌成虫刺吸嫩枝芽、枝干和根的汁液。

(2)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0毫米,椭圆形,背面隆起似草鞋,浅紫灰色,被白蜡粉。触角丝状,黑色。胸足发达,有3对,黑色。雄虫体长5~6毫米,头、胸黑色,腹部紫褐色,触角念珠状,黑色。复眼球形,突出,黑色。有翅一对,灰黑色。卵椭圆形,长1~2毫米,淡黄色至褐色,光滑,产于卵囊内。每个卵囊内有卵百余粒。卵囊长椭圆形,白色,蜡质绵状。若虫体形与雌成虫相似,体小色深。雄蛹5毫米长,褐色,圆筒形,外被白色绵状物。

(3)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和若虫在树干周围土缝和砖石块下,或10~12厘米土层中、杂草下越冬。卵在1月中旬孵化,孵化出的若虫暂居卵囊内,樱桃树芽萌时开始上树。先集中于根部和地下茎群集吸食汁液,随即陆续上树,初期多于嫩枝、幼芽上为害,行动迟缓,晚间群集皮缝和枝权等隐蔽处。稍大后喜在较粗的枝条阴面群集为害。一龄若虫期长达70~90天。经第1次蜕皮后虫体增大,开始分泌灰白色蜡质粉。第二次蜕皮后,雌雄若虫分化。雄虫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仍然为害。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受精后腹部膨大,于5月中下旬下树入土,分泌卵囊,产卵于其中。

以卵越夏或越冬。其天敌为黑缘红瓢虫。

(4)防治方法:①雌成虫下树产卵期,于树干基部挖坑,内放杂草等诱集雌虫产卵,产后集中销毁。

②冬季或芽露绿色期,喷布速扑杀10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