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名燮,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做过七品县官,“扬州八怪”之一。“难得糊涂”是他的传世名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他的糊涂观对后世影响甚广,他的“糊涂事”也为人津津乐道。
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正在外地做官。忽然有一天,收到在家务农的弟弟郑墨的一封来信,兄弟俩经常通信,互报相安,然而这一次却与以往互通不同。
原来郑墨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情,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弟弟郑墨粗通文墨,不是个好惹是生非的人,只是这次明显是受人欺负,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旧屋,邻居却跳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郑家无权拆掉。其实房契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还没有结果,双方都难免找人说情。郑墨自然想到了做官的哥哥,这下子不但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官官相护嘛,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
郑板桥考虑再三,给弟弟回了封信,劝他息事宁人,同时寄去一个条幅,上写“吃亏是福”四个大字。同时另附上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何处去找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羞愧不已,当即撤回了上诉,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氏兄弟的一片至诚和大度为人所感动,表示也不愿再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得吃亏的是财,最难得忍受的是气,很多人往往被财所迷,被气所激,做出傻事,制造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来。闹到必须打官司,两方相争必相伤。郑板桥做这首诗的意思无非是钱财乃身外之物,根本不值得争。像长城那样雄伟的工程,秦始皇死后尚不能拥有,将国比家,道理不是一样吗?人赤条条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复归黄土,争来争去其实没什么意思,更何况还要惊动官府,伤害邻居呢?
修身点拨
“让他一墙又何妨!”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容大度,认定了吃亏是福,让了一墙,免去了诉讼之累,使得自己的心安,也保持了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实在是有好处的。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是吃亏是福的最佳注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郑板桥的糊涂了。